這本書的故事寫的很無趣,但是講的道理很好。名字尤其好。大家不需要讀完,看看我這個摘要就好了。
讀書分三種類型:一是享受趣味,二是獲取新知,三是改變人生。
這本書講述的是如何通過讀書改變人生。
讀書過程分三個階段,即基礎定向閱讀、加強定向閱讀、深層定向閱讀。
基礎定向閱讀,是通過閱讀100本以上和自己業務領域相關的書,打下堅實的閱讀基礎。加強定向閱讀,是用一年時間閱讀365本自我啟迪的圖書,以擁有成功者的思維方式。深層定向閱讀,是通過閱讀人文古典書籍使自己成為領軍人物。我希望讀者通過閱讀本書,能夠進入基礎定向閱讀和加強定向閱讀的境界。
“100天讀完33本書,至少要3天讀一本。一天按3個小時算,則需要3天,也就是9個小時可以讀完一本了吧?”
“好像有些吃力,我讀書的速度慢……”
“那就多拿出點時間來。在確保平均一周讀完兩本的情況下,再開始讀一本新的。讀著讀著你就會發現速度加快了,可以做到一天讀一本了,但是最初一定要設法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時間。除了早晚的時間,上下班路上的時間也要利用起來,不管是在公交車上還是地鐵里都可以讀。
“看看從哪里還可以找到時間?剩下的時間都是在公司里上班,在公司里是不是還有點時間?對啦,還有吃午飯的時間呢,連吃飯的時間也要占用?噢,還是算了吧!”
“最少也要拿出10分鐘到30分鐘來,如果怕影響和同事們的交流不想占用午飯時間,那5分鐘10分鐘還是能擠出來吧。那就準備一本可以利用零碎時間讀的書也行啊。”
“見朋友的時間也沒有了。這樣下去會不會被孤立?”
“其實,一旦讀起書來各種想法都會隨之而來。開始做自己未曾做過的事,總會遇到一些阻力。讀書有什么用?我也曾懷疑過,認為是白費力氣的事。越是在這種時候越是要頭腦清醒,要認真地捫心自問,是覺得自己真的不需要讀書,還是因為受外部條件影響而動搖了自己讀書的信心呢?”
“如果說只是因為讀書太辛苦而產生動搖了,那怎么辦呢?”
“這個時候要仔細地分析一下妨礙你讀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啟動100天讀書計劃之前,下決心先將那些妨礙讀書的主要問題解決好,然后再開始,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舉例”
100天讀33本書的7個秘訣
1. 購買能夠抓住你心的33本書,不論是書的封面、作家還是內容。
2. 每天早晨和晚上睡覺前大聲地連說三遍“我今天要讀書”這句話!
3-1.在日記本或筆記本上堅持寫讀書日記。同時也簡單地記錄一下書的名字及所讀的頁數等。
3-2.嚴格遵守早晨讀書1個小時。
4. 嚴格遵守晚上讀書1個小時。
5. 嚴格遵守上下班路上各讀書30分鐘。
6. 每天利用開始工作前的時間和午餐時間讀5—10分鐘的名言錄。”
7. 一定要做到平均1周讀2本書。
讀書的目的:培養自己的能力,提高實力
書中的主要人物洪鎮洙拿到一個問題:“深入思考業務的本質,搞清楚銷售的核心。這話是什么意思呢?”
洪鎮洙現在還沒有找到感覺。馬總監讓他從大處著眼,弄清趨勢。其實他心里也是知道這些的。工作時收集資料固然重要,但把握總體趨勢做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更重要。當然及時準確地把握趨勢確實有比較大的難度,因為這需要具備審時度勢的能力。
最終是看如何培養自己的能力啊。
最重要的不是與別人攀比而是培養自身的實力,然而實力的增長并非輕而易舉的事情,如果缺少自信只能是被自卑感所折磨。
”讀書也是這樣嗎?”
