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青蓮三部曲
? ? ? ? ? ? ? ? ? ? ? ? ? ? ? ? ? ? ? ? 之一
? ? ? ? ? ? ? ? ? ? ? ? ? ? ? ? ? ? 青蓮侍者
? ? ? ? ? ? ? ? ? ? ? ? ? ? ? ? ? ? ? ? 憶? 卿
? ? ? ? 釋迦池中,蓮花多情,多情最苦,當屬青蓮。
? ? ? ?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西方極樂世界,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端坐蓮花法臺,祥云繚繞,檀香飄渺,迦棱鳥一聲清鳴,接引維摩詰菩薩前來拜謁佛祖。
? ? ? ? 維摩詰執禮佛前,“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難悟之關,是為何關?難破之障,所為何障?愿樂欲聞。”
? ? ? ? “善哉,善哉,維摩詰!”佛告維摩詰,“難悟之關,是為情關;難破之障,是為情障。多情實為多欲,深情方為慈悲。世人之情,多易深難,以至輪回不休,難以解脫,此次空劫之前如不能解脫輪回,輪回中一切眾生皆如煙而散,再無因緣。”佛祖又具述數劫之事,維摩詰與眾菩薩聞言皆生歡喜之心。
? ? ? ? 維摩詰臨別時,佛祖拈蓮池中青蓮一朵相送,并點化為一侍者,以伺維摩詰,維摩詰見青蓮待者俊秀靈動,甚為喜愛,攜之而入紅塵。
? ? ? ? 維摩詰本是無動佛所教化的妙喜世界中的一位補處菩薩,來此娑婆世界是助釋迦佛祖來教化紅塵眾生,佛祖為此贊維摩詰“居五塵而不染,處眾穢而常凈”,而阿修羅界的阿修羅王卻譏維摩詰為“佛門浪子”,只因維摩詰是入世普渡,行走紅塵深處,富貴庭院、貧寒人家、煙花柳巷、舞榭歌場、廟堂江湖、鬧市遠山、三教九流、百六十行,具皆沾染,行為獨特,不可思議,常人難解。
? ? ? ? 青蓮侍者虔誠跟隨,不離左右,維摩詰喜愛青蓮侍者聰慧有悟性,取青蓮“郁缽羅華”之佛家名,稱之為“羅華子”。
? ? ? ? 一日,羅華子伴維摩詰化身游歷紅塵,至謝安府邸。
? ? ? ? 是時謝安新敗前秦符堅大軍,謝家聲威正如日中天,維摩詰與謝安于廳堂之中縱談天下之事,羅華子靜立堂前以奉,見眼前雕梁畫棟、鑲金綴玉、扈仆如云、錦衣玉食,一派富貴景象,他跟隨維摩詰日久,所經所見者甚多,對此早習以為常,也不以為意,但偶見梁前有一堂燕在飛舞回旋,他一時心起,即與梁前堂燕相互嬉戲一番。
? ? ? ? 豈不知,這尾堂燕卻是阿修羅王所屬之下修羅燕部的部主燕娘所化。
? ? ? ? 天地人三界,每場爭伐,皆有阿修羅王參與其中,這次紅塵之戰,結果大出阿修羅王意料,雙方勝負,是否正義,這些于他無關,阿修羅王只是借每次戰事,攝取爭伐殺戮之中的恨魂怨魄,以擴展阿修羅界,這次戰役死去的人數遠遠少于阿修羅王所預期,即派燕娘入紅塵以刺探。
? ? ? ? 此時正是紅塵小雨初晴,羅華子見修羅燕靈動可愛,正巧面前也有一蓮池,他即雙手掬一捧池水以相喂。燕娘見羅華子初學佛法,一片赤誠善念,感覺他很憨厚可愛,即飛臨羅華子手上飲水,可是他們都沒有想到,這一飲一啄,即成情障。
? ? ? ? 阿修羅王多疑善妒,聽取燕娘回報后,認定此番紅塵戰事定然又是釋迦佛祖徇私,借此戰果讓維摩詰成就善舉,以示功德,心中其甚是惱怒不甘,暗自發恨,“總有一天我定要重臨人間,讓紅塵成為我的修羅道場,看你佛祖又如何徇私以阻我?”
? ? ? ? 燕娘回想羅華子少裝老成,一本正經模樣,不由嫣然微笑,阿修羅王說,“此子只有青蓮前身,但久在釋迦池中,必然慧根深種,不過未歷劫難,仍屬混沌未開,現雖跟隨維摩詰那浪子日久,我斷定他只能領略一點兒皮毛,未得精髓,易入情障。”修羅王提起維摩詰就無名火起,“那浪子雖然本身道法深厚,行事也一片佛念,但他只會雄辯清談,不及釋迦苦口婆心,善于教化,并且他行事別有蹊徑,另有法門,非常人所能理解,更何況一朵未經歷劫的青蓮小兒?”
