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必須把黨的領導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始終,并積極構建多部門聯動、多主體參與、多方式開展的糾紛化解模式,讓多元化、社會化和智能化成為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主要特點,確保群眾合理訴求有回音、能化解。
固不變之本—黨的領導與群眾路線相結合,匯聚基層社會治理強大合力。不論社會如何變遷,堅持黨的領導始終是“楓橋經驗”的不變靈魂、根本保證;不論時代如何發展,一切為了人民是“楓橋經驗”的不變初心、核心內涵。因此,要想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就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和黨的群眾路線,構建“社區聯合黨委—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單元長—黨員中心戶”六級組建架構,凝聚公安、司法、信訪、民政、綜合執法等部門力量,形成群防群控、共治共享安全治理格局,提高黨在基層治理中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把群眾的合法權益維護好、合理訴求解決好、智慧力量凝聚好。
筑善治之基—自治法治德治相融,確保社會既充滿生機活力又安定有序。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源于基層實踐,是“楓橋經驗”創新發展的重大成果,也是新時代構建基層社會善治新體系的根本方式。因此,要想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就必須運用“網格+警格”“網格+調解”的方式,推動社區警務、司法與社區綜治工作力量深度融合,組建由法官、檢察長、律師、民警等專業人員構成的多元化矛盾糾紛調解隊伍,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等服務,以案釋法帶動居民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切實將用法習慣示范至群眾“心坎上”,真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 大事不出社區 矛盾不上交”;組建“1+4+X”網格服務隊,每個網格配備網格警務員、司法助理員、網格監督員、網格消防員,政策法規宣傳、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糾紛調解等服務團隊,通過“網格走訪、樓棟聽訪、線上集訪”等方式,主動收集鄰里糾紛、物業糾紛等各類訴求切實當好人民群眾的“眼睛”“耳朵”“嘴巴”,實現小身板釋放大能量、小網格構建大格局。
行長久之效—不斷豐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當今,以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現代信息科技深度介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社會矛盾糾紛解決機制必須順應現代科技發展趨勢,才能發揮更為廣泛的作用。因此,要想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就必須把黨的優良傳統和新技術新手段結合起來,堅持人力和科技相統一,“楓橋經驗”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創新基層治理的方式、手段為民謀利、為民辦事、為民解憂,構建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促進多元解紛組織間的開放、合作與共享,跨越時間與地域的鴻溝,通過在線調解,實現矛盾糾紛化解掌上辦、隨時辦,讓治理更智能、更高效,解答好新的時代課題,回應新的人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