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二首·其二
【唐】儲光羲
秋氣肅天地,太行高崔嵬。猿狖清夜吟,其聲一何哀。寂寞掩圭蓽,夢寐游蓬萊。琪樹遠亭亭,玉堂云中開。洪崖吹簫管,玉女飄飄來。雨師既先后,道路無纖埃。鄙哉楚襄王,獨好陽臺云。
(選自《全唐詩》136卷第035首)
【注解】
秋氣:指秋日凄清、肅殺之氣。
肅:恭敬;嚴(yán)正,認真;躬身作揖,迎揖引進;萎縮。
崔嵬cuī wéi:本指有石的土山,后泛指高山;比喻巨大的障礙或困難;山頂;高聳貌,高大貌;顯赫,盛大;猶塊壘,胸中郁積的不平之氣。
猿狖yuán yòu:泛指猿猴。
圭篳guī bì:篳,篳門,即柴門;圭,圭竇,即墻洞。指窮人的住處。
蓬萊:蓬蒿草萊,借指草野。中國先秦神話傳說中東海外的仙島,常泛指仙境。
琪樹:仙境中的玉樹;樹名;比喻亭亭玉立的美人;指枝條被雪覆蓋的樹。
玉堂:玉飾的殿堂;漢宮殿名;泛指宮殿;官署名;居所;經(jīng)穴名。
洪涯:傳說中的仙人,曾采昆侖竹,制簫管,定音律。
簫管:排簫和大管,泛指管樂器。
玉女:對他人之女的美稱;美女;仙女;常與“金童”對舉,指侍奉仙人的女童;草名,即女蘿。
雨師: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掌管雨的神。
先后:應(yīng)是抄錄之誤,《河岳英靈集》作“洗后”。
纖埃:微塵。
鄙:周代地方組織單位之一,五百家為一鄙 ;郊野之處,邊遠的地方;粗俗;輕蔑,看不起; 品質(zhì)低劣;謙辭,用于自稱;吝嗇。
楚襄王:熊橫,羋姓,熊氏,名橫,楚懷王之子,戰(zhàn)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298-前263在位,在位時楚國已處于衰落狀態(tài)。
陽臺:一為河南濟源王屋山陽臺宮;一指陽臺之云。宋玉《高唐賦》描寫楚襄王與巫山神女歡會,神女辭別時說:“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讀悟】
這首詩沒有讀太懂。不知這里的太行是否是濟源的太行,或是在濟源看到的太行。
詩的意境是秋氣肅然,或許是深秋吧。詩人面對秋日太行,猿猴夜來哀吟,滿目蕭索。窮居寂寞籠罩,夢中蓬萊仙游。應(yīng)該是夢中吧,但見玉樹亭亭,殿堂云霧繚繞,仙人吹著笙簫,仙女飄飄而來,雨神清洗大地,道路上一塵不染,多么清新高遠的夢境。從夢中醒來的詩人不禁瞧不起楚襄王在夢中只是和神女歡會。
詩人不追逐人間歡會,追逐的是什么呢?
儲光羲(約706-763),唐代官員,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田園山水詩派代表詩人之一。開元十四年(726年)舉進士,仕途失意,隱居終南山。安史之亂被俘,迫受偽職,亂平自歸朝廷請罪,后貶謫嶺南。江南儲氏多為光羲公后裔,尊稱為"江南儲氏之祖"。
一個失意哀怨的宦途人。一個寄懷山水的宦途人。可以在詩中讀到詩人對道境的向往,但那終是夢境,現(xiàn)實中官場的失意只能在夢中尋求仙境的片刻安寧和神往。夢后是對楚懷王的一抹斜視,有沒有對唐玄宗政治時期的一種失望呢。
想起時勢使然,也想起識時務(wù)者為俊杰。生存的時代和個人的人格共同影響了一個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