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心理學》
關于作者
基思·斯坦諾維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人類發展與應用心理學教授,曾擔任加拿大應用認知科學首席科學家。2012年,他榮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桑代克終身成就獎。
關于本書
本書首版于1983年,30多年來一直被奉為心理學入門的經典之作,被全球300多所教育機構采用。在本書中,心理學大師基思·斯坦諾維奇將教你站在批判性思維的角度、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心理學,徹底走出偽心理學的誤區。
核心內容
一、什么是科學心理學;
二、如何識別偽心理學;
三、大眾對科學心理學的困惑。
一、什么是科學心理學
大眾心目中的心理學
(1)當今的大眾媒體會把色彩、星座、催眠、讀心以及一些超自然現象歸入到心理學范疇,這些都不是心理學。
(2)弗洛伊德對于現代心理學的重要性被無限地夸大了,他的調查方法完全不能代表現代心理學家是如何進行研究的。真正的心理學
(1)科學心理學,是引用了科學研究方法來研究心理和行為的一門學科。
(2)心理學家不是本質主義者,而是操作主義者。要研究一個心理學現象,他們必須對這個心理現象進行可操作性的定義。比如焦慮這個詞,心理學家會用問卷調查、生理指標等可測量的操作來進行定義。科學心理學的三個特點
(1)研究可被解決、觀測的問題;
(2)引入了系統的實證主義;
(3)產生可被傳播、證偽的公共知識。
二、如何識別偽心理學
偽心理學的兩大類商品
(1)包裝成心理學的偽科學書籍,比如宣傳心靈感應、意念移物、輪回轉世等。
(2)所謂的心理自助類讀物,比如聲稱能幫你快速減肥、快速結識女朋友等。偽心理學不容易被大眾識別的伎倆
(1)不可證偽性,研究者提出的所謂的理論是根本無法證明真偽的。
【案例】美國人類潛能研究所所長自圓其說的理論,是不可證偽的。
(2)個案研究造成安慰劑效應。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個案、個例的研究不能作為充分的證據。
【案例1】美國魔術師詹姆斯·蘭迪,在廣播節目的活動中揭發偽科學理論。
【案例2】詹姆斯·蘭迪親身證明,隨口編造一件事都會找到無數的見證者。
(3)不能成為公眾知識,別人無法重復驗證。比如所謂的超能力,一旦科學家用科學方法進行研究就失靈了。
三、對科學心理學的兩大困惑
研究貌似和生活無關
科學研究分為應用研究和基礎研究,大部分心理學實驗是基礎研究而不是應用研究。基礎研究的價值在于,一個基本理論只有被反復確認無誤之后,才能真正作為可靠的理論武器廣泛應用。
【案例】“巴甫洛夫的狗”的實驗得出的條件反射理論,在日后成為很多心理疾病治療方法的重要基礎。結論與日常觀察沖突
心理學研究的結論是概率性的,樣本越大,結論越準確。想要理解科學心理學,就要懂得用統計概率思維來認識心理學的結論。
金句:
- 科學心理學,是引用了科學研究方法來研究心理和行為的一門學科。
- 心理學家不是本質主義者,而是操作主義者。
- 科學心理學具有可證偽性,一個理論不能被證偽就不符合科學的要求。
- 一個基本的理論只有被反復確認無誤之后,才能真正作為可靠的理論武器廣泛應用。
- 心理學研究的結論是概率式的,想要理解科學心理學,就要懂得用統計概率思維來認識心理學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