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畢淑敏《恰到好處的幸?!愤@本書的名字,心中不由一動。對于蕓蕓眾生中的我們來說,幸福難道不是越多越好嗎?!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是祈禱自己擁有的幸福多些、多些、再多些。
等看完這本書,掩卷長思,不由對作者油然而生敬意。恰到好處的幸福,這是一種多么富有人生智慧的態度,只有具備了這樣的從容和淡定,我們才有可能真正保持一顆平常心,利益面前不生貪婪之心,生活之中做到知足長樂。
當今時代,我們的物質極大地豐富,我們的精神卻極度地貧乏。有人說,現在的人越來越找不到幸福的感覺了。這是為什么?難道僅僅是因為現代人的生活壓力大所導致的嗎?
君不見,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偷盜的情況卻越來越多;食物越來越豐盛,生病的人卻越來越多;掙的錢越來越多,親情卻越來越淡薄;住宅越來越高檔,人與人之間卻越來越冷漠……
現實中各種各樣的問題,作者覺得是由于我們的認知和觀念出現了問題,是由于人產生了不合理的期望所致,因此提出一個觀點,不管什么事情,恰到好處是最好的,幸福也一樣。作者覺得恰到好處代表的是豁達和淡然,是一種哲學和藝術的結晶體。
細思之,不由恍然大悟,這不正是當今人們體會不到幸福的癥結之所在嗎?看看我們周圍的很多人,擁有那么多的親情、愛情、友情、財富、職位、健康……卻依然感覺不到幸福,體會不到幸福的滋味,不停地跋涉在尋找幸福的路上。這難道不是因為過度的期望值和內心的貪欲讓人們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斷力、感受力了嗎?收獲了,想收獲得更多;擁有了,想擁有得更多……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不合理的期望與攀比,讓人的內心不由自主地會產生一種焦慮感,不能安寧,欲望變得永無止境。而只有擁有了恰到好處的認知思維,我們才能慢慢體會到:錢,并不一定是越多越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夠用就行;車,也不一定是越豪華越好,能夠代步、實用就行;另一半,也不一定是家財萬貫、貌美如花就好,能夠兩情相悅、溫馨和諧就行……
幸福是什么?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和標準。不管是什么標準,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幸福的,那就夠了,還有比自己的感覺更重要的事情嗎?!人生說長其實也不長,算一算,頂多也就三萬多天,只要自己覺得是幸福的,比什么都好。如果你覺得不幸福,或者是你一直在尋找幸福的路上而覺得苦苦不得的時候,你真的應該看一看這本書,感受一下畢淑敏老師所說的恰到好處的幸福是什么樣子的,說不定那一刻,你會豁然開朗,從此后,你將與幸福一路同行。
于2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