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天,都沒有完成預計的學習進度,自然而然的就有點焦躁不安了,有點懷疑自己,為什么是這樣子的?
回憶起這幾天的狀況,自己使用時間的狀態跟方式確實存在很多問題。
狀態:總在想著一些事情,總在煩著一些事情,總在拖延著不行動。
想著一些戀愛的熱情如火;
煩著工作的如此多事情;
煩著工作結果的不盡人意;
拖著工作,學習,先看個小說先;
拖著工作,學習,先躺下睡個覺先;
看個小說,躺下睡個覺以此擺脫煩惱,疲憊(習慣性的逃避式);或者躺下享受內心里戀愛的熱情如火。
所以,繼續給自己兩點警惕吧:
1.思考要清晰
2.克制與調節
想要看小說時,想要拖延去逃避時,心中不知所措時,就什么也不要做,靜下心,然后想想還有什么事情要做,怎么做,時間怎么安排,這樣,就不會亂了套;那么還會那么煩惱嗎?
公交地鐵時間可以回憶知識點,而自己求快,學習起來都是大概的過一遍,要點沒去握不住,回憶不到。
平時在辦公室時,有時是比較悠閑的,于是就拿來看看小說,刷刷手機,浪費掉了,可以整理起來,想想今天的工作,然后做好準備工作,做好預約。
有時出去拜訪了,沒什么目的,等商家,談不著邊際的事,來回路程安排不合理等,浪費了太多時間跟精力。所以需要提前做好溝通,做好確認,做好相關資料準備的工作。
有時,狀態不太對時,會約同事散播一下負能量,其實一起吃飯沒什么,但不要浪費太多時間。
煩惱都是自己沒有思考清楚,自己給自己添加的!
當我開始克制自己看小說的心理取向時,自己也就更有時間讓大腦停下來關注到其他地方;思考自然而然的就更清晰了。
當你不去克制時,那么,就給自己的心理傳遞一個沒什么要緊的心理暗示,沒什么事時去看,煩躁時去看,不知所措時去看,很難做到正面的心理取向;一旦形成習慣,你就當成理所當然了,不會去察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