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覺得我說情緒說得不太好,最近也有些小迷惑,所以也就需要再學習咯。
情緒信息理論認為,情緒具有信息性。具體來說,積極情緒攜帶了“有價值的”“良好的”“容易的”信息;消極情緒攜帶了“無價值的”“不好的”“困難的”信息。不同效價的情緒會將其攜帶的信息自動賦予與其相聯系的認知活動,從而對其產生影響。積極情緒賦予優勢認知加工“有價值”的信息,促進其進行;消極情緒賦予認知加工“無價值”的信息,阻礙其發生。除了優勢認知加工外,情緒信息理論還被應用于認知判斷中。如當消極情緒與幸福感相關聯時,會降低人們對該事件的幸福感體驗;當消極情緒與經濟判斷相聯系時,人們認為該經濟犯罪更嚴重。
以下列舉了一些常見的回避行為或情緒驅動行為,請回顧一下你過去的行為模式,看看自己有哪些過度的習慣性回避行為或情緒驅動行為。
--被焦慮情緒驅動的行為:A先生非常擔心明天在公司大會上要做的公眾發言,他的反應是,持續漫無目的地刷手機,而不愿準備明天發言的資料或者早點休息。
--被恐懼情緒驅動的行為:在公共衛生已經降至低風險之后,依然感到家門以外處處都是細菌和病毒,反復清洗,檢查。
--被恐懼情緒驅動的行為:面對很多人做報告,對B先生來說倍感害怕,他會臉紅、心跳加快,甚至出現口吃;后來,他選擇離開讓他感到緊張的社交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