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立春

? ? ? ? 唐代詩人張九齡在詩《立春日晨起對積雪》曰:“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玉潤窗前竹,花繁院里梅。東郊齋祭所,應見五神來。”天寒到了極點,就立春了。立春之時,我國并沒有擺脫冬日的束縛,白雪皚皚,梅花芬芳之景依舊存在,但是春的氣息已經可以讓人感受到了。立春節氣是我國一個傳統節日,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鳥語花香;春也意味著萬物生長,農家播種。古籍《 群芳譜》對立春解釋為:“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立”即開始,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我國將一個季度分為孟,仲,季三個階段。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春的到來,意味著寒冬即將離去,人們心里自是美滋滋。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歷史。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所以左河水在《立春》中說: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

? ? ? ? 我國將立春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zhi)負冰。東方屬木,木為火之母,木生火,火氣溫,所以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吹面不寒楊柳風”,沉醉在春風里,聆聽來自天籟的韻律,嘗試擁有平和淡然的心境,摒棄塵世的喧囂,忘卻浮華的煩躁,把種種不舍和無奈,淡淡一笑,丟在曠野中。大地解凍,很快農民就會趕一頭黃牛,鞭子一甩,犁鏵開始翻開閑置一冬的土地。民間俗稱“立春”為“打春”。這一俗稱源自民間的活動,古代在“立春”這天,人們用泥土做一個“春牛”,然后用鞭子抽打,稱之為“打春牛”,表示勸農春耕和祈求豐收。二候蟄蟲始振,“蟄蟲”是冬眠的蟲類,隨著陽氣的生發和溫度的提升,他們也在此時被驚醒,伸伸懶腰,等待驚蟄時出來。三候魚陟(zhi)負冰,“陟”是升的意思,水底變暖,魚感知陽氣而上升,因為冰尚未完全消融而負冰,畢竟這時春氣還弱。由于感受春天的陽氣,蟄蟲開始抖擻精神,魚兒從水底游向水面,一切充滿生機,生氣勃勃。唐代詩人羅隱因此在詩中描述說:“遠天歸雁拂云飛,近水游魚迸冰出。”

? ? ? ? 梁元帝《春日》曰:“春還春節美,春日春風過,春心日日異,春情處處多,處處春芳動,日日春禽變,春意春已繁。”春天如此繁復美麗,包羅萬象,春意盎然,春風得意,桃李春風,料峭春寒。古往今來,有多少紅塵故事發生在春天,春天讓人百感交集,春天讓人蠢蠢欲動!“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春天充滿創造的靈性和蔑視腐朽的瀟灑。正是立春為春天定下了勞作、創造和詩意的格局,才成就了春天的豐美宜人。古人把春的朝氣稱為“青春”,用來歌頌春的創造力。如果把人生比作春天的話,那么青春時期就是處在立春的當口。青春時期充滿了期待,充滿了幻想,充滿了彷徨,有朝氣也處處暗含危險,容易荒廢于早熟的萌動,在你剛剛覺醒,想要抓住那浮動的光影時,它便悄然而逝,不再回頭。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姹紫嫣紅的春日之景映入眼簾,就連朱自清在散文中贊美春天,“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 ? ? ? 蘇軾在《減字木蘭花·立春》中說:“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與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在這首詞中,包含了立春節氣的幾種習俗。春杖鞭春牛,春日戴春勝。鞭春牛意在策勵農耕,明、清時期,民間有迎土牛、迎農祥、浴蠶種等習俗。山西民謠云:“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立春日,村里推選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著一年的農事開始。然后眾村民將泥牛打爛,分土而回,灑在各自的農田,啟耕大典就此結束。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習俗已經不合時宜,逐漸被人們所遺忘,但是古人習俗的背后,是對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殷殷期盼以及敬天畏時的自然觀。“停杯不飲待春時,和氣先春動六街。生菜乍挑宜春餅,羅幡旋剪稱聯釵。”勝,是漢代已經流行的首飾形制。《釋名·釋首飾》:“勝,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則勝也。”勝常常作為祥瑞圖案出現在漢代的畫像和裝飾品中,吉祥的寓意綿延不斷地流傳于后世,且簪勝逐漸轉化為節令習俗,如人日簪華勝,立春戴春勝。“金釵斜戴宜春勝,萬歲千秋繞鬢紅”,釵頭春勝多有祈福刻字,表達了人們對于福祉康寧,潤心長壽的美好愿望。春幡是另一種裝飾的衣料,唐溫庭筠《詠春幡》:“閑庭見早梅,花影為誰栽。碧煙隨刃落,蟬鬢覺春來。代郡嘶金勒,梵聲悲鏡臺。玉釵風不定,香步獨徘徊。”北宋高承《事物紀原》卷八《歲時風俗部》春幡條云:“立春之日,今世或剪彩錯緝為幡勝,雖朝廷之制,亦縷金銀或繒絹為之,戴于首,亦因此相承設之。或于歲旦刻青繒為小幡樣重凡十余,相連綴以簪之。春幡上多綴吉語,如“宜春”、“耐夏宜春”等,有詞人寫道“宜入新春,人隨春好,春與人宜。”而這些習俗,無不蘊藏著人們對于妝容以及美感的追求。“雪柳垂金幡勝小,釵頭又報春消息”,自文明的開始,我們的先祖就有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因而服飾器用都應順時而變。從漢制“服青幘,立青旙”,到“富貴團圓”的迎春寄語,都是對時序更迭冬去春來熱情的響應,暗含著對自然的敬畏之心,以祈求春神的祝福。美人春嬌,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沒有了這些習俗,但這些穿越千年的飾物,仍然給我們春意盎然、煥然一新的無限遐思。