? ? ? ? 修羅王說到此處突然心念一動,此子正有大用,他瞬間就想出一計,不由暗自點頭,用此子成我計劃,一可打擊維摩詰,二來也讓佛祖不可小覷我的實力。
? ? ? ? 又一日,維摩詰遠游東方香積世界,留羅華子一人靜修,羅華子見紅塵正值春回大地,萬物向榮之時節,即到天池沐浴,以清蓮身,然后欲到紅塵以游。但在天池邊,羅華子偶遇一彩衣居士,正在池邊宴飲。
? ? ? ? 彩衣居士見羅華子前來,即邀入席,一番交談下來,羅華子感彩衣居士言辭精美,舉止優雅,心中甚是歡喜,感覺到從所未有之愉悅心境,一時竟有知已之感,于是兩人相伴一起紅塵游歷。羅華子與維摩詰久入紅塵,自是輕車熟路,況彩衣居士言談舉止與維摩詰略有幾分相似,更讓羅華子心生喜悅。
? ? ? ? 彩衣居士攜手羅華子,羅華子只覺彩衣居士玉指纖細,細膩溫滑,一握之下竟有心曠神怡之感,不由越發握得緊。一路行來,又覺彩衣居士身上異香撲鼻,沁人肺腑,與維摩詰一身清涼又不相同,不禁尋問原由,彩衣居士大笑,“侍者為青蓮所化,身上有一股蓮香,我為凡身修道,自然不如侍者,更遠不及維摩詰菩薩,我身上香氣只是俗氣未盡罷了。”
? ? ? ? 羅華子深吸一口,更覺心曠神怡,別有微妙,不由笑說,“如此馨香若是俗氣,我到也寧愿俗氣一身了。”
? ? ? ? 彩衣居士聞言又是大笑,二人執手并肩而行。羅華子此時看紅塵,竟是如此綺麗萬千,再看紅塵中富貴榮華,溫柔多情,別有一番滋味,與往時是大不相同,心中漸漸隱生留戀之意,而彩衣居士一路上指點說笑,讓羅華子時而感覺新奇,時而感覺有些裨益,讓他有一種亦師亦友的感覺,又對彩衣居士漸生依戀之情。
? ? ? ? 長安城中,士子云集,正值會考。
? ? ? ? 羅華子與彩衣居士側身其中,靜聽眾士子論文談詩,羅華子見一名士子所題菊花詩,其中一句“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詩中霸氣凌人,又見此人威武雄壯,舉止大家,不由十分敬佩。
? ? ? ? 彩衣居士見羅華子一臉欣賞表情,問,“侍者,你看此人如何?”
? ? ? ? “此人氣勢,不同凡俗,一登龍門,定成大器。”
? ? ? ? 彩衣居士聽了卻連連搖頭,“此人之氣,非王者之氣,又非霸氣,而是戾氣,我觀此人殺心熾盛,今科已定,身登黃榜,躋身龍門,但一朝權重,定亂世禍民,使生靈涂炭。”
? ? ? ? 羅華子一驚,“居士如何得知?”
? ? ? ? “觀人命理,推斷禍福,本是修行小道,非你佛門侍者所倚重。我初學修道,曾跟從人間師學過皮毛,多年未用,今日見此人生而奇特,不由略加留意罷了。”
? ? ? ? “人間此時本已朝綱不振,災禍不斷,再如居士所言,豈不是雪上加霜嗎?上天如何不眷顧眾生?難道上帝不知此人會亂世禍民,還注定他位極人臣?”
? ? ? ? “非上帝不顧眾生,此乃劫數,上帝職責所在,是維護天道,不能因一已之善念改動道數。但我們方外之人,以一已之力挽世人于劫難,可成大功德,世所希有啊。”彩衣居士說,“我本有意為眾生作為,只是修行尚淺,又俗香纏身,難以避開天庭護法,侍者為青蓮化身,本具佛家慧根,又隨維摩詰日久,深受他佛力加持,定可以上達天庭不被察覺,悄悄改動司命,易如反掌。縱使事后被發現改動命數,你一片佛心救世人于水火,諒上帝和佛祖也不會多加怪罪。”
? ? ? ? “佛門本慈悲為懷,我為佛門侍者,自當盡我所有能,解眾生于水火,此舉縱使上天怪罪,即入地獄,我亦無悔。”
? ? ? ? “也許今日讓你我遇到此事,正是上天借此讓侍者成此功德,證得果位,我為外道修行,到時侍者更可以渡我,從此我們攜手同游,豈不快事?”