“是的。過程和結果絕對是成正比的。當然你可以說,雖然沒達到預期的結果,但自己已盡最大努力了,并因此而感到滿足。然而,讀到什么樣的程度,就有什么樣的結果,過程是絕對不會背叛結果的。”
三個克服倦怠的方法:
去見指導老師。
去見書友。
去圖書館。
擠出讀書時間的方法
生活緊張、工作忙碌算不了什么。要記住做好自己人生中重要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時間管理和真正的人生經營。
以下是管理時間來讀書的技巧
1. 從上個月做過的重要事情當中選印象最深的5件,寫在筆記本上
如果覺得太忙,沒有讀書時間,那么就把上個月所做的事情中印象最深的5件寫下來。若不能立刻想起來,就說明白忙活的概率比較高,以為是在努力做事其實是個錯覺,就該想想是不是漫無目標地亂放箭了。如果目標明確,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便可減少時間的浪費。哪怕是30分鐘或是1個小時都應該收集起來用于讀書。
2. 把要做的事無條件地寫下來
把要做的事寫進記事本是最基本的做法。并不是不相信自己的記憶力,是“因為多看一遍就能再次確認一下自己的目標。沒有目標就難以檢查具體事項的落實情況,也就不能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即便是再小的事也要先記下來。做完后在下面畫條線標注上。知道接下來該做什么,事情的進展速度就會驚人地快起來,辦事所需時間縮短了,就可以用節省下來的時間讀書了。
3. 把未辦的事再重新寫一次
核對一下本子里要辦的事項中還有哪件沒辦,再將它寫下來。這樣做并非是機械性地重新謄寫一遍,而是要問問自己為什么沒有辦。重要的是要搞清推延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自己一個人辦不了,可以采用變通的辦法,比如分開去做,或者委托給合作伙伴。對于一時無法做到的事,不要一味地因顧忌什么而白白耗費寶貴的時間,要找準做不到的真正原因和解決的辦法。
4. 測算讀書速度限定讀完時間
不管是讀書還是處理業務,在初始階段就要有測算時間的習慣。無論做完什么事情都要記住它所用的準確時間。以后再做同樣的事能在更短的時間里完成或在相同的時間里辦更多的事。
開始培養讀書習慣的時候,首先測算一下讀50頁書需用多少時間,并將結果記錄下來。先把開始讀的頁碼和準確時間記下來,再把最后讀完的頁碼用同樣方法做個記錄。每次讀同等數量的書所用的時間就一目了然了。有了這樣的習慣,便可預先確定讀書所需的時間了。”
5. 放松心情去讀書
開始培養讀書習慣時,為了達到預定的目標給自己施加壓力是必要的,不過一旦超過了限度還是應該減減壓。將讀書目標和期限確定后,集中精力讀完時就會有很大的成就感。
讀書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幸福,因此不必太過于難為自己,以免健康受到損害。如果說拼死拼活地讀就是快樂,就那么讀吧。然而,僅以一種悲壯的心情去讀書,那是難以實現目標的。
6. 確定優先順序
在沒有養成讀書習慣的情況下總會把讀書的位置往后放。
喜歡看電視的人讀完書再去看,喜愛運動的人讀完書再去運動。即便再繁忙再沒時間,只要將讀書放在優先位置就能更容易地養成讀書的習慣。要記住“重要事情的特性就是難”這句名言。由于它難所以人們往往會逃避,因此一定要把重要的事情和必做的事情放在優先位置。
如何快速閱讀一本書
1.主動閱讀
為什么,同樣的一本書,拿給不同的人讀,會出現不同的結果?一個人,斷斷續續讀了一個月,問到一些書里的問題還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而另一個人,可能三天就看完了,可問到書的內容卻如數家珍。這個原因,就是主動閱讀和被動閱讀的區別。大家可以想象,在你頭昏眼花或者有一件特別緊急的事情需要去做的時候,卻強迫自己進行閱讀,那么你能專心地閱讀嗎?所以,快速閱讀一本書的先決條件,是主動閱讀,閱讀越主動,效果就會越好。
2.知道自己的閱讀目標
正如培根總結的那樣——“書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須淺嘗,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數需要仔細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其梗概,而對于少數好書,則應當通讀,細讀,反復讀。” 那么一本書擺在你的面前,你要迅速判斷,這本書,你是打算嘗嘗味道即可,還是值得認真咀嚼?
