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

平房也就是曾經(jīng)熱鬧的廚房

不知道是因為嫁在本村的緣故,還是因為對老房子有諸多的不舍。每次回家看望父母的時候,都要到我們自己家的老房子去轉(zhuǎn)上一圈。

正屋

我們家的老房子,是一個坐北朝南的三間“鴿子窩”房子,原來東面房間里住著公公婆婆和小姑,西邊是我們的房間,中間是堂屋。房子的西廂房是我們結(jié)婚前才砌的兩間小平臺(房),平房南面一間是儲放糧食的,北面一間有灶膛,灶膛的左邊是一口大鐵鍋,右邊是一排兩個一大一小的兩口鍋,煙囪從平房頂端直通外面,只要一燒火,陣陣炊煙隨風飄散在空中。從堂門出來過平房出大門,大門外的西南邊,沒有幾步遠,就是當時河南最大的碼頭,基本上當時洗衣淘米、夏天小孩游泳、晚歸的農(nóng)船都在這個碼頭。要是有到誰家兒子結(jié)婚,或是女兒出嫁的話,我們家門口往往被看熱鬧的人圍得水泄不通。西北角是兩間豬圈和一個茅缸,豬圈里常年養(yǎng)著三、四頭豬。豬圈旁搭著一個半米高的雞窩,雞窩的旁邊靠河邊的地方是草堆,雞窩里養(yǎng)了十多只母雞,可每天只能拿到五、六個雞蛋,有幾只老母雞總喜歡在河邊的草堆里下蛋,然后再優(yōu)哉游哉地回來吃食。南邊的院墻邊,十幾階樓梯直通平臺頂上,樓梯下放著釘鈀、大鍬、翻鈀、掃帚之類的農(nóng)具。

曾經(jīng)的碼頭已經(jīng)被人們遺忘

我打開大門上的鎖,從平房里穿過走進天井,一眼望去,老房子的墻體己經(jīng)有些凹陷,墻根下長滿青苔,那副木門經(jīng)歷風雨的洗禮,已經(jīng)舊成灰黑色,屋頂上的瓦參差不齊,整個房子己經(jīng)搖搖欲墜。推開堂門,屋子里結(jié)滿了蜘蛛網(wǎng),一股霉味直沖鼻孔,墻上的油畫還有幾張老公上學時的獎狀也都褪盡了顏色,被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外面的太陽從屋頂?shù)膸滋幙p隙中射了進來,抬頭能望見天空。我們搬離老房子已經(jīng)三十年了,自從婆婆生病后,我們就把她和公公接去跟我們一起住了,全家也就算徹底搬離了這座房子,至今也有十四年了。

本來充滿歡聲笑語的老房子,一下子沒有了生存的氣息,天井里長滿了雜草,家里己經(jīng)堆滿了雜物,結(jié)婚時爸媽陪嫁的十四寸黑白電視機也被扔在了角落。這臺電視機是當時我們村唯一的一臺電視機,因為那時農(nóng)村每晚九點才來電,老公特意買了一組電瓶,夜里充好電由第二天用。每天到了晚上家里就擠滿了看電視的人,有的在后面的人伸長了脖子也看不到,沒辦法老公索性每天早早地把電視搬到天井里,放在四仙桌上。天黑了,月朗星稀清風徐俆,鄉(xiāng)親們陸陸續(xù)續(xù)地搬著凳子來看電視了,看著他們邊看電視邊吹牛打諢,那場景是那樣的親切和甜蜜。直到電視上出現(xiàn)白花花的雪片,人們才一邊打著呵欠,伸著懶腰,嘴里還自言自語地說著:明天早點來。才三三二二地消失在巷子的盡頭。

我記得那時我們家的大門從來不鎖,因為住得靠著碼頭,誰家上碼頭缺個籃子,差個水湸子,只要門一推就能拿到,但大家一用好馬上就會還回來,有的時候還回來的菜籃子里,說不定還能多出一把韮菜什么的。

