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哥,他的名字叫李笠


李笠:藝術家與藝術市場的南北差異現象 - 騰訊視頻

人物名片

李笠,著名收藏家、藝術品投資、經紀推廣人、“豐華臻傳”藝術機構創始人。中國最具影響力收藏家TOP50排行榜收藏家之一。康有為、郭沫若的書法,國畫大師黃賓虹的畫作,這些藏品目前市場價位均與李笠先生的推動及大量購買有關。

“帽哥”李笠是藝術圈里值得尊重的“行家”,他的自創品牌——“帽哥陪您看預展”,讓拍賣圈里的人敬佩不已。“帽哥陪您看預展”以行家看預展的方式,第一時間分享到互聯網的平臺上,并且獨家與雅昌藝術網合作,僅以雅昌藝術網的平臺分享數量來看,每一篇帽哥陪您看預展的點擊量都超過萬次。

但是李笠不僅僅是在互聯網中活躍,只要是相關的展覽或者是活動,都能在現場看到他的身影,從北京、上海,到山東、廣州等地來回奔波。即便是這樣的強度,也絲毫不影響他在拍賣現場的頻頻出手。

而意料之外的是,“帽哥”李笠2006年進入藝術品投資收藏領域的時候,他還是連黃賓虹是誰都不知道的門外漢,卻僅用短短8年時間建立起收藏體系,躋身中國最具影響力收藏家TOP50之一,這條路很多人走了一輩子都未必能夠達成。

說到他的收藏經,“帽哥”李笠說藝術品投資收藏的“捷徑”,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玩收藏,沒把握的東西無條件放棄,無論誘惑有多大。

李笠2014年藏品系列:潘天壽 《荷塘翠鳥》

原則:那些無所不曉的“能人異士”必須避開

很多企業家,他們想介入收藏卻又不敢,因為害怕“水很深”。這個擔憂李笠當年也有過,所以2005年的時候,他用了一年的時間觀察市場,不了解,不下手。

李笠16歲進入青島百貨總公司工作,25歲時成為該集團最年輕的經理。1992年,李笠下海經商,先后做過娛樂業、房地產、銀行承兌等行業。這些經歷,練就了他謹慎的性格特點。

“談到這個行業,行外很多人都會認為水很深,不過以我的親身經歷來說,只要用心,這個行業還是很規范的。剛進入首先不要輕易相信所謂的老師、專家,先要搞清楚你信任的這個人,他的研究領域是什么。比如徐邦達老先生在世時,在中國古代書畫方面他是絕對的權威,但如果你要購買近現代以及當代作品,去找徐老掌眼,他肯定會回答你:那不是我的研究領域。再比如說,你讓李小可先生去鑒定傅抱石,去找傅二石先生去鑒定李可染,這里面肯定是要出差錯的。”

李笠2014年藏品系列:張大千 《擬石濤山水》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研究領域,這一行沒有一個人能全面掌握所有藝術品以及不同大師的作品風格、特點等。很多做企業非常優秀的精英人士,由于不熟悉藝術品市場領域,不了解怎樣買東西,就跟著一個似乎看起來什么都精通的領路人,買的藝術品都是些次貨、假貨,或者是一些在行內沒什么 名氣的畫家作品。”

“這種領路人為了獲得精英人士的信任,往往都把自己裝扮成對當代、近現代甚至上下五千年都無所不曉的能人異士,而大部分企業家是沒有精力、時間全身心投入到這個行業中去的,只能借助這種領路人繼續走一條錯誤的捷徑。所以選擇人品好、真正懂行的專家,對于任何一個進入藝術品領域的新手都很重要。這也是我這8年來唯一努力做的事情,就是借用老藏家、行家的眼力與經驗,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玩收藏,走一條正確的捷徑。”

為了購買康有為、郭沫若的書法,2007年的時候,李笠專門結識了行內公認的對這兩人書法有研究的專家,“每次出手前我都會聽取他們共同的意見,意見統一我就購買,意見不統一我就放棄。我一直買得很放心。”

時機:錯峰收藏?抓住跌出來的機會

從2006年到2014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經歷了兩波大起大落,不少被2010年遍地黃金亮瞎眼的人,在2010年底或是2011年高位入市,結果虧到一塌糊涂。如今市場深度調節已有幾年,如何抓住跌出來的機會?

