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圣言
教師節聚餐,想起許久未見的老楊,靠在沙發上,思考著去聯系,撥通了電話,語音提示已關機。朋友說,他消失已經半年了,微信群沒一點動靜,短信過去沒人回。
輔導員郁悶說,太沒良心,大學對他那么好,榮譽和助學金都給他了,教師節連聲老師好也沒有。
班長趕忙舉起酒杯圓場說,老楊在越南,實在回不來。
其實,仔細想想,畢業以后,各自分道揚鑣,我們對彼此的了解越來越少,甚至誰在哪上班,干了什么工作,我們都不曾問起。
聚餐結束,我起身回家,班長陪我,地鐵上人潮擁擠,他忽而感傷說,老楊做了他一直想做,但卻沒做的事。
他喜歡旅行,夢想著環游中國,大一開學,其他的生活用品沒買,他先買了一張地圖掛在墻上。等我們宿舍人都到齊的時候,他自信滿滿地說,大學四年,他要游遍祖國的大好河山。
然而很多事情沒有想象的美好,計劃總是惹人無限遐想,但是一旦回歸本質,丑陋的拖延開始張牙舞爪。
四年下來,他沒有踏出學校的大門,最遠的旅行也是學校附近的批發市場。他不停的在宿舍感慨,等我有時間了,有錢了,我一定要去哪哪,一定要怎樣怎樣。
騎行社搞活動川藏行,他說,他買不起自行車,秋天太冷了;同學畢業旅行,坐火車去俄羅斯,他興致滿滿,出發前一天說,火車上不能上網,人生失去興趣,然后四年一覺睡過去,他墻頭的地圖脫落,那些他念叨一萬遍的事情,一輩子也不會再做了。
而老楊呢,默默無聲的,他說放假了想騎自行車回家,然后,放假了,他一個人悄悄的完成了計劃。即使最后,他給我說,保護措施沒做好,大腿拉傷,但是從他臉上的表情,我理解出來的是成就。
之后,他又一個人騎行到了東北,紹興,四川和西藏,畢業了,同學都在找工作,忙的焦頭爛額,他給了自己間隔年,一個人踏上旅程,去了東南亞。
這個世界上,總有人做著他們想做的事,他們努力找到人生的意義,不給夢想找借口,一步一個腳印,不問去路,不問結果,踏實的做到最好。
K是我研究生的同學,我們一起上外教課,課堂上英國來的老師,流利的英語,讓我倆像聽天書。
口語好的同學來的早和外教眉開眼笑的聊天,我和k能躲就躲,生怕外教看見我們,開口say hello。上次運氣不好,外教和我們同時到,教室里沒有其他人,他也許開朗,笑著就走到我們面前說了一句英語。
我和K思索半天,不明白外教的意思,他一臉尷尬,幸虧英語班長來了才解圍。下課后,K說,他要好好學英語,直到和外教能夠流利的聊天。
誰會當真呢?每個人在外面受了一點小刺激,都會一時興起說句決絕的話。可是K認真了。他買了雅思真題,希望通過考證提高自己。
他英語口語爛到家,簡單的fine,都發音不準。然而,很多事情無法解釋,特別是對追求理想的少年。
上網搜各種視頻,去書店買各種書籍,他按照節奏,循序漸進的提升,不懂的地方跑到留學生宿舍樓和他們探討,每周四晚上參加英語角和伙伴對話,甚至免費幫生意人做翻譯,更瘋狂的他帶著耳機練聽力,吃飯,睡覺,走在路上一刻不停。
以前喜歡睡懶覺的他,也改變作息,起的大早和興趣相投的人在操場練口語,背單詞。
各種能夠提升英語的方法他都去嘗試,聽說背新概念對口語有幫助,他用了一學期背完全冊,聽說看美劇能提升聽力,他抽空也要看一集美劇。
他為了當初的許諾爭分奪秒,做著離希望越來越近的努力。而最后呢,他雅思考試失敗了,但是,他也可以和外教流利的對話了。我問他,難過嗎?他說,有什么難過的呢,人生本沒有十全十美的事。
我呢,買了bec商務英語資料,快遞寄到學校,拆開翻了兩頁就放進柜子里,半年了落滿灰塵都沒清除。
我也心血來潮和K一樣立誓要學好英語,我也曾實施行動,一再鼓勵要堅持到最后,可是啊,生活的圍墻,包圍了意志不堅定的膽小鬼,卻留下了注定腳踩七色祥云的英雄。
這個世界上總有人做著他們想做的事,不去憂慮結果好壞,只顧埋頭趕路向前。他們樸素堅定,用日夜的陪伴,找到內心豐盈的果實。
說到減肥,大部分人都有一部血淚史。小S曾說,連減肥都不能做到的人,不足以談成功。
大學有段時間,我在操場跑步,經常見到一個胖子,他跑的渾身是汗,帶著耳機,孤單一人。
路過的同學嘴毒的,會有人在背后嘲笑他,死胖子。我不知道,他聽到過沒有,但是,每當我從自習室回宿舍,經過操場,他都在跑步。
用風雨無阻來形容他不會夸張,我不了解他的過去,不知道他的名字,可是似乎是有默契,我們以一種無言的行動,告訴彼此存在的意義。
這世界上有多少人,嘴里說著減肥,手里卻零食買不停。又有多少人,做著他們想做的事,并不顧反對的聲音,執著的一往無前。
寫作這段時間,經常會有讀者問我,為什么寫作。周國平說;我寫作從來就不是為了影響世界,而只是為了安頓自己,讓自己有事情做,活得有意義或者似乎有意義。
還有讀者給我抱怨說,寫了一段時間沒有成就感。我問,你寫了多久了?他說,三個月。我說,你才寫了三個月就想出名,那你還是不要寫了。
有哪個出名的作家,不是冷板凳做了好幾年,經受了無人問津的寂寞,最后才熬得云開,守住初心。
你才寫了幾個月就想出名,就羨慕別人打賞幾千,你那么急,又不踏實努力,還是盡快放棄的好。
我認識一個作家,她是深圳讀書會副秘書長,還是讀書分享會知名主持人,我們是在微博認識的,在我眼中,她過的小資,有趣,但是我從來沒見過她寫過文章。
我以為,她忙,或者根本不喜歡寫字,然后,不經意的一天,我登錄博客,發現她的文章。原來,她每天都會在博客更新文章,她在用一種隱晦的方式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而后,7月的一天,她出書了。她是蘇聽風,是她告訴我,無論世事浮沉,要永遠記得初心,永遠善良,永遠保持向上的姿態,永遠認可自己,努力前行。
她用生活的語句,感悟出,海闊天空,在勇敢以后。她說,無論多大,我們都要保留曾經的歡喜和心跳的感覺,保留這份純真,保留你最初的觸動和愛。你一定要成為一個處事不驚,內心充盈的人,你一定要敢做那件一直想做,卻猶豫沒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