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客寓成都十余年,遍嘗蜀中名饌佳肴。以“一菜一格百菜百味”馳名中外的川菜,實在美不勝收品不勝品。然其中最令我百吃不厭念念不忘的,卻是最不起眼的川菜中的壓軸小菜——泡菜。? ? ??
? ? ? 最不起眼,是因為四川人幾乎家家都有泡菜壇子,餐餐都有泡菜碟子;壓軸,則因為泡菜通常都是在酒足菜飽之后,跟著米飯最后上桌的。九十年代初甫入蜀地,下館子吃飯,驚訝于壓軸的米飯和泡菜居然都是奉送的。通常是小小一碟泡蘿卜或泡卷心菜、白菜之類,撒上些許味精,淋上幾滴紅油,咸鮮酸辣,生脆爽口,絕對是消滅白米飯的職業殺手。因此曾戲言于同桌的當地朋友:“如果進了飯店,只要他米飯泡菜,吃了就走,不用買單,老板豈不虧慘?”朋友大笑:“只要米飯泡菜就回家去吃了噻,哪家沒有米飯泡菜?來飯店做啥子?”
? ? ? 離蓉回滬前夕,各路朋友設宴餞行。酒足菜飽泡菜上桌之際,借著酒力許下宏愿:“這泡菜實在是百吃不厭,我回上海后一定也要泡上一壇。”有當地朋友旋即插上溫柔一刀:“四川泡菜第一講究的,就是要用四川自貢的井鹽,你們上海的海鹽是泡不出來的。想吃泡菜,就不要回上海了……”猶如當頭一盆冷水,萬丈豪情被澆了個透心涼。不過,想想也覺得蠻有道理的,一方油鹽做一方菜嘛。然為了泡菜而樂不思滬卻是萬萬不能的,于是抱憾而歸。
? ? ? 回到上海不久,終究是抵擋不住泡菜的誘惑。先是去超市買來真空包裝的四川泡菜。但一打開包裝,就覺得少了許多色彩艷麗通透水靈的視覺沖擊,也沒有四川泡菜獨有的酸香撲鼻的嗅覺誘惑,入口更是綿而不脆滯而不爽,無論色、香、味,與四川當地飯館乃至尋常百姓家的泡菜壇子中取出來的,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 ? ? 大失所望之后,新的希望再度燃起——泡菜DIY。心想,管它什么井鹽海鹽,試一試再說,反正實驗成本絕對低廉。沒有現成的泡菜壇子,于是找來幾個大號的咖啡瓶,按照聽來的、看來的、網上查來的泡菜制作工藝,小小折騰了一番。然后靜置一邊以觀后效。
? ? ? 時值盛夏,泡菜熟得快。三天以后打開蓋子,一股久違了的泡菜酸香撲鼻而來。入口一嘗,脆崩崩,咸迷迷,酸兮兮,甜津津,與記憶中的四川泡菜絕無兩樣。當時的第一反應是:原來做泡菜竟是如此簡單。當然也不會忘記給遠在成都的“井鹽派”朋友打個電話,向他莊嚴宣布:海鹽也能做出一流的四川泡菜!
? ? ? 四川泡菜的DIY確實不難,只要掌握流程中的幾個關鍵即可。 ? ? ? ??
? ? ? 首先是選擇一個合適的泡菜壇子,咖啡瓶畢竟只是初級階段的代用品。泡菜壇以陶制的為最佳,玻璃其次。不過,玻璃泡菜壇也有其獨特的魅力,各種各樣的蔬菜泡在里面,五顏六色煞是好看。以前四川的農戶人家,通常都會在自家的院壩里挖個土坑,將碩大的泡菜壇子埋入土中半截,一是為了壇子的穩固,二是為了得地氣之陰涼,如此,泡菜不容易霉變生花。城里人自然無此條件,也不會讓半人多高的黑黢黢的泡菜壇子矗立在房間里,享受幾萬大洋一平米的待遇。而一個小小的玻璃泡菜壇,冰箱上、桌子上、柜子上到處可放,又因其晶瑩剔透五光十色,可食亦可觀,頗有些秀色可餐的可愛。記得市面上有賣一種時尚的家居擺設品,各種形狀的玻璃瓶里,浸泡了一些色彩艷麗的蔬菜水果等,確實是蠻漂亮的。只可惜浸泡在防腐劑中的蔬菜水果,中看不中吃。相比飽了口福又飽眼福的泡菜壇子,自然就遜色一籌了。
? ? ? 其后是準備主料。四季蔬菜,大多是可以入壇的。春夏時節的蒜頭、嫩姜、豇豆、芹菜、蒜薹、芥菜……秋冬時候的各種蘿卜、辣椒、青菜、白菜、卷心菜……各得其味,各擅風流。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堪稱四川泡菜經典之作的蘿卜皮。秋天蘿卜上市之際,川人最喜以蘿卜燉牛肉或排骨,而削下來的蘿卜皮是不會丟棄的,洗凈晾干后順手就丟進了泡菜壇。熟后撈出,淋上紅油,其脆無比,其味無窮,與泡蘿卜相比,出于藍而勝于藍。
主料無須復雜的操作,切成大塊或用手掰成大片,洗凈晾干即可。關鍵是一定要晾干,不能帶有生水,否則容易生白花。幾滴生水壞了一壇好水,那就太可惜了。
? ? ? 最后是配置鹽水。也是為了滅菌防霉變,以前須用涼開水,如今有了純凈水,就方便多了。水中投入鹽、花椒、姜片、蒜頭、紅尖椒等,稍等片刻,再將晾干的主料投入,然后倒入少許高度白酒,蓋上蓋子,在壇子口沿的凹糟里,加入用以封閉空氣的凈水,就算大功告成,可以靜候佳音了。
? ? ? 泡菜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氣體。壇子容積有限,憋不住的氣體便會從口沿處溢出來,頂得蓋子一起一落與壇口磕碰,發出“噗噗”的響聲。泡菜成熟在即的時候,響聲愈發頻繁,這便是可以享用泡菜的佳音了。
? ? ? 泡菜乃尋常人家最普通的小菜,然其中的名堂卻不少。泡的時間短的,吃口特生脆,味道則比較清淡,川人稱其為“洗澡泡菜”,意即食材在壇子里洗個澡就出來了;泡的時間久的,叫作“老泡菜”。一度風靡全國的“酸菜魚”,就是用沉睡壇中一兩年的泡青菜做的;泡久了的豇豆,切成細粒炒肉糜,便是著名的家常川菜“爛肉豇豆”,有的地方也叫“酸豆角炒肉末”,用來下飯堪稱一絕;久置壇內用以調味的大紅燈籠椒,就是川菜中經常用到的泡椒,用來蒸牛蛙、炒肉片、燒墨魚仔……辣而不燥,微酸咸鮮,風味獨特。還有諸如酸蘿卜燉鴨子、酸菜粉絲湯、泡菜炒肉絲等等,傳統的,創新的,老派的,新派的,正宗的,改良的……足以構成一個獨立于烹調王國的泡菜系列。
? ? ? 曾幾何時韓流襲來,也曾嘗試過韓國泡菜。“色”還湊合,若論“香”與“味”,一句話:沒法比。所以,盡管《大長今》高燒不退粉絲日眾,我還是堅持我的四川泡菜DIY,只因為那份無法抗拒的色香味三重誘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