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回顧葉嘉瑩先生輝煌坎坷的一生,子木蠡想說,也許你的書單上少了一個葉嘉瑩。
葉嘉瑩,號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家,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加拿大籍中國古典文學專家,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系古典詩詞研究領域的大師級人物。
一、閨閣之中初學字,一遇詩詞誤終身
葉嘉瑩出生的年代,女子無才便是德才是時代的主旋律。但作為大家小姐,總得識字吧?什么“三從四德”、“圣女貞德”這些個,你多少要曉得一些吧?好,這一識字麻煩大了。閨閣之中初學字,一遇詩詞誤終身。她竟然瘋狂愛上讀書,一發不可收拾。
為葉嘉瑩寫傳記的學生張侯萍說:“她這一生從來沒有戀愛過,只對書中的兒女情長諳熟于胸。”呃,這么說來,葉先生“早戀”還真夠早的。11歲以同等學力考上中學。好吧,小喵表示對“同等學力”這個鬼只聽過沒見過。天才的世界真難懂。還是小妹妹的葉嘉瑩,可能覺得太無聊了,于是用文言文給外地工作的父親寫信!!!當我聽到某某考生那篇半土半洋的文言文《赤兔馬之死》獲得高考滿分所有的高中語文老師都激動得想要裸奔慶祝國學回歸時,小喵心里暗暗冷笑一聲道:我大帝都11歲才女葉嘉瑩輕輕飄過,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15歲,她移植了一叢竹子種在自家院里,換做別的小女孩兒,肯定呱唧呱唧拍著手贊嘆說:“我種的竹子真美啊!”或“真好看!”“我真有才!”“我太有才了!”“美的不要不要的!”......等等。葉嘉瑩拿起毛筆,不小心漏了點才情,成一首《對窗前秋竹有感》:
記得年時花滿庭,枝梢時見度流螢。
而今花落螢飛盡,忍向西風獨自青。
當你在微信朋友圈兒發美食、美酒、名表、名車怒刷存在感的時候。一個15歲的小女孩兒卻默默地把自己刷到了中國近代文學史那本大書上。
二、拼將眼淚雙雙落,換取心花瓣瓣開
1937年,“七七事變”,北平淪陷。父親隨國民政府遷移,音訊全無。葉嘉瑩和家人一起避難,吃著難以下咽的混合面,葉嘉瑩說:“物質生活的艱苦我是可以坦然面對的,真正難以承受的是精神感情方面的苦痛。”
一個15歲的小女孩兒,在小喵印象里是做錯一道數學題,被老師呵斥兩句就要哭鼻子的動物。小葉同學居然說出了“生命中難以承受之輕”這樣的話,我懷疑當時小葉同學就在某個教堂禱告,這話讓只有10歲的米蘭·昆德拉聽見了。
此后,葉嘉瑩放棄了敵占區的北大的醫學院,選擇了輔仁大學中文系。這就是傳說中的好學生挑學校吧。哎,真理總是被少數人證實,卻被大多數人圍觀。
這期間,病重的母親執意不讓家人送自己去天津做手術,由于過度虛弱去世了。葉嘉瑩一口氣寫下《哭母詩八首》:“早知一別成千古,悔不當初伴母行”;“本是明珠掌上身,于今憔悴委泥塵”;“窗前雨滴梧桐碎,獨對寒燈哭母時。”
什么是上大學?玩兒唄!上大學干什么?玩兒唄!除了玩兒還干什么?想著怎么玩兒唄!大學,這場陰謀的潛規則,早就盡人皆知了。胡適之日記里,有特精彩的一段兒,堪稱千古絕唱。大概意思是這樣的:胡適玩兒了半個月,看到自己的日記本上已經連著十幾天都是四個字:今日打牌。他感覺這樣過于頹廢,于是在日記中給自己定下了讀書和學術目標,要讓自己的生活重新變得積極向上。第二天晚上,他再次翻開日記本,沉重地寫下了那驚世駭俗的四個大字:仍舊打牌。
季羨林當初在清華的時候,就因為厭倦沒完沒了的小考試,在日記中破口大罵說:“這也考,那也考,考他娘的什么考!”連胡適之,季羨林這樣的大咖都不能免俗,別告訴小喵你上大學不是這樣,小心我撓你!
