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每日一更第62篇
上一篇文章主題是剛需決定內驅力,將你想要做的事情內化成剛需,能獲得持之以恒的內在力量。
本篇是上篇的延續,培養正確價值觀,思想和行動上應該如何去認知、選擇和培養。
剛需,根植上在于價值觀。
大多數人的價值觀是這樣的:
金錢>時間>注意力
成功>成長
現在>過去>未來
但是如果把價值觀調整過來,價值觀完全不一樣,那么剛需自然會不一樣。
注意力>時間>金錢
注意力是你最寶貴的財富,時間是有限的資源,金錢可以在時間的基礎上,充分集中注意力,就能獲取
成長>成功
成功只不過是某一時刻的狀態。成長才更為重要,任何時候把成長當成剛需,而非成功。
未來>現在>過去
過往已逝,無論好與壞,皆已化成現狀,過好當下,為未來積累勢能,想清楚未來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成為活在未來的人。做到“不戀過去,不畏將來,過好當下。”
在認知剛需時,有3點尤為關鍵:
1.首要共識:剛需可以主動選擇,而不一定是天然的,一成不變的,更進一步講,剛需不應該被動接受。
“無論在什么情境下,我們都是可以有選擇的”,這是極度重要的原認知。選擇什么樣的需求作為剛需,你隨時都能選擇和調整,并非如我們常說“我沒辦法,我別無選擇”,這種想法往往不過是自己的托詞,對自己懶惰的借口。
《活出生命的意義》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在充滿恐懼、虐待、死亡的納粹集中營里,明白了一件事:“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2.眾多“正確的剛需中",最核心的是"耐心”
耐心是一切成長的額剛需。
元認知、知識、技能都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習得的,知道這一點,并且付出實踐,加上用耐心的加持,這里的耐心不是幾天,幾個月,有可能是幾年甚至十幾年,這取決于我們看到多久的未來。
怕麻煩就是我們缺乏耐心的表現,我們覺得這個麻煩,那個困難,就是因為我們只想要一個輕松的現在,不想花精力去應付現在這個所謂的麻煩,仔細想想,如果多一點耐心,多付出一點時間,是不是麻煩就能解決。
3.深入思考“現狀”
定義清楚“現狀”的概念,所謂現狀,不過是過往的積累的。現狀不滿意,只能是過往積累不夠,要改變現狀實無可能,除非我們能穿越過去,重新再活一遍。
擺脫現狀,只能寄希望于"把當下作為新的起點,開始積累,著眼未來,活在未來。“
基于上述三點認識,落實到實處的終極武器是
“選擇正確的難受”
這句話理解起來有點難度,仔細想想,我們在開始任何一件事情時是不是都會遇到不同的難受。
堅持每天早起學習,要面臨的難受可能是:
1.放棄了睡眠時間,早起很痛苦
2.學習了一段時間沒有效果,看不到進步,好痛苦
3.不知道如何運用,好迷茫。
……
以上,如果選擇了一,那么第二天我們就會放棄學習,睡到自然醒,成長也就沒有了。
如果是選擇了2.3,我們就會去琢磨,該如何去獲得進步,多一份思考,多一點耐心,成長就會在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