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上午看央視九套,《記錄》欄目里,播放的是《火烈鳥的傳說》,其中有幾個片段,讓人心中凄然,轉而又釋然。
央視以前購買了《動物世界》的版權,經常播放動物世界的恩怨與情仇,動物世界的獵殺與繁衍,動物世界的生命與活力。
我很喜歡看這個節目。現在想來,其實動物世界里體現的是這個世界的“第一原理”,萬物各安其道,各司其職,各有各的喜樂悲愁。
現在央視好像沒有動物世界這個欄目了。類似的是《記錄》欄目,好像是央視作為制片人,還請了很多國外的技術人員錄制的,很強悍,很精彩,幾與原來的《動物世界》媲美。
二
上午看《火烈鳥的傳說》,先是黯然神傷,再看,又漸漸釋懷。
在火烈鳥隊伍里,經常有小火烈鳥腿上沾滿了鹽塊,導致它慢慢掉隊。但大的隊伍要前進,這是大隊伍的宿命,大隊伍甚至它的父母,只好把小火烈鳥留下,這也是它們的宿命。因為它們無法因為這一個小火烈鳥而停下自己隊伍所有鳥的腳步。
這就是大自然的殘酷。每個火烈鳥都有每個鳥的生活,是它自己選擇了它的狀態,也可能是自然環境強加給了它這種狀態,但沒辦法,即使它有想跟上大隊伍的愿望,即使大隊伍也有想帶她它一起走的愿望,也沒辦法做到。因為如果因為一只或幾只掉隊的小火烈鳥,而放棄起飛奔向遠方,毀掉的將是整個火烈鳥種群。所以它們必須做出選擇,它們必須遠飛,而將小火烈鳥留給它自己。大自然就是這么殘酷
腳上、腿上沾滿了鹽塊的小火烈鳥,沒法改變自己的遭遇。它沒有過錯,它的父母也沒有過錯,火烈鳥隊伍也沒有過錯。但是,大隊伍要遠去,而這只小火烈鳥無法跟上隊伍。
倒在地上的小火烈鳥,倔強地一次次從地上掙扎起來,一次次負重奔跑,又一次次地摔倒在地。每一次倒在地上到爬起來的時間,耗費得越來越長,直到最后,它再也無力爬起來……
還有很多雛鳥,比其他的大群火烈鳥晚長出羽毛,這導致它無法跟隨大隊伍一起飛翔,或者無法躲避天敵。大隊伍也無法去保護它們。
三
再往下看,大群大群的火烈鳥經過了層層考驗,終于磨練了翅膀,終于有了謀生的技能,也終于有了遠航的力量。
它們選擇做了火烈鳥,它就要遵從火烈鳥的生活,就要遵守火烈鳥世界的規則。呼喚它們的是藍天,是遠方,呼喚它們遠航的風。按時起飛,飛往另一個棲息地,是它們的宿命。
它選擇了做火烈鳥,也就沒有辦法再去做鷹隼,也沒法做其他動物。
其實想想,即使做了其他物種,也是一樣,也是一樣無法擺脫那個物種的宿命。
我記得以前玩的一個游戲,規則是,老虎吃雞,雞吃蟲,蟲咬棒子,棒子打虎,永遠是這么相生相克,永遠是這么殘酷無情。誰也沒辦法做永遠的國王,沒有辦法做無可戰勝的物種。
四
即使是造物主,也沒法照顧到所有的生物和平相處。而萬物之間相處的方式,萬物生存的方式,萬物作為個體時的努力與奮斗、失敗與成功,悲傷與喜悅,每一次的生命力的迸發與升華,才是打動我們的力量,才是我們奮然前行的動力。
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宿命,我們也有自己的宿命。我們的目標是遠方,我們的宿命是行走。如果因為我們目標之外的事情而駐足,貌似我們照顧了一些眼前,但我們將會模糊我們的目標,我們會在行走的過程中阻力重重,我們會辜負更多,辜負更多的人,辜負我們自己,辜負我們自己的夢想,辜負我們的目標。
所以我們不能自己給自己背包袱,我們不會、也不能替別人背包袱。
五
萬物自有其理。
我們要做的,就是認清它的“理”,發揮自己最大的創造性與主動性,去追求遠方的目標。而不能被任何有可能阻礙我們走向遠方、實現目標的因素停下我們的腳步。
(今天起,閉關結束,開始日更^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