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法律規(guī)定了中國公民行使各種權(quán)利的自由,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可以肆意妄為,目中無人。但凡是人,都須時時懷有一顆敬畏之心。
人為何須懷敬畏之心?心中有所敬畏,可以使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可以使社會安定,可以使世界和平。
天地之浩蕩,值得我們敬畏的有太多太多。
第一,敬畏對手。所謂的“畏懼對手”,應(yīng)是正視對手的實力,不盲目自大,目中無人。面對對手,我們應(yīng)多一絲畏懼,從而更加客觀地進行優(yōu)劣分析,領(lǐng)略制勝的關(guān)鍵。敬畏對手,會使我們少一份驕傲,多一份謹慎,多一絲獲勝的機會。楚漢相爭中,劉邦順勢而為,因勢利導(dǎo),最終大勢所趨,建立漢朝;相反地,西楚霸王項羽雖然是一個好將領(lǐng),但是剛愎自用,過于輕敵,在鴻門宴放走了劉邦,為他最后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第二,敬畏法律。古羅馬政治家西塞羅說過:“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范圍內(nèi)的事情的權(quán)利。”法律給予我們的和奪走我們的是成正比的。只要踏踏實實做人,做事,你就一定可以收獲些什么;相反,換來的就是黑暗無邊的牢獄之災(zāi)。每隔一段時間,新聞里就會出現(xiàn)“某某某吸毒”“某某某偷稅漏稅”“某某某貪污”的消息,令人痛心。前段時間,韓國前總統(tǒng)樸槿惠令閨蜜崔順實干政的事情更是震驚全球,為這位女總統(tǒng)換來了二十多年的監(jiān)獄生活和國上下的唾棄,實在不值。前不久,崔順實還在法庭上“表白”樸槿惠,為自己開罪,這樣的舉動引起了大眾的反感。
第三,敬畏生命。“生如夏花般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泰戈爾的話道出了生命的輝煌和壯麗。每一個生命都是最珍貴,最神圣的,因而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敬畏生命。弘一法師圓寂前,再三叮囑弟子,將遺體裝進棺材時,在棺材的四個角各墊上一個裝水的碗,以免螞蟻或蟲子爬上遺體火化時被無辜燒死。當(dāng)我讀到這個細節(jié),我震撼了,弘一法師對于生命深切的憐憫與敬畏之心令我深深感動。
只有心懷敬畏才會牢記慎獨二字,才有危機感,才能知方圓、守規(guī)矩,踏踏實實干事、干干凈凈做人,忠于職守,鞠躬盡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