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很幸運在12年前從一家做UPS(不間斷電源)的臺資公司跳槽到現在的通信公司,在這家公司的崗位先后換過五個,從最開始的研發工程師成長為銷售高級產品經理,薪酬最高的時候相對于剛入職也增長了將近9倍。
? ? ? ? 之所以說我很幸運,并不只是因為薪酬有了大幅提升,而是自己獲得了在原有公司不可能的成長空間,而且未來的職業發展通道還很長,離職業發展天花板還有很遠。我在這家公司的每一天都可以有新的挑戰和表現機會,而且基本上在付出后會得到相符的勞動報酬,因為這家公司講究的是“不讓雷鋒吃虧”,這對于我們這種一沒有背景,二沒有后臺的普通人來說無疑是最具有吸引力的。而我在文章開頭提到薪酬之所以要加上“最高”兩字,是因為這個時期是我在歐洲常駐期間獲得的。根據公司的規定,在海外常駐可以獲得與級別相匹配的“外派補助”,如果是艱苦地區還有相應的“艱苦補助”,如果是戰亂地區甚至還有“戰爭補助”。而除了工資和補助,另一塊收入是獎金,對于一線銷售人員,獎金將于所參與或支持項目的成功率強相關。因此,回國之后由于外派補助和艱苦補助沒有了,也不參與一線的項目,所以相應的收入也大幅減少,但整體而言是以個人的貢獻相匹配的。
? ? ? ?我從2005年入職以來,先后換過5個崗位,從研發到市場,從國內到海外,再從一線銷售到內部培訓,雖然大多數的調整都不是我自愿的,但正如我在之前的筆記中寫到的,我是干一行愛一行,努力在新崗位上做到最好。這并不是我的職業素養有多高,而是我在不同的崗位能夠找到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成長通道,這遠比獲得的薪酬要珍貴。
? ? ? ?最近公司有在傳聞員工到了45歲就會被強制退休,一些年過40的員工便開始憂心忡忡,擔心自己即將被清退,更有甚至說是對于一些級別不高的35歲的員工也可能會不再續簽合同。根據我這十幾年對于公司的了解,公司的人事制度都是圍繞激活組織避免倦怠這一終極目標來制定的,在執行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偏左或者偏右的現象,但只要個人一直堅持艱苦奮斗,持續為公司創造與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價值,公司原則上還是不會驅趕良將的。當然,我們自己也要持續學習,“頑強”生長,即使離開了現在的公司,也能夠“徹底為自己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