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03-王俊波
《團圓》,文:余麗瓊,圖:朱成梁,明天出版社出版。
繪本簡介:
? ? ? ? 這是一本充滿了中國元素的繪本,在春節的背景下,講述了在外面蓋房子的爸爸,一年只能回一次家,那就是過年,許久未見到爸爸的“我”從初見爸爸時的陌生,再到漸漸熟悉,度過歡樂幸福的時光,再到春節過后的傷感離別,下一次的期盼。文章中由一枚好運硬幣作為線索:父親有意喂“我”吃那個包了好運硬幣的湯圓,而“我”又將這枚自己非常在乎的硬幣送給出遠門的爸爸:“這個給你,下次回來,我們還把它包在湯圓里哦。”每次讀到這里我便不由自主的哽咽,一枚硬幣,寄托了多少牽掛,又傳遞了多少無言的祝福!
暖場導入:
我:Owen你喜歡過年嗎?Owen:喜歡!我:那我們一起回憶一下,過年的時候我們都要做些什么?有什么習俗呢?Owen:吃餃子,放煙花,貼福字,還有說新年好,收紅包。我:哇!真棒,過年有這么多好玩的事啊,那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叫毛毛的小女孩家過年又有哪些不一樣的習俗呢?
繪本講讀:
? ? ? ? 當我說出書名的時候,Owen問:“媽媽,團圓是什么意思?”“那你可以先告訴我在這幅畫上都看到了什么呢?”Owen說:“有爸爸媽媽和寶寶,摟在一起睡覺”“嗯!對啦,團圓呀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翻開環襯,引導孩子注意到這個碎花花色正是小女孩家的被子顏色。翻開扉頁,看到一個日歷,上面寫著除夕。“媽媽,什么是除夕?”“除夕就是年,過了除夕就是過年。”? 爸爸在外面蓋大房子。他每年只回一次家,那就是過年。今天,我和媽媽都起的特別早,因為-----(我特意拉長聲,讓他猜猜因為什么)爸爸回家了。一副大跨頁把水鄉小鎮刻畫的淋漓盡致,家門前的小河,河里游泳的鴨子,劃船飄在水面上賣雜貨的老爺爺。中式房檐上掛著一串串紅紅的大燈籠。,賣玩具的小推車,鄰家的小黃狗。媽媽和爸爸一邊聊天一邊朝家門口走過來,毛毛探出頭來望著爸爸。(引導孩子說出所看到的景象)
? ? ? ? 我遠遠地看著爸爸不肯走近。爸爸走過來,一把抱起我,用胡子扎我的臉。“媽媽......”我嚇得大哭起來。(Owen說因為爸爸把她扎疼了所以哭了)“看我給你買了什么!”爸爸趕緊去掏他的大皮箱。哦,好漂亮的帽子!媽媽也換上了爸爸買的新棉襖。
? ? ? ? 吃過午飯,爸爸對我說:“走,剪頭去,剪了頭,明年就會順順當當的。”我坐在椅子上等爸爸,呀!鏡子里的爸爸越來越像以前的爸爸了。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在大門口貼春聯,媽媽端著鍋準備做飯。遠處挨家挨戶掛起了大紅燈籠,放著煙花,近處的大樹上掛滿了彩燈,一副喜氣洋洋。
? ? ? ? 包湯圓咯!爸爸把一枚硬幣包在湯圓里:“誰吃到它,誰就會交好運哦”(引導孩子說說湯圓的味道,形狀,吃過什么口味的)第二天爸爸喂我吃到了好運硬幣的湯圓,小心翼翼的收到兜里,一家人去拜年啦!毛毛遇到了向她炫耀大紅包的大春,毛毛說:“這有什么稀奇,我有好運硬幣”
? ? ? ? 大年初三,毛毛和朋友們在院子里打雪仗,突然發現硬幣不見了,大學茫茫,硬幣那么小,怎么找都沒找到,毛毛大哭起來。爸爸給了一枚新的硬幣可是毛毛不要。(讓孩子說說毛毛為什么不要)劇情急轉直下,到了晚上發現硬幣只是一時在口袋里沒摸著,硬幣找到了,“我”睡得特別香。
? ? ? ? 大年初四,爸爸今天要走了,他走到我身邊,蹲下來用力抱住我。在我耳邊輕聲的說:“下次回來,爸爸給你帶一個洋娃娃,好不好?”“不”我拼命的搖頭,“我要把這個給你......” 我把那枚撰了很久的暖暖的硬幣放到爸爸的手心里:“這個給你,下次回來,我們還把它包在湯圓里哦。”爸爸沒說話,他用力點點頭,摟著我不松手。
? ? ? ? 文章的封底,引導孩子說說都是什么,猜猜是誰的東西,Owen猜到是爸爸的東西,因為有蓋房子要帶的安全帽,眼尖的小朋友會發現全家福旁邊的小瓶子里放著的正是毛毛給爸爸的好運硬幣。一枚小小的硬幣寄托著父女之間的祝福,牽掛,期盼與憧憬。
團聚,分別,再團聚,再分別,大大小小的團聚和分別構成了我們的人生。----朱成梁
延伸拓展:
1.引導孩子回憶一下毛毛家過年的習俗有哪些:掛燈籠,理發,穿新衣,放鞭炮,貼春聯,包湯圓,放爆竹,拜年,舞龍燈,說說南北方過年的習俗差異。
2.與孩子親自動手包湯圓,讓孩子了解包湯圓的過程與步驟,體會毛毛和爸爸包湯圓時的喜悅。
3.讓孩子說說與爸爸之間的趣事,體會父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