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解除價格管制,窮人怎么辦?
一、桑德爾的質疑
哈佛大學道德哲學家邁克.桑德爾的演講視頻《公正》很火,還有一本書《錢不能買什么》也很有名。他認為市場應該有“倫理邊界”,要講道德,要追求公平,不能什么都用錢來決定。
二、對桑德爾的反駁#
1. 桑德爾的個人消費,主要不是靠公正的排隊獲得配給,而是靠金錢夠買。
2. 桑德爾只提出問題,卻不給答案。
他只是不斷質問“這個用錢買道德嗎?”,那么如果不用錢來決定,誰該得到稀缺資源?如何得到?必然要有其他的競爭標準來解決,但這些標準未必就更公平。
三、如何幫助窮人
經濟學家的共識:幫助窮人的最好辦法是以金錢方式給窮人補貼,并讓市場發揮作用,而不是直接干預商品價格。
經濟學家相信:給窮人錢比給窮人實物更有幫助。
但政府總是不給窮人錢,而給實物,或者實行各種價格管制,原因是:
- 政府沒那么多錢,價格管制不需要自己掏錢,只要一紙命令。
- 政府有父愛主義,不相信窮人懂得如何花錢。
- 實物補貼,政府可以優惠那些跟自己有關聯的商人,政府可以尋租。
四、補貼到底給了誰
- 以實物方式,補貼那些商品的提供者
例如政府把錢補貼給公交公司,政府是公交公司唯一需要討好的對象,只要公關政府,讓政府滿意,不需討好乘客,所以很多城市的公交線路多年不變。
- 以貨幣方式,直接補貼給受益者。
例如政府把補貼公交系統的錢直接給乘客,公交系統就要討好每一位乘客,重新科學規劃公交路線。
五、弗里德曼的教育券建議
政府補貼教育的方式:
- 把錢交給學校——這是政府通常的做法,學校只要討好教育管理部門
-
把錢交給家長——弗里德曼的教育券建議
政府向家長發放教育券,家長根據教學質量自由選擇學校,以教育券支付給學校,學校向政府兌換教育經費。教學質量好的學校能吸引到更多學生,獲得更多教育券。
由于美國工會強大力量的抵抗,至今未能實施。
類似的例子還有:大學的食堂,由補貼給餐廳,變為直接補貼給學生。
課堂小結
政府在實物補貼與貨幣補貼之間的權衡:實物補貼實施起來更容易,更能滿足政府的父愛主義精神,更可能照顧親近政府的供應商;但貨幣補貼浪費最小,效率和自由度更高,更能真正幫助窮人。
課后思考
你贊成把學生的住宿費直接交給學生,然后由市場提供宿舍,學校不再負責嗎?
——我贊成。
道理跟上面說的學校食堂一樣,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花錢更少。但政府之所以不敢這么做,可能擔心安全問題。其實這是多慮了,現在連打仗都有職業雇傭兵,安保工作也有職業保安公司,學校的宿舍當然也可以用市場化的手段來解決宿舍供給、管理、安全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