? ? ? ? 立春僅僅只是初現春日的榮光,其實北方大部分地區還是冬日之景,寒還是此時的主旋律,防寒保暖就顯得尤為重要。“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此時就該進入我們的食補時間了,立春節氣毋庸置疑,春餅絕對是此時最暢銷的菜品。春餅,北方人有咬春的習俗,咬春咬的就是春餅。春餅里的關鍵要素無非是餅、菜、肉和醬及其他配料四點,餅用的是燙面,也就是拿開水和面,在面粉中加入足量的熱水之后,等待面粉降溫到可以下手的溫度就可以開始和面,和好面以后靜置三十分鐘,搟成薄餅的樣式,而菜品就是爆香,油多。豆芽炒肉絲、菠菜炒粉絲、蒜黃炒肉絲、韭菜炒雞蛋,都很簡單,一口咬下去滿嘴的油水,加上蔬菜本身的清香,滿口生香,春日里的絕美食品。

? ? ? ? 在立春節氣里,有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正月十五元宵節,春節以后鬧花燈,猜燈謎,煙花表演,就在此時達到頂峰,而玩樂就成了這個節日最重要的主題。星月當空萬燭燒,人間天上兩元宵。樂和春奏聲偏好,人蹈衣歸馬亦嬌。易老韶光休浪度,最公白發不相饒。千金博得斯須刻,吩咐譙更仔細敲。普天同慶的節日里,邀上三五好友,盡情玩樂,釋放一年的工作壓力,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就連大才子唐伯虎也寫詩稱贊元宵節,“有燈無月不誤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似銀。滿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樽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元宵節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又稱上元節,春燈節等,在一年中第一次月圓之夜,吉日良宵,合家歡聚,吃元宵,猜燈謎,耍龍燈,人圓事圓,圓圓滿滿。甜食在古代普通家庭,是遙不可及的,而對于這正月十五的元宵,家家都會讓孩子們吃上甜甜的元宵。自家做的手工元宵選材天然,餡料有白糖食油,芝麻花生碎,加熱凝固后,切成小塊兒,那成型的餡心,就像酥糖般,甜甜脆脆。在這一天,猜燈謎,吃糖葫蘆,捏著新生嬰兒的紅臉蛋,胖嘟嘟的,極為可愛。花燈的樣式繁復多樣,逛燈市更是一件十分賞心悅目的事情。詩人辛棄疾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說的就是宋朝燈節花燈無數,煙花如星雨。宋代猜燈謎就已經是這個時期重要活動了,即將各種燈謎寫在紙條上,貼在花燈上,猜中的人還能得到小小的獎勵。“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描述就是這種燈節的盛況。而冰糖葫蘆,就是滿滿的回憶了,林語堂在一部回憶清末民初北京歷史文化的專著里,也未能忽略它的存在,仿佛信筆提及:“不管白天還是晚上都會聽到小販們叫賣甘美圓潤的凍柿子的吆喝聲,還有孩子們喜歡吃的冰糖葫蘆,裹著糖的小果,五六個串成一串,染上紅色招徠顧客。”周作人在談論北京的茶食所說:“我們于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游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煉愈好……”冰糖葫蘆身上或許正凝注著這種精煉,而這種感覺,也恰恰是烙印在每個內心的童話和眷戀。而在節日里,喧鬧,高興,成群結隊,中國的特有的主旋律,其實掩藏了內心深處的孤寂和落寞。月色嬋娟,燈光如晝,去年舊人何處尋。春風拂面,一眼萬年,誰在燈火闌珊處。玩樂盡興處,總會思念起最在意的人,任時光匆匆,心里的烙印總是揮之不去。

? ? ? ?春天木旺,人體上,肝屬木,冬春相接的這段時間,肝氣將發未發,再加上今年初氣的引動,肝就遭了秧,保肝就沉了這個節氣的養生關鍵,黑豆紅棗養生粥就可以很好的養血補肝。另有《黃帝內經》云“春三月,此謂發陳”。身體的陽氣在春天要生發出來、才能榮生萬物。而一年之始要吃五辛,將封藏了一冬的陽氣喚醒,生發五臟的活力。時珍曰:“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義,謂之五辛盤。歲朝食之,助發五臟氣。”立春已來,寒日已遠,萬物破土而出,都預兆著一個新的開始。那么,就讓我們用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新一年的開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563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694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672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65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90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19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13評論 3 44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88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18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38評論 3 36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67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49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45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52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90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84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35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編輯按: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表示春天的到來。因為地球公轉數的不同,每年立春到來的時間都不相同,2017...
    沂蒙文學閱讀 965評論 6 2
  • 今天立春。 立春,在唐朝,那可是個大日子。 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之首。農諺...
    章雪峰閱讀 1,044評論 0 7
  • 從記事時開始,家里就有兩張地圖,一張中國地圖,一張世界地圖。懵懂的年紀,父親就會指著地圖告訴我,這是世界。 后來離...
    左左兮閱讀 421評論 0 0
  • 小時候有魚塘時,見過翠鳥守著池塘邊,待在芭蕉葉間捕魚,現在魚塘被毀,水洼越來越少,再也沒有見過活的翠鳥了。 你拍我...
    手繪者煥新閱讀 949評論 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