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陶擬古九首》
貪人無饑飽,胡椒亦求多。
這句詩十分生動的描述了一個人貪心于吃的時候的丑樣子,不光不知道饑飽,就連調味的胡椒也要多擱。想起來前兩天二姑說他孫子吃西瓜,一個大西瓜,切成兩半,他一個八歲的小孩子愣是拿著勺子一會兒就把半個西瓜吃完了,拉肚子自是不用說的事了,可是下回有機會,他還會那么吃,那叫一個貪吃呢。
2.《桃花》
爭開不待葉,密綴欲無條。
傍沼人窺監,驚魚水濺橋。
沒有一句提到桃花,又處處見到桃花,她掛滿枝頭,她濃密的找不到葉子,她落下驚嚇到了游魚,游魚被驚得跳了起來,水花濺起來老高。這才是寫作的最高境界呢!
3.《洗兒》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養孩子了才會懂這首詩,誰不希望孩子聰明呢,但聰明如蘇軾卻希望自己的孩兒不要那么聰明,傻一點沒關系,魯莽沖動一點也沒關系,只要平平安安的長大,安安穩穩的做官就可以了。
這大概是蘇軾被貶之后寫的吧,他的確是聰明的,有才氣又有見解,不屈從于他人,也不怕得罪誰,所以他的聰明的一生并不好過,雖然他有思想武器,可以樂觀度日,但是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兒也如此。我希望我的跳跳健康成長,當不當官的無所謂,只要能有養活自己的本事就行了。
4.《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
芎藭生蜀道,白芷來江南。
漂流到關輔,猶不失芳甘。
寫景詩并不純粹寫景,詠物詩也不光詠物,古代的詩人以國家的主人翁自居,國事就是家事,家事也可上升到國事,雖然是描寫一個小園子,可是卻能聯想到自己的一顆堅守的心,不管再怎么受折磨,我還是我,這才是蘇軾之所以為蘇軾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5.《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五首》
休驚歲歲年年貌,且對朝朝暮暮人。
嘆流年偷換,溪水長流,歲月忽晚,故人已老。當時光流去的時候人能做些什么呢,蘇軾說,要善意對待朝夕相處的人,包括愛人,孩子,父母,朋友,同事,這樣就算歲月匆匆,也能保持一顆善心。
6.《滿江紅.東武會流懷亭》
君不見蘭亭修禊事,當時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滿山陰,空陳跡。
多少人,多少事,多少豪情成故去。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相信很多人都能背下來,“曲水流觴,修禊事也”,坐中人都是千古流傳的豪杰,王羲之,王獻之,謝安,那么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會說著什么做些什么呢?只是那些事情心向往之,卻永遠得成為陳跡,讓人徒增感慨。
7.《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湖是個美人,無論怎么描摹都能顯出她綽約的風姿。山在雨中奇,水在晴時好。初讀這首詩時我還是十幾歲,卻也知道這首詩好,現在讀來更覺優美喜人。
8.《再用前韻》
愿求南宗一勺水,往與屈賈湔余哀。
屈原、賈誼的政治悲劇,在每個時代輪番上演,得不到重要,被疏遠,被貶謫。蘇軾也在此列之中,他對此事的態度是與禪為伴,求得心靈的通達,不悲傷,不蹉跎,永遠激昂奮進。
9.《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滅決囚禁。自》
蛟龍懶方睡,瓶罐小容偷。
好像龍與懶有著說不清的關系,楊慎有句詩,“乖龍莫懶,為我先耕瑤草”,也是說龍懶。那么一個龐然大物,動起來威風凜凜的,竟然說人家懶,好不像話。
10.《新城道中二首》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
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
東風像是個知心人,知道我想爬山去,就把雨給吹跑了,云朵飄在山上就像給山戴了一個帽子似的,太陽掛在樹枝上就像一個銅鉦,竹籬笆里的野桃似乎在對我微笑,溪水邊的柳樹擺動身姿,這里居住的人們最快樂了,煮芹菜,燒竹筍,忙著春耕。
寫這首詩時,蘇軾的心情應該非常好,好的不能再好,他看萬物的心態都是積極樂觀的,就是那種“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當如是”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