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2條快樂又努力的小魚
10年前,我們剛戀愛的時候,曾經定過3條戀愛法則:
1.爭吵的再兇也不要輕易說分手
2.遇到問題,不要一個人沖動做決定
3.不管未來怎么樣,永遠是最好的朋友
定下這個法則的一年后的大二下學期,我們也像大部分學生情侶一樣鬧過一次“分手”,那時候我正在備考六級和托福,我勸洋蔥哥跟我一起考,哪怕最后不能出國,通過這個方式提高英語也是好的呀,申請學校的過程也可以學到不少東西,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理由。
但是他卻非常冷靜的拒絕了。他想不通為什么我總是覺得國外的月亮更圓呢?。他說自己暫時還沒有方向,不知道自己應該往哪個方向繼續發展,現在考托福想出國更多是一種不自量力的跟風行為,只會為了不切實際的美夢,增加家里的經濟負擔,就算出國幾年成為小海龜,也未必將來就有好的事業發展。哪怕以后要出國,等自己工作有了經濟實力,找到明確方向了再說。
我當時覺得我倆的價值觀好像出現了偏差,于是在考六級的前夕提出了要冷靜一段時間再想想我們的發展。蔥哥說他看到我的短信后,流著淚重溫了校園我們一起走過的每一個角落,然后坐在操場的看臺上大哭。后來他真的有三天沒有跟我說話,也沒有短信。
到了第三天的時候,我實在憋不住了,就質問他為什么不理我,不是說好了不管怎么樣都是best friend的么?洋蔥哥讓一個學姐帶了話給說:也許你一直想成為一條大魚,但是海洋里一定會有大魚和小魚。我覺得不一定要成為大魚,做一條快樂又努力的小魚也挺好的。
結果那天我們就重新和好了。我們達成了協議,如果我考試成績符合申請學校了,并且那個時候我還是非常堅定的想要出國,并且有了明確的深造方向,我們再看如何行動。3個月后,我的托福考了98分(滿分120),但是真正開始申請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是多么的迷茫,我好像根本不知道要選什么學校什么專業,更重要的是,大幾十萬的學費,完全超出了我們家能夠承受的范圍,被嚇的不輕的我,哭了一個晚上,然后我決定畢業后先找工作,存錢!
09年10月份,畢業后4個月,我們成為了“時髦”的裸婚族。領證后4年,我們住進了奶奶家拆遷后分的一個小房子里,俗稱經濟適用房。從領證到終于可以住在一起的4年時間里,我們努力工作,努力存錢,在社會的河流里,成為了2條相伴左右的小魚。
我們不斷的發現和認識了自己,勇敢的往前奮力游動,甚至逆流而上,掉入旋窩,尤其是創業的3年,在我們的身上和心里,都留下了永久的痕跡和傷痛,但是我們知道,這一切都是當初我們自己的選擇,因為只有經歷過,未來才可以變得更加強大。
這是只屬于我們的,未來可以講給孩子聽的故事。
嘿,自私的基因你贏了
結婚之前,我問過蔥哥,你這輩子的夢想的終極夢想是什么?
他想了想,露出招牌式的暖萌微笑,“和小vivi永遠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我雖然很開心,但是還是疑惑的問:“這個夢想你不是已經實現了么?”
當時的我,沒有想到,但凡說永遠,都是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才能實現的。
幾個月前的一天晚上,我因為有合作要談沒有跟蔥哥一起回家,到家后已經是晚上11點多了,蔥哥也還沒有回來。我發現自己手機沒電了,更悲劇的是所有的電子和充電設備都在辦公室和店里。我翻箱搗柜折騰一番之后,看著墻上接近凌晨12點的時鐘,心里開始慌亂起來
“為什么這么晚還不回來,不會發生什么意外了吧”我想起來蔥哥這幾天都只睡了4個小時,昨天還跟我說最近開車經常犯困,有一次太困了就停在路邊,睡夢中看到自己發生交通事故,驚醒后整個背后都濕了。
想到這里,我開始由忐忑變的驚恐,我跑到窗邊,打開窗戶,冰冷刺骨的寒風想刀一樣刺過面頰。我趴在窗臺上,眼巴巴的借助微弱的路燈,分辨每一個進入小區的晚歸人模糊的輪廓和走路的姿態。我不斷的重復按動開機鍵,祈求最后一絲殘存的電量能夠讓我哪怕只是打通一個電話。
就這么絕望的等待了半個小時,我終于聽到了防盜門鑰匙轉動的聲音,我沖到門口,把發型凌亂,鼻涕眼淚混合一臉的腦袋塞進蔥哥的羽絨服里大哭不止,留下又冷又餓的蔥哥一臉懵逼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那天晚上以后,我恍然發現,自己對家庭,對安全感的渴望是那么強烈。我想到了3歲時住在奶奶家的我每天下午4點就開始抱著媽媽的衣服,傻傻的挨家挨戶問幾點了媽媽怎么還沒有回來。
10歲那年爸媽離婚后,當我發現脆弱只會讓我受到欺負和憐憫時,我開始刻意的開始用強勢和自我封閉的形象來為自己貼上武裝鎧甲。甚至大學時,我還立下了不談戀愛好好學習的誓言。
是洋蔥哥,慢慢的融化掉了內心外的堅冰,讓我看到了我內心真實的樣子。
他比我高20公分的結果是我可以像一個小孩子一樣把頭埋在他的懷里,享受一會兒渴望的“父愛”。雖然已經活到快30歲,我的內心深處,仍然有是一個渴望被愛,渴望安全和被保護的孩子啊。
Friends是我們倆最愛的美劇。我記得《friends》里第一季里的Rachael的一句非常經典的臺詞:這一輩子別人都在告訴我你是一只鞋,萬一我不想當鞋呢,萬一我其實想當一個錢包呢?
什么才是真正的你?你想成為的那個你,是別人眼中最好的你?還是發自內心渴望成為的那個你呢?
創業的3年,是好奇心被不斷滿足的3年,但同也是安全感不斷受到挑戰的3年,更是明心見性的3年。神奇的是,你的身體并不理會你所經歷的外在環境,只會不斷的給你發信號:喂喂,你真的不想生娃么?要不要停下來好好問問自己呢?
《人類簡史》里面介紹過一個概念,叫做自私的基因,DNA需要傳承,需要強大的復制能力。也是人類從原始社會向著農業社會導致人口暴增但是伴隨著更多疾病,戰爭,沖突的原因。這是人類千百萬年的,所以他會讓你在生育最佳時段內發胖儲存脂肪,因為脂肪生育的保障。這個簡直不為你的意志為轉移。
我們在創業之前給自己制訂了一個三年計劃,如果三年以后經營不下去了就回家生娃。我們最終還是對抗不過自私的基因。哈哈。基因啊基因,你贏了。
上周,我把自己的微信名,由番茄妹改成了番茄麻麻,細心的人開始小心問我是不是懷孕了,我笑笑回復:沒有哦,只是在準備啦。
誰說懷孕就要在家里躺著?這不,我開通了簡書,每周啃一本書,跌跌爬爬的學習寫作,重新撿起英語和繪畫,加入學習社群,每天打卡。在這里,我發現原來有這么多懷孕期間的媽媽,可以做這么多有趣又有意義的事情。
嗯,我要努力,成為一個內心安全豐富的媽媽,一個滿懷感恩的媽媽,一個精進的媽媽,一個幸福的媽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