3.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
如上一條所說,一本書,你是打算淺嘗輒止,還是打算認真咀嚼?這需要一定的閱讀技巧來判斷。當拿到一本書,首先要仔細閱讀封面文案、目錄和推薦序等一切非內文的東西,這些地方的文字,都是編輯精挑細選最能概括該書精華的文字,閱讀完這些你就會對這本書有一個大概的概念,就像一個出外旅游的人,提前看的地圖,雖然你不知道那些景點好不好玩,但你最起碼知道里面有幾個景點,景點之間相距多遠,每個景點都有什么特色,以便對自己的旅程進行規劃。看完地圖,是不是應該去其中的一個旅游景點看看是否符合你的期望?好,接下來就在目錄里選幾篇和主題息息相關的篇章來看,這樣一路看下來,你已經基本了解這本書是否包含你還想繼續挖掘的內容。是繼續制定詳細的旅行計劃還是打一槍,馬上換一個地方?相信你已經心中有數。
4.掌握具體的快速閱讀方法,簡而言之,就是如何能做到一目十行
A.管住眼球
用手指或筆來當做索引,管住眼球,好讓你的眼睛能掃視整個頁面,這是個傳統的方法。用一張卡片或者是一張紙來蓋住你已經閱讀完畢的部分,讓卡片保持在你所讀的文本的上一行,這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法子,它迫使你往前讀。
B.穩穩當當可不夠快
實際上,我們的大腦能在五百分之一秒鐘就能識別文字,然而,遺憾的是,我們卻還在用四分之一秒來識別每一個字。
C.該長大了
我們最開始學閱讀的時候,老師們叫我們要一字一句地讀,雖然這個方法有其益處,但我們該長大了。如果你還停留在專注一字一句的話,你同時肯定會在心里默念那些文字。而想要快速閱讀,其實要一目十行。
D.實踐
APP上有類似的閱讀訓練軟件,可以讓你自主選擇閱讀速度進行訓練,選擇的范圍在一分鐘25字到1500字之間。
讀書越多想的就越多
“清晰的目標成為強勁的成功動力。以前從沒想過為何讀書,沒想過達到何種目的。然而,一旦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就產生了一種毫不動搖走下去的力量。”
“讀書的方法很重要。書不是用眼睛讀的,而是要用心讀。不是說把書讀完往書架上一放就算了事,而是要記在腦子里和心里才是真正的讀書”
“重要的是實質性的讀書,而不是表面性的。”
“當初開始讀書的時候,不也是不知道從哪兒讀起嗎?那時是從有趣的能吸引你的書開始的,而這次要從自己業務領域中的經典或基本得到好評的書開始,先讀10本左右。”
“讀著讀著,自然而然就知道下一步該讀什么了”
T型讀書法
“各種書都讀,讀的過程中就會對某一個點特別關注。從這個點開始,一直往下讀,不管作者是誰,什么主題,只要覺得喜歡,就繼續深入地讀下去”
“讀書讀到一定深度自然而然會產生新的想法,而后就過渡到別的領域或書籍里去,從而形成另一個T字,最終經過在頭腦里的整合,當兩個T字連在一起,就會形成一個H,這便是H型讀書法”
H型讀書法接下去是什么呢?”
“如果把幾個T混搭在一起不就成X了嗎?而若干個X聚在一起,就可以自如地駕馭任何一個主題了”
“1. 每個月買10本業務領域里的經典讀物。
2. 一周讀兩本。
3. 在必須知曉的部分下邊畫橫線做標記,在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想法。
4. 重要的內容要抄錄或錄音,利用上下班時間,反復讀或聽,慢慢消化吸收成自己的東西。
5. 每個周末寫當周所讀兩本書的評論。
“開始讀書,我就認為有兩種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第一,像上學一樣去讀書,使自己得到成長;第二,向讀書的人學習,不斷進步”
Tips:讀書高手支招
當你在讀書過程中出現倦怠而不知所措時
正當你感覺讀書已走上正軌一帆風順時,有可能突然出現倦怠情緒。此時,你應把它視為獲取更大成功過程中的陣痛。
1. 去見那些能夠幫助你讀書的人
如果有讀書導師,最好在剛出現倦怠的時候就去見他,尋求他的幫助”
“因為他們也曾經歷過讀書倦怠期,一定會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你沒有讀書導師,可以去見一見你身邊經常給你支持并給你鼓勁的熟人,以真摯的態度同他們聊一聊,這也是個不錯的方法。而那些認為讀書不重要或是虎視眈眈地妨礙你讀書的人,就算你再有難處,也最好不要去見他們。
2. 去幫助剛剛開始讀書的人
如果周圍有人剛剛開始讀書,可以把自己在讀書過程中掌握的讀書技巧欣然地告訴對方。你通過此舉不僅能想起自己最初讀書時的狀態,而且在幫助對方的過程中還會到“更多新的東西,自己周圍讀書的人越多越好。和他們不存在等級差異,都是伙伴式的平等關系,換句話說,在讀書的世界里,只有志趣相投的書友。
大家在一起,為的是互相學習,交流經驗,分享更多的東西。還可以勸導那些對書籍毫不關心的人去讀書。在向他們強調讀書必要性的過程中,自己也能再次獲得讀書的力量。
3. 讀一些成功戰勝考驗的書
即便是再好的熟人,如果他根本不想見人,就只能讓他通過書籍獲勇氣。
