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漫長的一生中,究竟是為著什么而活著呢?
我時常在思索,在探索……
當我們還是學生的時候,大學之前的學習生涯,是最忙碌單純的日子。
那時,人生最大的意義大概就是考出一個好的高考成績,上一所好的大學,除此便別無它想。
因為目標的簡單單一,所以這段時光也是最專注充實的。
大學呢,大部分人反倒是在悠閑舒適的時光下虛度的。如果一個人能在大學期間好好奮斗,學會認真思索規劃自己的人生,讀1000本好書。我想,很大一部分人的人生是會截然不同的。
可是,大多數人并沒有好好利用這最珍貴的四年時間,渾渾然而不知所以然。現在想來,甚是可惜,如果當初……當下便會……徒留感慨。
所以,時至今日,特敬佩大學時光努力不虛度的學子們,這樣的學子們才是真正為自己負責的一種人。
如若失去了上述的種種,知識的積累便失去了一個最優越純凈的環境。
因為一旦踏上社會,各種繁瑣便會接踵而至,忙工作,忙家庭,忙孩子,獨獨會忘了自己,在日積月累中失去最初的那個我。
若是貪念再大些,更會陷入無窮無盡的對初心的等待中,等我有了房子……然后,等我有了車……再然后,等我有了第二套房子……如此不停地循環下去,慢慢地便會徹底地社會化,最終演變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人”。
大部分人就是這樣活著的吧,我也不例外。其實這樣也未必不好,但于我而言,卻總是欠缺點兒什么的。
那便是自我價值感的追求。
如果一個人生活的充裕不是建立在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上的話,心會很累,職業幸福感指數很低。
因為心會經常飽受著一面為吃飯而工作的無奈,一面又是對理想的渴望,往往很糾結。這種情況下,尤其在收入越高的時候,感受越強烈。
終有一天,當條件適合的時候,便會掙脫出去,最終選擇的,往往還是自己最初真正喜歡并愿意為之奮斗的事情。
追求價值感的人,大抵逃脫不了這樣一個規律。追隨了自己的初心,在前行的過程中,即使有挫折,在克服的時候也是會心甘情愿全力以赴的,而且價值感特別高。
所以,人活一生,在物欲橫流的現實世界中,不管何時,都應該追隨自己內心的聲音,并為之全力以赴。這樣的人生,即使沒有金錢滿倉,也有內心豐盈,而內心的感受才是最具幸福感的。
而且,只要認真思索,不斷進取,在價值感的幸福認同中也會有物質豐厚,這是一個相連的部分,越是自我價值感強烈的事情,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
人生的真實意義:價值認同。
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