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兩天在網絡上看了一組懷舊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一對縫著補丁衣、挎著書包上學的學生。每每看到那扎眼的補丁,都會讓我的記憶泛起浪花,心生感慨。
? ? ? ?衣服上打補丁,在那些過去生活清貧的歲月里,是普通再不過的事情。小孩子做衣服、買衣服大個幾號,為了多穿幾年,洗來洗去,衣服泛舊了,磨破了,摔破了或是刮破了,就用做衣時剩余的布頭或是其它碎布頭補上接著穿。大人們更不必說,衣服不會因為有了破損就輕易丟棄。舊衣上縫上未洗過的布塊,衣服是舊的,補丁卻是新的,閃著鮮亮而調皮的光澤。
? ? ?
? ? ? 那時的料子暗色的多,樸素的顏色會給人以懷舊、溫暖的感覺。現如今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平時衣服上的補丁極少看見了,很多衣服來不及穿壞可能就不大穿了。伴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衣柜里的衣服越來越多,不時興的衣服漸次壓進了衣柜和箱底,甚至處理送人。而衣服上出現的補丁反倒成為一種時尚元素,變成了商家設計出來增加賣點的東西。每每看到這樣的衣服,都令我憶起那個我經歷的、也曾穿過補丁衣的清貧的七、八十年代。
? ? ? 那時的童年,同伴們從不穿補丁衣的少,衣服也是做的多買的少。一家幾個孩是普遍現象,每個孩子每年添置的新衣少之又少,膝口和衣角有時帶著補丁上街,也不會覺得自卑。那時自已偶爾穿的補丁衣,也常因為媽媽的手工好,縫出別致的對稱或是可愛的圖案,常常受到別人的夸贊。小孩子活潑好動,有時衣服被刮破、膝蓋處摔破,媽媽做的布鞋子前頭也會有磕碰碎口,鞋的后腳跟偶爾被后邊排隊的同學踩壞,都是要修補接著穿的。媽媽總能在她集攢的碎布頭中找到漂亮的布頭配襯縫補上。一般褲子的一條腿的膝處破了,媽媽會對稱著一邊縫上一個可愛的夸張的補丁。穿上后,媽媽除了告誡我下次小心摔著,還要夸一下我穿上后很好看。而我自已也覺得樸素漂亮,和其他同學站在一起,總覺得自已帶著補丁的衣服比原先的還要美,因為那上邊有了母親的印記,多了母愛的味道。
? ? ?女孩子安靜時多,我也常看母親做針線活。每到此時,我會幫母親找針線叵籮打下手,看著母親套上頂針,一針一線的做補丁。現在想一想,畫面感是那么強烈,又是那么溫馨。記憶中那些夜晚的燭光,映襯著母親縫補衣服的臉龐是那么的年輕美麗。經母親手工縫補出的補丁總是一絲不茍,針腳均稱,一針一線里都飽含著母愛的溫暖。小的破處倒也罷了,大的破處,母親有時會故意修飾一下,營造對稱或是呼應的補丁圖案。因此,打過補丁的衣服穿出去,比之新衣還招人愛,總會有人嘖嘖稱贊。
? ? ?
? ? ? 現在,母親已是古稀之年,凡事節儉愛修補已成為她不能改變的習慣。只是,母親已是華發滿頭,眼睛也不如從前,常讓子女們幫著紉線。而如今成為母親的我,除了一些掉扣子,改扣子小針線活之外,做補丁是極少會用到的。家里人的衣服,尤其是針織衫,如有破損,一般都是要拿到衣服店或是商場找專業人員來修補,一次幾十元的自不在話下。棉線衣如果不小心刮破,自不必說,端量上一會兒,設想一下縫出來的樣子就基本決定放棄了,因此,這件衣服基本就到壽命期了。想一想,現如今有誰能接受一件漂亮的衣服上帶一塊頂眼的補丁呢。但買衣服時卻不是這樣,人為的破洞和補丁卻成為年輕人的時尚,這真是時代在發展,人的思想在解放和進步,追求美的觀念也在悄悄進行著變化。
? ? ?
? ? ? ?補丁,那個帶著懷舊元素的“穿三年,補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而帶著時尚元素的補丁服又在時時呼喚著我們潛藏的記憶,那就是不斷的在提醒著我們:苦日子不能忘,幸福的日子要珍惜。活在當下,珍惜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