一把大鎖鎖住了曾經(jīng)的熱鬧,可卻鎖不住我的回憶。記得那時最熱鬧的就是早上,早上一起來,不管是誰第一件事就是先打開雞窩門,讓關(guān)了一夜的雞子去自由的覓食。婆婆忙著淘米倒進鍋里,切好咸菜放在鐵鍋里面熬好。公公則忙著從鍋膛里出灰,然后兩個鍋膛一起燒,這邊的咸菜熬好,那邊的粥也煮得差不多了。有時還燒上一鐵鍋的山芋。老公起來就是把水缸打理干凈,再將水缸里的水挑得滿滿的。我則端著一桶衣服到河邊,和前來淘米洗衣的人邊聊天邊洗衣服,兒子跟在掃地的小姑身后,調(diào)皮地玩耍著。

那時候家家吃飯不關(guān)門,一家人一人拾上一碗山芋,有站著的、有坐著的、也有蹬著的,在門外和在碼頭上干活的人說笑著,有人洗好衣服,端著個桶走到你身邊時,伸手到碗里拿起兩個山芋,邊吃邊往家走去。那時的鄰居都是相互之間端著碗串門,誰家燒了點好吃的菜,或者是包的餃子什么的,都會給鄰居的小孩送上一點。

廚房是婆婆施展廚藝的地方,那時家里窮,舍不得吃肉,盡管是青菜蘿卜,經(jīng)過婆婆的精心烹飪,總能吃出不一樣的味道。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青菜白飯也吃得津津有味。到了大忙季節(jié),婆婆就成了公共的炊事員。家門口的的幾戶鄰居,到了大忙季節(jié),輪到我們家割麥或是栽秧,就會主動跑過來幫忙把活計干完。輪到他們誰家今天有活干的話,這家的主人一定會,一大早就稱上幾斤肉,買上兩條魚,再在菜園子里挑上幾樣蔬菜,往我們家廚房一送,到了吃飯的時候,一張能坐八個人的方桌上,擠擠夾夾地坐上十一、二個人,實在坐不下,就捧著個碗站在桌邊吃。那種相親相愛的溫暖,那種其樂融融的氣氛,始終洋溢著歡聲笑語,至今都令我無法忘懷。

一聲問詢聲,打斷了我的回憶,原來是獨居在家的鄰居奶奶,她的兒孫在我們離開村莊后的兩年,也都到外面經(jīng)商去了,現(xiàn)在己在外定居。想帶老奶奶到城里去生活,可她就是死活不肯去,孩子們也只好過段時間回來看看她。見我家門開著,她不放心過來看一下,見我回來了,又和我談了一大堆家常,還不放心地問比她小兩歲的公公,現(xiàn)在身體可好?

老房子,我雖然離開你這么多年了,但我沒有忘記,這里有我和老公刻骨銘心的愛情,有我們一家人太多的歡笑和幸福,也是我們夢想起飛的地方,有我們心靈深處最美好的記憶。

鎖好門,回頭又看了一眼老房子。“老房子,我走了,但我還會經(jīng)常回來看你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我的祖輩并不是竹山村人,我的太太公從慶元縣城的姚家村搬遷到竹山安家落戶的。在一百五十年前,諾大的竹山村卻住著寥寥無...
    柚稚媽媽閱讀 2,830評論 77 154
  • 大年初四的早晨,濃霧還未散去,外面一片白茫茫,隱約聽見樓下說話的聲音,便起床下樓看看。原來家里來客人了,只見一位陌...
    夕馨閱讀 335評論 0 1
  • 門前老樹長新芽,院里枯木又開花…伴隨著這首歌飄然而至那久遠的孩童時代 。 青磚綠瓦,屋棱兩頭向上略微翹起,大人們說...
    余人人閱讀 968評論 8 11
  • 房子是容納家的空間,即便小如蝸居,也演繹著家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又如同年輪在我們成長的歲月里留下痕跡,甚至形成我們...
    安妮拉閱讀 531評論 6 4
  • 如果不是那個周末和母親去老房子后院打核桃,我可能真的要淡忘我生活了十多年的老房子。 其實老房子和...
    煙花易冷666666閱讀 371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