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動動嘴皮子而已,反正后果與我何干?
今天看了同事的錘子手機,體驗了它的UI,也就是用戶界面。不說其他的,單是圖標設計非常吸引我,看的很舒服簡潔,而且比蘋果手機的圖標大一倍,再加上不能自定義主屏背景,因此大大的純圖片圖標整齊的分布在單色的背景上,非常好看。因此我特意回去百度了下錘子的UI設計理念,但發現居然沒有,結果隨便翻到了一個談設計的意義的TED演講,看完后對我啟發很大,在這里把視頻涉及的事實和我自己的認知寫下來。
logo對企業而言并不是很重要,logo的好壞無法決定企業的成敗,類似于哇哈哈這種世界級丑陋的logo取的巨額的利潤,既然我們做的事情沒有決定性意義,不是舉足輕重,那么我們做這些事的目的是什么呢?
其實設計是一種語言,就和英語一樣。有的人學了英語寫了一本哈利波特,而有的人只是發短信。不同的目的獲得的結果不同。這就是設計師不受尊重的原因因為我們缺乏影響力,我們做的事情并不重要。我們在學校學的是如何設計,但離開學校后必須什么都去學什么都去做。我們現在的設計師離開學校后不要以一些設計大師為目標,雖然他們活的很好。而是要以喬布斯,麥當娜等企業家相比。
創意產業是唯一一個自己出想法動動嘴皮子卻不投資、付諸實踐的,這樣我們說的東西會非常沒有公信力。房地產商讓你買房子但他自己也投資地皮。營銷的費用只是客戶營業額的百分之十,客戶100億的營業額只會用10億來做營銷,而我們只占這部分的一點。如果轉換思維,我們把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也做了,那么我們會不會比客戶還有錢?
一個完整的企業流程是這樣的:一個很好的想法,去找投資,把它設計出來,之后找廠家來制造出來,接著考慮物流和配送,然后零售和開發銷售渠道,之后做市場,接著庫存和服務,最后是現金流。我們設計師原來只做產品設計和市場,也就是九分之二,是一小部分。但只有把這所有的全部學會了才可以更有影響力。ipad不單單是設計漂亮,而是所有的一切都很完整。
如果不能改變什么,那么我們做的事情就會沒有意義。你希望成為什么樣的人,是寫哈利波特的人還是只會傳遞簡訊的人。我們每個人都要成為更有價值的人。設計就是一個工具,我們不要想著成為一個更好的設計者,而是一個更優秀的人。當你什么都學會了之后,你可以自豪的對其他企業家說,我比你們多個技能就是設計。
一個人的薪水取決于他的工作影響到的人數。當你專職于某項技術的時候,你影響的人終究有限,甚至別人都不知道是誰做出了這些改變。我們每個人都追求工作上的"心流"體驗,而實現這種完美狀態需要兩個前提,挑戰性和可控性。顯然藏在背后專注于技術你是很難對產品擁有全局的把控,也就難以創造更多的影響力和價值。
這個世界需要把控整體的能力,需要考慮整個公司的運行模式,銷售方式等以前只有企業家才需要考慮的事情,以企業家的思維去改變自己!企業家思維簡核心只有兩個:創新,負責。
學習新的東西必然是痛苦的,但一旦你進去了學習區,不斷的堅持,你就會過渡到舒適區。到這個安全的時候也是最危險的時刻,不能逗留在舒適區,繼續學習新的技能,不斷進入學習區。就好比運營企業一樣,永遠不要停留在既有的成果上,不斷挑戰新的高峰。
當你專注于眼前重復的工作抽不開身的時候,記得抬頭看下路,永遠不要讓自己停留在舒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