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潛
此書于18年末所借,本想著坐車途中,游玩間隙翻翻看看。哈哈,“沒想到”,翻到了現在,還有點小后悔怎么沒有早一點讀呢。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寫給20世紀初的青年人看的,但不僅僅是那個時代的青年看的。為嘛?翻開就知道里面的內容是適用于現在的,十二封信分別從不同角度對年輕人所關心的事項給出自己的意見。后面的附錄其實是十三四封信,是后來成書時所追加的內容。
摘錄了一些句子,太長的我濃縮一下再放上來。
1.于十字街頭(泛義概念,如社會選擇等),我們要能于叫囂擾攘中:以冷靜態度,灼見世弊;以深沉思考,規劃方略;以堅強意志,征服障礙。
2.多元宇宙。
3.孝從理智上來說,或許如胡適(也如丁元英)所言,或許不是父母對子女不是恩典,子女也不必對父母言孝。但孝更本質的是——它只是一種愛,而凡愛都是以心感心,以情動情。世間有許多慈母,不惜犧牲一切,以養護她的嬰兒;世間也有許多嬰兒,無論到了怎樣困窮憂戚的境遇,總可以把頭埋在母親的懷里,得那不能在別處得到的保護與安慰。這就是孝的起源,這也就是一切愛的起源。
4.人生的悲劇在于理想之沖突,而生命之路只有一條路可走:有所取必有所舍,這是自然的道理。要免除悲劇,第一須要“擺脫得開(又叫提得起抓得住)”——認定一個目標,便專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這是成功的秘訣,也是免除煩惱的秘訣。
5.盧梭說過一段話:人生的幸福起于愿望與能力的平衡,一個人應該從幼小就學會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起愿望,想做自己所能做的事,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真正的自信力要有自知力作基礎,一般年輕人患不能自知,患把妄想當志向,患不切實想得到而做不到。
成的秘訣并不在幻想中樹一個很高遠的目標,并不在打航空獎券中彩后的計算,而在抓住現在,認清現在環境的事實,認清自己的責任與力量,覺得目前事應該怎樣做,就去怎樣做,不把現在的事拖延在未來再做。時時抓住現在,隨機應變,未來的事到時自有辦法。[抓住現在,認清現在。]
6.正當的游戲與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