葉姐姐卻在大學里完成了華麗蝶變!一個生命中的教父走進了她無依無靠的世界里——顧隨大叔!先生對這位弟子格外觀照。格外關照的意思,就是逼得你上氣不接下氣。葉嘉瑩只能拼命激發自己的小宇宙。只是她根本不知道在這期間,她已經逐漸領悟了第七感,成為一名“詞斗士”。《搖落》和《晚秋五首》就是那個時期的代表作:
“心花開落誰能見,詩句吟成自費詞”、“收拾閑愁應未盡,坐調弦柱到三更”、“冢中熱血千年碧,爐內殘灰一夜紅。”
看到這些,小喵只想說,你厲害!給跪了!
大學四年,不談戀愛,不網購,不曠課來不掛科。唉,這哪像一個大學生的樣子嘛!后來知道真相的我淚流滿面,原來她整天忙著記筆記,沒時間啊!沒時間啊!沒時間啊!
畢業的時候,老師叫來葉嘉瑩,小葉瑟瑟發抖等著先生的批評,顧隨先生指著葉嘉瑩重重地說:“假使我有法可傳,則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盡得之!”
“老師......”
“勿煽情,我早知道帶畢業班是這樣的情況,鐵打的班主任,流水的熊孩子!我當初如不對你狠,你今天又怎站得穩!”(小喵自動腦補)
葉嘉瑩此后數十年輾轉,對這些筆記不離不棄,哪怕本子上字跡已經模糊。顧隨此后湮沒無聞,葉嘉瑩憑借這幾本筆記,將顧隨的學術衣缽保留了下來,并使前者不至于埋沒在歷史長河之中。名師高徒,一時佳話。真是緣分吶!
“拼將眼淚雙雙落,換取心花瓣瓣開。”顧隨先生的話成為葉嘉瑩詩詞研究終生的座右銘,她從中不斷汲取著力量。
有一種老師叫別人家的老師,為什么我的老師只會讓我做PPT,只會讓我翻開課本劃重點,唉!和顧隨先生比起來,我想說,老師,你弱爆了!
三、白晝談詩夜講詞,諸生與我共成癡
一畢業,葉嘉瑩當了工作穩定的公務員,老師,并且經自己的老師介紹認識了日后的丈夫趙東蓀。“我的一生都不是我的選擇。我先生的姐姐是我的老師,是我的老師選擇了我。”
1949年8月,葉嘉瑩當媽媽了。但政局動蕩,她隨夫工作調動到臺灣,卻遇上了“白色恐怖”,丈夫因“思想問題”被捕入獄。小喵感慨,這種事情,原來不止大陸有,臺灣也沒閑著。無家無業,葉嘉瑩只能寄人籬下住在遠房親戚家。人家祖孫三代5口人,兩個房間。她們母女白天就到外面樹蔭下面徘徊,晚上在走廊鋪上一條毯子打個地鋪,勉強有個安身立命之所。那年她寫下“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
后來丈夫出獄,葉嘉瑩有了第二個孩子。她當時在三所大學教七門課程,還要在電臺和電視臺講授詩詞,上午講三個小時,下午講三個小時,晚上還要講兩個小時,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教了多少課。她的先生因為無端被關押了好幾年,而后一直沒有工作,脾氣越來越壞,動輒暴怒,精神上的壓抑一直是她生活中揮之不去的陰影。后來葉先生才終于說出實情:“他的壞脾氣,其實跟他坐牢無關。”
在臺灣執教20年,她于1969年定居加拿大,1970年接受了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終身聘約。她要負擔一家人的生活,上有80歲的老父親,下有一個念大學、一個念中學的女兒,先生沒有工作。哥大要求她用英文教書,用英文講詩詞。她經常查生字到凌晨兩點,而一大早就要上講臺去給學生們娓娓道來。下午5點鐘,她正忙于跟研究生討論,她的先生打來電話,質問她為什么還不回家做飯,她只能低聲解釋。日復一日。