“我認為藝術品投資與收藏,一定要充分結合大的經濟環境,由此而掌握什么時間,哪個階段,買或賣哪一位藝術家的作品,這一點很關鍵,特別對于那些以投資為目的的人至關重要。”

2005年,李笠用一年的時間觀察市場,幸運地避開了藝術品井噴期。2006年出手的時候,市場進入了調整期,當時他購買了很多何家英、范曾、史國良、賈又福、黃永玉等人的作品,當時每平尺的價格也就1萬到5萬元左右。

到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席卷而來,5月份國內又發生了汶川大地震,藝術品市場與整個經濟形勢一樣一片蕭條,所有藝術品價格都大幅回落。但初生牛犢不怕虎,李笠啟動了在拍賣市場上瘋狂掃貨的節奏。

李笠2014年藏品系列:黃胄 《馴馬圖》

“當時我購買的都是那些流傳有序、經權威著錄出版的藝術品,都是專家一致認為‘大開門’的東西我才出手。我的許多重要藏品都是那個時期購買的,現在回頭看,還經常后悔有好多重要作品沒有買。”

到了2011年,大量基金、機構熱錢紛紛涌入,許多近現代大師的作品價格都翻了好幾倍。“當時我因為之前賣錯了一幅黃賓虹的作品而非常后悔,歪打正著沒有跟著追漲。”

“2005年、2011年都是最適合出手的時候,要是那時買入,短期內想有所回報我認為是不太可能的,一般來說,高潮過后接下來都是調整期。當然,大師具有特別意義的精品除外,被市場嚴重低估的大師作品也不包括在內,以長期收藏為宗旨的買家更是另當別論,因為好的藝術品再貴也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所以如何把握好最佳時機購買,才是真正需要做足的功課。

“經歷過2008年的市場蕭條后,這些年我一直都在后悔,當時為何不多買一些好的作品,一直都處于假如時光能倒流的感嘆之中。所以當我感覺到 2012年市場又出現調整時,仿佛時光真又回到2008年。最明顯的是傅抱石、李可染、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等人的作品,2011年的時候瘋狂漲價,到 2012年大幅回落。所以我在購買黃賓虹精品的同時,大量買入了這些大師的作品。”

教訓:賣錯黃賓虹重要作品

很多收藏家很避諱賣東西,認為“只進不出”才是真正的藏家,但李笠說:“賣東西才是檢驗收藏的最好辦法,而且還能享受收藏的樂趣。”比如傅抱石的《二湘圖》,2008年春買入時花了208萬元,2011年春他轉手賣了1006.25萬元;弘一法師的《八言聯》,2008年春買入時花了41.44 萬元,2013年秋轉手賣了270萬元。

但他也有賣錯東西的時候,最心疼的當屬黃賓虹《晴巒翠嶂圖》,2008年春買入的時候花了201萬元,2011年春轉手賣了897萬元。3年時 間以4倍的價格賣出,當他還沉浸在賺錢的喜悅中時,幾乎所有的藏家朋友都把他罵了個狗血噴頭,那可是一代巨匠黃賓虹非常重要的作品,想要再買回來將來可能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

黃賓虹作品《晴巒翠嶂圖》

痛定思痛,李笠開始關注研究黃賓虹,了解了他的藝術成就,而在2007年以前,他連黃賓虹是誰都不知道。到2011年秋拍結束,短短半年的時間,李笠一口氣買入了40多件黃賓虹的精品,幾乎把當年國內拍賣市場上出現的黃賓虹精品都收入囊中,當中有很多就是黃賓虹具有代表意義的重要作品。

心得:查找資料尤其重要

“提前做足功課,查找資料對于購買作品尤其重要。”李笠表示。比如說林風眠的作品《小薇》,當時拍賣圖錄中對這幅作品的介紹是:呂蒙先生(原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社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秘書長及林風眠研究會首屆會長)和黃準女士(著名作曲家)舊藏,作品出版在《開拓探索——呂蒙畫集》第24頁,作品中的人物就是以呂蒙女兒小薇為原型。

李笠藏品:林風眠《小薇》

“聽說我想購買這幅作品,許多行家提醒我說這幅畫有問題,勸我不要買。以我小心謹慎的性格來說,平常出現這種事情我肯定是要放棄購買的,但我后來發現,大家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市場上曾經出現過這幅畫的仿制品。于是我們的團隊查找了大量的資料,發現在1979年出版的呂蒙訪談錄中,背景就是這張 《小薇》。后來又查到,黃準女士在自己家中的一張生活照,也是以此畫為背景的。最后我堅持購買了這幅作品,還邀請那些提醒我不要購買的行家們來看畫,一看原畫,大家一致認為這幅《小薇》就是林風眠先生為數不多的真跡。”

