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1 背景介紹
- 報告名稱:LOFTER產品體驗報告第一彈-需求分析&內部體驗
- 體驗人員:小公子
- 體驗時間:2016/2/28
1.2 體驗環境
- 產品名稱:LOFTER;軟件版本:v5.0.1
- 設備型號:iPhone6s;系統版本:iOS 9.0.1
1.3 需求分析
【引言】舉個栗子:朋友最原始的需求是“借一支筆”,而本質需求卻是“回到酒店”,這兩者相差甚遠。通常原始需求都是用戶自己想到的解決方案,認為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而事實上如果能獲得用戶的本質需求就可能找出更合理的方案來解決用戶的問題。
本質需求:本質需求由產品定位決定,即產品出發點是想解決什么問題,提供什么服務。
LOFTER的品牌口號為“記錄生活,發現同好”,可見產品定位為分享生活點滴和建立興趣社交。這對應了人類深層次的自我表達和群體認同的本質需求。直接需求:能夠將本質需求落地的轉換需求。
對于自我表達需求,按途徑分無非向熟人傾訴(渴望獲得回應,需建立熟人關系)和直接抒發(不在乎他人看法,無所謂熟人關系)兩種;按權限分有僅對自己開放、指定人群開放、完全公開等;按內容分有文字、圖像、語音、視頻等多種表現形式;按來源分有個人原創、分享他人作品等。
對于群體認同需求,同大部分動物一樣,人類是群體性動物,極少有人能夠脫離群體單獨存在,事實上我們生來及成長的整個過程中都身處多個不同的圈子之中。興趣圈子是平臺對人們所喜愛事物進行分類和聚集后形成的集合,人們在平臺上針對性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圈子加入,一方面能夠作為創作者在所屬圈子中貢獻內容,另一方面又能以索取者的身份從圈子中獲取他人貢獻的資源,從而保證圈子的穩定發展,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個群體,完成了群體認同的過程。
下面的產品體驗,筆者將針對這兩大需求對LOFTER進行評判,從各個角度評估產品的作為。
2. 產品概況(產品本身體驗,發現問題并給出建議)
2.1 用戶畫像及特征
設計師,攝影師,文青,潮流青年為主的用戶群。
其中設計師、攝影師等在平臺上扮演引導者和意見領袖的角色,有著關注自身心靈層面的需求,一方面渴望獲得群眾的廣泛認同,同時又希望保持自己的特色氣質。<個性化>
文青和潮流青年則扮演了內容消化和傳播者的角色,在創作內容方面較前者有所欠缺,但這一部分人更樂意在平臺上充當傳播節點,累積到一定程度上的經驗后很有可能轉化為前者。<社區化>
2.2 效果體驗
- 功能體驗
【發現】
說明
從上至下依次為搜索、焦點、精選推薦、標簽推薦和達人推薦。頻道為標簽的父類,代表標簽所屬分類。
左圖為發現頁第1屏;
中圖為點擊左圖中精選推薦模塊的攝影頻道進入的頁面,會展示跟攝影頻道下的子類如標簽、達人、作品這些內容;
右圖為精選推薦模塊的所有頻道,共計15個。
建議優化
[首先,左圖精選推薦模塊沒有明確說明是何作用,導致用戶從左圖點擊某精選頻道后跳轉到中圖時很容易迷惑;
其次,中圖頻道下方僅以滾動方式顯示少數的固定個精選標簽,沒能給用戶充分的自由查看每個頻道下到底有哪些標簽以便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大概是為了便于集中內容和方便運營?]
