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開心麻花,始于沈騰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郝建,進一步感受到它的魅力是因為去年的一部電影《夏洛特煩惱》,這部電影,看的時候哈哈大笑,看著看著就流下淚來,夏洛特的成長經歷,映射出了現實社會中人們的欲望與掙扎、虛偽與真誠、堅持與放棄。而今年的開心麻花作品《驢得水》,則給我們講了一個大大的笑話,剛開始看,你會覺得無厘頭,然后覺得揪心,接著是震撼,最后是低下頭的沉思。
《驢得水》講的是一個偏遠的山區小學,吃水困難,學校使用一頭驢來拉水,但費用沒有地方出,于是就將這頭拉水的驢上報為一名老師,名為“呂得水”,這天,上級的特派員要來視察學校,為了瞞天過海,學校的校長孫恒海,以及其他三位老師找到一名銅匠來假冒”呂得水“,由此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欺騙鬧劇。
校長孫恒海:為了美好的目的去做錯誤的事,終將走入歧途。
孫校長可以說是為了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甘愿犧牲,但是他的一句口頭禪”做大事,不拘小節“讓他屢屢在底線面前退讓,當得知調查員要來調查時,老師們想直接坦白,但是他壓著不讓,覺得這樣會白白損失一份工資,這份工資還可以用來多招收幾個學生,給他們提供獎學金,殊不知,這種欺騙獲得的錢財怎能用于教育?當一曼要用美色”睡服“鐵匠的時候,他表示,她自己愿意的,有什么辦法,眼睜睜看著一曼走入歧途;當得知呂得水老師從法國獲得的是10萬法郎,而不是3萬法郎的時候,他沒有找特派員要個說法,而是認為有3萬就可以了;當銅匠要羞辱一曼的時候,他雖然不忍,但仍然沒有反抗,這種看似老好人的校長,實則是一個不斷將底線降低,為了一個自己認為”美好的事情“,而做了更多錯事的人。
教師張一曼:任何以貞潔為條件的交易,都注定是一場悲劇。
作為女人,一曼無疑是放蕩的,但是她的可貴之處在于單純,當裴魁山表示要娶她的時候,她覺得自己配不上他,不想影響到她,而拒絕了,當校長需要銅匠去假冒”呂得水“,她用自己的貞潔去”睡服“了銅匠;當被銅匠羞辱后,她則瘋了。她注定是個悲劇人物。男人和女人終究是不同的,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教師周鐵男:看清了生活面目之后,依然熱愛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這個憤青老師,一直以來都是血氣方剛,正義、勇敢、敢愛敢恨,但是當特派員對著他的腦門開了一槍之后,他摸著子彈從頭皮穿過留下的血跡,一瞬間變成了特派員的走狗,慫了起來。這多像現實生活中經受多重磨難的人,也許在某一次的重大打擊之后,就徹底淪陷了,能堅持下來,在人情生活的本來面目之后,依然熱愛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教師裴魁山:女人在男人心中的位置有多少?
這個發現一曼可愛,想要娶她的人,在看到一曼與銅匠不堪一幕之后,苦悶了兩天之后,選擇了報復,他辱罵一曼,妄圖把她打入谷底,由愛生恨,愛有多少,恨就有多深。他終究是個實現實的人,關心分錢的多少,關心自己的利益,似乎心地堅硬了很多,成熟了不少,實則走入了反面,人性陰暗的一面因為一曼的不順從而被激發了出來。
銅匠:書,要么多讀些,要么,千萬別讀。
整個電影中最具鮮明個性的一個,從原始的青澀,到最后的殘忍、貪婪,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個人如果沒有得到足夠的教育,沒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那么外界的物質對于他來講就是一種災難。看了兩本孫校長給的書,就自認為自己成了文化人,殊不知,如果沒有完全明白書中的道理,只是讀了一點所謂的書,這些書一方面破壞了他原有的樸實,另一方面沒有幫他建立一套能夠正確處世的方式方法。他對一曼的折磨,他的貪婪,讓我們進一步看到了人性的丑惡。
孫校長的女兒孫佳:一往無前、永不妥協
這是這部電影中的天使,她雖然個頭小,年齡輕,但是她的堅持與主見,在這個是非不明的世界中顯得尤為珍貴,她堅信:是什么就是什么,隱瞞與欺騙是站不住腳的,人都應該好好面對現實。
銅匠老婆:一些虛偽和偽裝都敵不過她自己的信條,討厭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幾?
這個人物,我認為是這個電影的一個傳奇的亮點,她的初次出現給我留下了極壞的印象:丑陋、粗魯、蠻橫,但是在千鈞一發的時刻,她出現在銅匠與孫佳的婚禮現場,那個時刻,我感覺,她就是上帝,她用了最簡單、最直接也是最可笑的方法將一個層層包裹的謊言揭穿,此刻,她的粗魯與蠻橫恰恰成為了她的優點,她的直接與不裝,挽救了除一曼之外的所有人。
我是一個喜歡喜劇的人,因為不喜歡承受悲劇的東西,在生活中也是帶著過濾鏡生活,多看好的,少看或者不看不好的,但是這部《驢得水》的作品,讓我在質疑、歡笑、震驚之余,多了些對人性的挖掘。我想這部電影并不是想告訴我們;人都是很丑惡的,人性是很陰暗的,不要相信了。而是,他在嬉笑怒罵之后,告訴我們,應該積極地尋求覺醒和救贖,不要像劇中的人物一樣:在”美好愿望“的驅動下,不斷妥協,降低底線,一步步從好人變成惡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