? ? ? ? 羅華子聽彩衣居士如此說,覺得功不功德倒不緊要,一方可以挽眾生于浩劫,又可以從此與彩衣居士攜手紅塵,二者皆為快事,不免心神激蕩,彩衣居士看著羅華子一派赤子之心,天真質樸,心中忽有所動。
? ? ? ? “侍者真佛心也。”
? ? ? ? “只要能與你紅塵攜手,功德與我何用之有?”彩衣居士聞言,竟一時無語。
? ? ? ? 醉佛樓。
? ? ? ? 彩衣居士見羅華子歸來,不由笑道,“我以為侍者設宴慶功,侍者此事已成,功德匪淺,他日修成正果,指日可待。”
? ? ? ? 羅華子也內心歡喜,一路行來恰如彩衣居士所言,未出差池。
? ? ? ? “正果與否,自有定數,能與你同游,才是快事。”彩衣居士聽羅華子如此說,但笑不語,這時,數女妓嬉笑而進,圍擁二人而坐,鶯聲燕語,一室生春,羅華子與維摩詰日久,此種場面自然是熟視無睹。
? ? ? ? “公子,請飲一杯。”羅華子身邊一妙齡少女持觴而敬。
? ? ? ? 彩衣居士在一邊笑說,“佳人美酒,羅衣素手,可解可握,可飲可受。”
? ? ? ? 羅華子聽言只微微一笑,往日隨維摩詰行走紅塵,久經如此場面,自不在意,隨意而盡。酒一飲下,羅華子不由大吃一驚,如何此酒竟與往日不同?往時與維摩詰同來時,酒飲之下,清涼生香,如何此次酌烈燥熱?
? ? ? ? 再看眾女,媚眼如絲,蠻腰似柳,活色生香,萬般風流,心下又吃一驚,如何不似往日,往日見之,如畫而已,一如山水,悅情而不亂心。
? ? ? ? 再聽其聲,鶯啼燕囀,柔細繞梁,直入肺腑,擾動丹田,如何不似往日,聞之如鐘磬,感之如悲聲。
? ? ? ? 睨視彩衣居士左擁右抱,其樂正融,以往維摩詰佛也如是之,如何今日見之情欲涌動,難以把持,不似往日,云照無波,月映無痕?
? ? ? ? 羅華子只覺心底青蓮霍然綻滿心池,蓮動心水,心水漸濁,但見蓮姿搖曳,本蓮迷失。恍惚間,忽聞一縷香氣襲來,羅華子感覺是那敬酒女子已依在懷中,低頭但見少女明眸如醉,眼波流動,皓齒櫻唇,微露丁香,一吻之下,只覺身心俱柔,意馬心猿,更覺得此女身上香氣竟和彩衣居士身上香氣一樣,心念方動間,心池蓮花卻此謝彼綻,紛亂至極,池水激蕩,竟無一刻平波。
? ? ? ? 觸手溫涼,正意亂之際,彩衣居士忽然將羅華子拉開,懷中少女一驚而起,羅華子見少女鳳眼迷離,嬌喘細細,衣衫凌亂,青絲如瀑,心中此時情欲未平,竟然說不出話來,彩衣居士匆匆拉著羅華子出了醉佛樓,登臨云嶺,嶺上清風一掠,羅華子方才漸漸清醒,連叫慚愧,萬分感謝彩衣居士及時提點,不然墮入欲劫,破此蓮身,誤已清修,又污佛門。只是細細回想適才情境,觸手溫滑,心如鹿撞,情思如醉,通體皆酥,此種滋味,前所未有,一時心生恐懼一時又略有向往,如此患得患失,讓他不明所以,煩亂難靜。
? ? ? ? 他又怎知,往日和維摩詰相入紅塵,都有維摩詰佛力加持守護,如今一人,定力不夠,彩衣居士又非佛門中人,略加推動,面對紅塵,自然易入情網。
? ? ? ? 羅華子面對莫名心境,不由緊緊握住彩衣居士雙手,在他心中,已將彩衣居士當作維摩詰,當成他心里的依托,以求心定。
? ? ? ? “侍者,你不知道我也是女子吧?”彩衣居士看著羅華子,眼睛流露出愛憐之情,羅華子一愣,瞬間,彩衣居士顯現本身,墨色裙袂隨風飄蕩,青絲如云漫卷漫舒,羅華子不禁驚呆,著著彩衣居士轉瞬成一絕代佳人,較之方才少女,明眸更媚,風流更甚,氣韻更濃,誘人更深,一時茫然而不知所措。
? ? ? ? “侍者應明白了吧,我身上香氣,非是俗香,而是女香。”
? ? ? ? “女香?”羅華子看著彩衣雙眸中憐惜之情,忽然心中靈光閃動,剎時感悟,“你是那堂燕?”
? ? ? ? “是的,我就是那只謝家堂燕。”見羅華子竟然記得,彩衣居士不由滿心歡喜,伸手握住羅華子的手,行走在云嶺,“那時與你有一飲之緣,所以今時與你紅塵相伴一段,只是今日我們緣盡,自當分別。”說到這里,燕娘輕輕抽回素手,慢慢轉身,羅華子卻一把挽回,將燕娘緊緊摟在懷中,此時在他心中,已分不清眼前人是維摩詰還是堂燕還是彩衣居士,只感覺只要緊緊摟住燕娘,心,才有所依托。
? ? ? ? 心底蓮花霍然齊發……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