說明
左圖為發現頁第2屏-標簽推薦模塊,右圖為點擊搜索框進入的搜索頁面。搜索作為全局通用功能,入口放在了顯眼的發現頁頂部,并且同時提供了與首頁對應的添加關注人入口。
建議優化
[左圖標簽推薦同時顯示標簽參與人數從而讓用戶對標簽熱門程度有了一定感知,然而當標簽參與人數少時仍然顯示出來是否會打消用戶參與積極性?需要先弄清楚編輯在推薦時的依據,以及對網友參與活動偏好的掌握,屬于運營策略-可以嘗試用模糊的熱門程度取代具體的數字;讓用戶有更直觀的感受;
每個推薦標簽卡片包含標簽名、參與人數,以及三張代表照片幾大元素,然而不同標簽之間由于底色相同且沒有分割開來難以進行區分,容易將縮略圖對應到錯誤的標簽題目中,可能會引起用戶的誤操作;
右圖為搜索頁,未輸入時框下方顯示推薦標簽/用戶(默認標簽),輸入內容后框下方會展示相關條目,標簽元素包含參與人數。這里的主要問題還是推薦的依據不透明,從而導致用戶對推薦的質量不夠確定。]
【首頁】
說明
關注和訂閱兩部分,并提供添加關注的入口,這三部分共同保證了用戶主動獲取信息的來源。
左圖和右圖分別為關注信息流的第1屏和第2屏,該頁面信息流來源為:關注人發布+關注人推薦+系統推薦用戶。
建議優化
[右圖中‘您可能感興趣的人’支持左右滑動切換操作,滑到最末一張卡片后,點擊會進入添加關注。這里的問題在于‘您可能感興趣的人’并無固定出現的位置-或者我沒探索出規律?whatever,如果很多屏之后才出現的話,點擊率毫無疑問會非常低,那樣的話就是雞肋功能了;關注信息流有一個容易讓人操作失誤的地方,雙擊圖片相當于直接點擊喜歡,這實在是對雙擊放大圖片的極大混淆,挑戰用戶操作習慣是一件讓人覺得很不友好的事情。]
說明
左圖和中圖為訂閱欄目,訂閱頁面標簽分為‘我的訂閱’和‘我參與的’兩部分。左圖為點擊訂閱后出現的訂閱列表,點擊某一標簽后進入該標簽搜索結果頁(中圖)。
右圖為添加關注頁面,可以關注系統推薦的‘猜你喜歡’及同城熱門用戶,還可以通過綁定微博賬號導入好友關系。
建議優化
[對于左圖中的訂閱列表,現在的列表結構加長了用戶查看內容的路徑,并且相較于之前版本的宮格形式一屏能展示的內容大大減少,導致不同標簽之間切換更加繁瑣,用戶苦于切換而不得不縮減查看的標簽數目,當用戶訂閱標簽過多時,順序靠后的標簽很難得到有效曝光。
右圖添加關注的猜你喜歡因為沒有注明推薦原因,容易讓人費解并推薦結果產生質疑。如果能夠像蝦米猜一樣注明推薦原因如標簽關聯等,會更容易讓人信服。]
?
【消息&個人中心】
說明
動態為關注人喜歡的內容,消息為跟自己相關的內容動態,聊天為一對一。
建議優化
[右圖中專題放在通知-消息層級下有點隱蔽,不過作為發現頁面專題入口的補充和二次強化,能夠有效增加專題的曝光率。建議一旦有新的專題,給用戶發送通知/小紅點,以提升曝光幾率,比較友好的方式是允許用戶自定義消息通知。]
?
【發布圖片/文字or視頻】
說明
點擊發布按鈕發布圖片,長按發布按鈕選擇發布文字or視頻(目前iOS端沒有發布音樂的入口,或許是還沒有接口?)。從發布非圖片內容的入口隱蔽性看出LOFTER的發展方向是圖片社交,尤其是圖片處理界面的貼紙跟標簽功能都加入了社交屬性,增加了用戶間互動方式的多樣性。
建議優化
[作為圖片社交應用,圖片處理這一塊做的不是很專業,尤其是濾鏡比較少,當然用戶一般也不在LOFTER上處理應用吧;另外發布方式及版權的版權聲明選項不是很接地氣]
- 文字信息傳達
在第一部分視覺體驗中已經提到過,諸如精選推薦、頻道、標簽、專題等名詞有時候會讓人迷惑<初期使用時沒太明白精選推薦跟頻道及標簽之間的關系>;其次文字跟背景對比度以及普通文字和鏈接文字對比度不是很明顯,帶給用戶一定的操作障礙;還有就是部分文字含義比較模糊,搞不清到底啥意思(如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