觀點:收藏從邊緣化到大眾普及需引導

在李笠的個人收藏經驗中,面臨了一個“邊緣化”的問題,這樣的一個問題也是進入收藏和拍賣的老買家和藏家所難以克服的“心理問題”。

“2007年買康有為和郭沫若的作品,和現在的市場價格相比較,早已經是不可同日而語了,現在的價格我已經不能接受了,我覺得太貴了,我相信任何一個經歷過當時市場的藏家都會有這樣的心理,感覺買不動了,實際上我們知道以后這些人的作品只會越來越貴,但是作為老藏家來講,已經難以出手競爭了”,在對于老藏家普遍存在的這種“心理”問題中,李笠指出這就是老藏家被越來越邊緣化的原因。

“就以我的藏品為例,徐悲鴻的這件《七喜圖》,是我當時在保利拍賣中以三千多萬元的價格買到的,除了這件作品,我也有徐悲鴻很多別的重要的作品,但是唯獨我沒有徐悲鴻創作的馬的作品,毫不避諱的講,我從2007年進入這個行業中,我就一直希望能擁有一匹徐悲鴻的戰馬,但是一直未能如愿,恰恰是因為我在這個過程中,感覺到作品越來越貴了,每當我在參與競拍的時候,特別是到了最后幾口的競爭時,我的團隊就會告訴我不要舉了,太貴了,到了2008年的時候,可能已經達到了200萬元的價格,我買不下來了,2009年的時候,已經到了380萬的價格了,2010年的時候有可能到了500萬元的價格,那個時候我可能會花錢買一張接近過億元的傅抱石等人的作品,但是就是過不了心里的坎兒,對于徐悲鴻的馬,我是一步追不上,步步追不上,所以直到現在我還是沒有擁有一張徐悲鴻的馬。”

李笠藏品:徐悲鴻 《七喜圖》

在李笠所表述的故事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早期藏家的影子,而這并不是只能靠著藏家個人的覺悟就可以過去的坎兒。也正是在這樣的“心理陰影”中,李笠敏銳的看到,今天的藝術品市場缺少的不是錢,老藏家和買家手中的錢不少,但是由于有這種“心理陰影”存在,導致了市場中的活躍度不高,這個時候需要引入的是拍場新人。

“我突然醒悟到,我是不是要成立一個具有公信力的機構,來吸引更多的像我一樣的企業,包括在2014年市場調整的時候,行業內的所有人都說這個市場太缺錢了,在我看來并不是缺錢,缺的是新人進來,可以說是這幾年以來,正是因為圈內所有的行家看到市場調整的情況下,大家都沒有信心了,這樣就不可能影響圈外的企業家進入市場,甚至還會給這些即將進來的人帶來負面的影響”,這正是李笠為什么要來北京成立豐華臻傳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的原因所在。而決定要做帽哥帶你(陪你)看預展,也是出于這樣的一個想法。

對于李笠而言,他自己進入到收藏圈子依靠的是資深藏家朋友的幫助,而對于想要進入圈子的人來講,李笠十分明確的知道他們最需要的是什么,不僅僅是專業的鑒定,更加需要的是一個具有公信力的人或者是機構的指引。“其實包括我自己也是,現在你們在微信上看到的很多的藏家朋友,也都是通過帽哥陪你看預展這個品牌知道我的,和我有所接觸的”。

在李笠的書桌上,放著拍賣的圖錄資料,幾乎每一個重要的書畫專場中的拍品,李笠都做了批注,包括曾經上拍經歷,遞藏、出版等重要信息,帽哥陪你看預展正是在這樣點點滴滴的資料中,以及李笠本人的收藏的行家經驗中得出來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藝術品投資收藏站在巨人肩上 林風眠作品《小薇》 中國的藝術品市場深度調整已有三年的時間,如何抓住跌出來的機會?誰是...
    靜篤齋閱讀 2,386評論 0 0
  • 推動保利十年近現代書畫的關鍵人物系列介紹 “帽哥”李笠 李笠先生祖籍山東現居北京,著名書畫收藏家、藝術品經紀推廣人...
    靜篤齋閱讀 1,697評論 0 0
  • 與帽哥李笠“面對面” 編者按:藝術領域廣袤無垠,藝術品行業中更是鑒藏高手如云,而“帽哥”李笠緣何備受諸多業界同仁與...
    靜篤齋閱讀 622評論 0 0
  • 有沒有一個肩膀,可以依靠一輩子都有安全感。有沒有一場擁抱,緊緊的讓兩個人再也不分開。有沒有一雙手,握住了就不輕易放...
    白樂隨心閱讀 152評論 0 0
  • 很多人都在問,自媒體怎么做?小白該如何下手?文筆不好的人可以做嗎?今天就來寫一篇關于新手怎么做自媒體賺錢的文章,希...
    走千里單騎閱讀 346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