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知道有《蕭紅》,卻先看了《黃金時代》。我想說些我的看法,先看《黃金時代》的原因是因為同學的推薦,而一直沒有看《蕭紅》的原因是時間與精力,畢竟不是什么時候你都可以靜下心看文藝片,而大多數(shù)時間的我選擇商業(yè)片來取樂。
首先說明我并不認為這兩部電影很爛也不是很好,若是放在文藝片中堪堪中等偏下趨勢,所以我不會拿一部商業(yè)片的要求來約束它。
? ? ? ?這兩部電影的通病在于太過注重蕭紅先生個人的感情生活,蕭紅先生去世前曾與駱賓基說過在她死后她的緋聞卻會持續(xù)為人所關注.就片名和拍片的目的來看似乎《蕭紅》錯的更為離譜些,作為一部為紀念蕭紅誕辰百年以一位偉大的文學家的情感生活為出發(fā)點的片子,又怎么能夠表達她的一生呢,即使描寫的是女人蕭紅卻也忘了生活不只有愛情還有理想和風浪。
? ? ? ?而之前廣受好評的《黃金時代》,在我看完之后卻覺得值得詬病之處更多了。片名原為《穿過愛情的漫長旅程》,后更名為《黃金時代》,后更片名是源自蕭紅寫給蕭軍信中的一句話:“這不正是我的黃金時代嗎?”而同樣作為重于描寫感情部分的電影,似乎原片名比《黃金時代》更加適合本片。我想蕭紅不曾經(jīng)歷過她的黃金時代,煙云與愁苦籠罩了那樣一個時代,女子不僅是謀情謀愛更多是謀生的時代,我不知在那片烽火狼煙中蕭紅先生是否曾經(jīng)為了謀生而出賣自己的身體但我知知道她死的那天她一生最恨的就是自己是個女子,曾經(jīng)她認為的黃金時代不過是場錯覺隨愛情的背叛離去也都散了。(下面是騰訊視頻評論區(qū)的一個人的觀點,也很好的表達了我的看法)
? ? ? ?仔細琢磨下來便覺得這兩部電影更讓我生氣。《蕭紅》氣在他人對蕭紅先生的單薄理解,而《黃金時代》更是氣他對作品的生搬硬套。而在那情愛故事之后讓我更氣的是蕭紅這樣一個試圖反抗男權卻一生依附男子的女人,氣憤之余也多了點心酸。
? ? ? ?不談感受就單談制作吧。我并不太了解其中部分只想談其三編劇和導演,演員,場景和服裝。
? ? ? ?編劇和導演是最值得罵的部分。《蕭紅》的編劇還算中規(guī)中矩沒有什么新意,但其中有些臺詞想讓人撲街不過具體自己看片理解,導演是著名的文藝片導演只能說不是他的精良之作我不太懂這一行不敢妄加評論。《黃金時代》我想應該換一個名叫《腦殘粉對他的偶像展示深深的愛與了解的時刻》無論是弟弟的黑眼睛還是肉丸湯一切的炫衷心的時刻被導演用“巧妙”的紀錄片式電影手法強制植入,卻引來了大批圍觀群眾的拍手稱快,對于我來說只不過是一次失敗的炫技,采用紀錄片手法的最大誘惑在于,它能夠提供一個使觀眾身臨現(xiàn)場的緊張氣氛,這非常適合用來拍攝“突發(fā)事件”,但運用到這部電影中來則顯得古怪拖沓慢熱,不去《蕭紅》中規(guī)中矩來的爽快。
? ? ? ?演員不得不說得便是主角蕭紅了,在任何一個搜索網(wǎng)站提問只要不是腦殘粉稍微有點眼力的都會說宋佳的演技好的多。雖然宋佳還算比較年輕的女演員但看她的戲演技絕對沒有那些老戲骨差無論是之間我看過的《懸崖》中與張嘉佳的對手戲還是最近《少帥》中甩文章好幾條街的演技和角色理解。《黃金時代》的開頭中湯唯的臺詞真心讓我覺得尷尬本來對她的影響都給拉低了,而與蕭軍在一起的那一段的湯唯也真是讓人尷尬,如果同時播放這兩部片子,差距真不是一丁半點的。就像知乎上在評論兩人演技的時候曾說過湯唯的蕭紅是劇本中蕭紅,而宋佳的蕭紅則是真真即使上的蕭紅。蕭紅的倔強矛盾疏離孤獨她都有。看之前本覺得湯唯更符合形象看之后覺得宋佳更符合感覺。而在配角方面光從選角來看《蕭紅》就比《黃金時代》差了不止一個檔次馮紹峰,王志文,袁泉,朱亞文,黃軒,個個演技派,有錢就是好。
? ? ? ?而從布景來看《黃金時代》確實有錢,幀幀完美可以當壁紙,雖然有幾個鏡頭的比例角色站位不對例如咖啡館那一場(輕微強迫癥受不了呀)但確實很漂亮,但我覺得從細節(jié)來看《蕭紅》更好一點,就拿蕭紅的頭繩來講吧,蕭紅的頭繩應是紅的魯迅先生說過蕭紅的頭繩應是紅的這樣對比下才好看,蕭紅也確實這樣做了,雖然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刻意而為之,但在紅頭繩出現(xiàn)的那一刻她整個人都鮮亮了起來。《蕭紅》中布景的美美在真實的粗獷之感,就看各人喜歡吧。
總的來說兩部片子我都不喜歡╰_╯。希望有一天能有一部讓我滿意的蕭紅。給個贊吧寫了那么多。推薦一部人物傳記電影《錢學森》大愛(∩_∩)
“她一生追求愛與自由,在這充滿暴力的奴役與欺侮的社會中,從異鄉(xiāng)到異鄉(xiāng),從異鄉(xiāng)到異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