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個文章就是想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又可以練練打字,還可以分享給大家。
這本書的名字,《大師們的寫作課:好文筆讀出來》,若是單看副標題,不免覺得乏味,因為市面上這種一看題目就覺得內(nèi)容空洞乏味的教人寫作的書數(shù)不勝數(shù),但是他的主標題還是吸引了我,昨天剛剛看完了《巨嬰國》這本書,書頁不多但看完想寫點什么頓時覺得內(nèi)容量太大,自己完全總結不了,只覺得大腦一片空白,所以就想著先接觸一本寫作的書,這樣或與我就可以寫出自己腦海中真正所思考的了暫時不說《巨嬰國》,先看看這本寫作書。
這本書其實在文題也采取了一些手段,不然也吸引不了我啦哈哈哈,這本書真正的內(nèi)容其實就是“現(xiàn)當代經(jīng)典文學片段賞析”,在以前的話我肯定就不想看了,但是作者寫的真的挺吸引人的,他把每種寫作運用的方法解釋的非常到位,這本書我只花了三個多小時就看完了,但是自認為它的內(nèi)容需要我花更多的時間去品析,作者在書中取了很多例子,很多需要我自己再花時間反復揣摩的文章書籍,真羨慕像作者這樣可以閱讀這么多的書,但是羨慕別人,不如讓別人來羨慕自己不是嘛,fighting,堅持讀書。
在讀了這本書之后發(fā)現(xiàn)很多書籍可能自己只是閱讀了故事,真正需要閱讀的更深的內(nèi)容。
言歸正傳,寫作呢,需要四有,有趣,有用,有料,有力。
我自己的理解是:有趣和有料,這種東西就是讓自己的作品充滿故事性,真實性,很多對于同樣一個事物的描寫,真正有仔細觀察過的,或者是對話,真實很能打動人并吸引人,若只是空洞的描寫虛構肯定不會帶來強烈的沖擊。還有就是自己的功底,有料你得有故事,不論是真實發(fā)生的,還是從其他大家那里,閱讀來談話借鑒來的,都是很能夠填充自己作品的飽滿度。讀書真的是最快速高效的方法了,很多詞語語句的運用,可能你第一次見有人這么運用,下一次可能就是你自己運用出了更高的境界。
加強這些方面還是讀書啊哈哈哈,好好的讀書感想被我寫成了推廣讀書。書也有很多內(nèi)容,干活類的文章雖無聊但也是很多人總結出的經(jīng)驗,讀書得涉獵廣,不然讀書有什么意義呢,各種不同內(nèi)容的書籍加上不同的作者的解析加上讀者的思想變化,這些情感思想在一起摩擦揉合最終肯定受益匪淺。看書的時候肯定用接受的態(tài)度去讀,再慢慢得到自己的想法,其實也是尋找自我的過程。
文中也用了這樣的一句話,觀世音菩薩,直接引用好了,觀是觀察生活,世是明白世故人情,音是講究音韻,菩薩是要有救苦救難關愛眾生的菩薩心腸。個人自行體會好了,因為個人的能力也還有有限,文中可能有些措辭不好,銜接不太正常的地方,或者與讀者你們有相悖的地方也請多多體諒,第一次寫這樣的文章,現(xiàn)在覺得身心愉悅,就是時間過得太快了。
希望閱讀者有受益的地方,有什么建議盡管提出,虛心接受,這樣我也才能成長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