對這種人來說,與其閱讀人們常讀的書,不如選擇那些戰勝考驗實現了夢想的人的自傳更合適。讓他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戰勝了比自己想象中更大的困難。許多被我們稱為偉人的人,他們的經歷很多都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他們不是為了成為偉人而讀書,但是讀書確實是他們從普通人成為偉人的重要因素。
4. 在家里的每個地方都貼上有意義的語句
經常讀什么類型的文章是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就好比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有什么性格的孩子一樣”
正面的、能給你增添勇氣的語句,讓你確信自己夢想并能促使夢想實現的語句,以及能讓你重振精神繼續前進的語句抄寫在便條紙上,貼在家里隨處可見的地方。刷牙的時候、開冰箱的時候、準備出門的時候都用力讀上幾遍,聲音越大印象就越深刻。如此堅持下去,內心就會逐漸發生變化。
5. 每天看看你作為榜樣追捧的崇拜者照片
現在你以誰為目標?CEO?揚名世界的作家?或是只要一聽名字就知道是位知名的設計師?還是令年輕人狂熱追逐的歌星?找一張可作為自己“未來事業樣板的頂尖人物照片,放在錢包里或貼在屋子里,每天看一看,并且設想一下,如果自己是這個人此刻會怎么做?如果自己是這個人該如何邁過這道坎兒?如果這個人出現在自己面前,自己會說些什么?要在心中設身處地地描繪一下自己的樣子,看看此時自己會有什么感覺,會有哪些想法。他們克服了倦怠戰勝了坎坷,成為了頂級人物,你當然也可以做到。
6. 給自己喜歡的作家發郵件
如果有本書讓你深受感動,你可以給那本書的作者發封郵件。郵件中“可以簡單地寫寫你的讀后感,或者提一提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另外,如果在讀書的過程中,產生了不同的觀點,也可以拿出確鑿的依據予以反駁。至于作者是否給你回復那不是關注的焦點,重要的是你為了給作者發郵件,又讀了一遍書,又思考了一下主題,這種深沉的思索是很有意義的。在這個過程中,逐漸使自己能更加客觀地看待事物,并能夠更深刻地感受到讀書的魅力。
還可以去參加作家的講座,提出有深度的問題,或在現場推薦一下在讀書論壇和網絡書店發表的書評。
如何正確記讀書筆記
為什么對閱讀來說,在書上做筆記是不可或缺的事?第一,那會讓你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而是非常清醒。其次,閱讀,如果是主動的,就是一種思考,而思考傾向于用語言表達出來——不管是用講的還是寫的。一個人如果說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卻說不出來,通常是他其實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第三,將你的感想寫下來,能幫助你記住作者的思想。
做筆記有各式各樣的方法, 以下是幾個經常采用的方法:
A.畫底線——在重點句子,或者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畫線。
B.在畫底線處的欄外再加畫一道線——把你自己畫線的部分再強調一遍,或者某一段很重要,但要是底線畫得太長了,便在這一整段外加上一個記號。
C.在空白處做星號或其他記號——要慎用,只用來強調書中十來個最重要的聲明或者段落即可。你可能想要將做過這樣記號的地方夾一張書簽。這樣你隨時從書架上拿起這本書,打開你做記號的地方,就能喚醒你的記憶。
D.在空白處編號——作者的某個論點發展出一連串的重要陳述時”“可以做順序編號。
E.在空白處記下其他的頁碼——強調作者在書中其他部分也有過同樣的論點,或相關的要點,或是與此處觀點不同的地方。這樣做能讓散布全書的想法統一集中起來。許多讀者會用Cf這樣的記號,表示比較或參照的意思。
F.將關鍵字或句子圈出來——這跟畫底線是同樣的功能。
G.在書頁的空白處做筆記——在閱讀某一章節時,你可能會有些問題(或答案),在空白處記下來,這樣可以幫你回想起你的問題或答案。你也可以將復雜的論點簡化說明在書頁的空白處。或是記下全書所有主要論點的發展順序。書中最后一頁可以用來作為個人的索引頁,將作者的主要觀點依序記下來。
作者Sting發起了樂讀創業社(http://ledu.omeng.co/),從2015年4月開始進行的“一周讀一本書”活動,已經持續112周,歡迎參加,并閱讀800多人提交的4000多篇讀書筆記,如Sting的書摘筆記匯總。你也可以加Sting的微信號“1025792036”申請加入社群,一起成長。
也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樂讀創業社微信公眾號看大家的精選書摘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