1976年,52歲的葉嘉瑩從溫哥華去美國的費城開會,途經多倫多看望了新婚不久的大女兒,可第二天就接到了令人難以相信的噩耗:當年那個與她相依為命在患難中成長的大女兒,在外出旅游時遭遇車禍,與女婿同時死亡。
她一連寫下十首《哭女詩》:
噩耗驚心午夜聞,呼天腸斷信難真。
何期小別才三日,竟爾人天兩地分。
她飽受苦難,卻只能默默承受,向來如此。
1978年大陸改革開放,葉嘉瑩投出了回國教書的申請信。彼時,溫哥華的櫻花樹開的正好,落英紛紛,仿佛在一次次喚起葉嘉瑩心中的那份游子之情。落葉飄零,自己也垂垂老矣,故鄉在呼喚,她的心在哭泣。
一段日子以后,終于如愿得到回音,國家安排她到北京大學訪問講學。在北大短期講課以后,葉嘉瑩便受恩師顧隨先生之好友李霽野先生的堅邀,轉到了天津的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中文系為葉嘉瑩安排的課程,是講授漢魏南北朝詩。同學們反響極為熱烈,臨時增加的課桌椅一直排到了講臺邊緣和教室門口,以致于有時葉嘉瑩想要走進教室、步上講臺都十分困難。
中文系無奈規定只有持聽課證的同學方可入場。這引起了其他院校學生的不滿。天津師范大學一個伶俐姑娘想出對策,竟然找來一塊蘿卜刻了一個文學院圖章,自制了一個假聽課證。一時間,真假聽課證統統洛陽紙貴,每回上課,教室的階梯和墻邊,依然擠滿了或坐或立的人。30年后,回顧這段往事,葉嘉瑩依然忍俊不禁,撫掌直笑。
葉嘉瑩還記得當年第一次離開南開時,最后一晚為學生們講課的情景。下課鈴聲響起時,沒有一個人離開,直到熄燈的號角吹起。這正是:“白晝談詩夜講詞,諸生與我共成癡。臨岐一課渾難罷,直到深宵夜角吹。”
“王國維-顧隨、繆鉞-葉嘉瑩”詞學譜系,已經成為詩詞學術界的一個坐標,無論是誰研究古典詩詞也繞不開這四個人,他們一脈傳承,別出機杼,皆堪稱一代宗師。葉嘉瑩將西學理論首先引入了詞學的研究之中,對中西詩學研究方法的會通及其運用,包括對西方文學理論和方法的介紹讓她在這個全新的領域里開宗立派,引領一代風騷。
輝煌背后,生命又何其荒涼。91歲的葉嘉瑩先生,終于定居國內,她的身體已經不再允許她兩地奔波講學了。在南開為她建的“迦陵學舍”中,她將繼續著她詩詞的輝煌路程。
子木蠡推薦的葉嘉瑩先生的書單:
《迦陵著作集》(詞學宗師葉嘉瑩先生的八本經典著作,由葉嘉瑩先生親自選定、再次審定本精裝隆重推出)
《靈谿詞說正續編》(首次完整輯錄著名文史學家繆鉞先生與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先生十年合作撰寫的論詞絕句八十六首及詞論五十八篇。這部深受廣大古典詩詞愛好者稱賞的詞學經典,是一部頗具詞史意義的開新之作。)
《人間詞話七講》(晚清詞學大師王國維名著《人間詞話》,當代詞學傳人重要領軍人物葉嘉瑩講解迄今問世的葉嘉瑩著作中首次書配像同時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