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和諧的親子關系是教育孩子的前提!
快樂和諧親子關系原則:我快樂、你快樂、大家都快樂!
孩子情緒異常的3個特別時點,我們該如何處理?
一、當孩子“無理取鬧”時
孩子有時會有很多不合理的要求,我們不能滿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當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沒有滿足的時候,孩子往往會用不停哭鬧甚至是“無理取鬧”的方式,這個時候,我們一定不可以心軟,也不要輕易改變立場。
當孩子不停哭鬧和“無理取鬧”時,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呢?
我們可以用輕柔、同情的語氣跟孩子說:“你是不是很不開心?看見你這樣,我的心里也不舒服。”用同理心跟孩子溝通,把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具體情況描述出來,孩子哭得多么傷心、哭得多么大聲等等信息反饋給孩子,讓孩子自己認識到自己的情緒。
一開始,孩子可能對你的關懷不理睬,不要緊。你可以先走開,不要走遠,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讓孩子自己先哭一會,讓他自己能明白自己的情緒,一會兒再走回來,仍然用同樣的方式跟他說話。
用這種方式向孩子表明,你對他的不合理要求這件事情的立場是堅定的,但在情緒方面,你理解他,同情他,你愿意和他分享他的情緒,因為你理解和在乎他的感受。甚至,你可以告訴孩子,他不開心,你也很難過,因為你是很心疼他的。但他的要求不合理,是不可以答應的。
用這樣的方式,你可以慢慢地改變孩子的情緒模式,使他逐漸學會用更有效的方法,自己來處理自己的情緒。
二、當孩子與心愛的人事物分離時
心愛的玩具不小心被摔破、弄壞或丟失了,孩子免不了會號啕大哭,傷心不已,這時也是對他進行情緒教育的最好時點。
小孩子對時間和金錢的價值沒有多大的意識。一件只花了幾元錢買回來的玩具,可能是他最心愛的,一旦摔破了,他的悲傷就跟一個成年人失去了價值數萬元的東西感受是一樣的。
可是,我們大人往往不明白這一點,而對哭鬧的孩子說:“壞了就壞了吧,也不值錢。不要哭了,明天爸爸再給你買一個。”結果往往是孩子哭得更傷心了,因為他覺得父母一點兒也不理解他內心的感受。
既然孩子為摔壞的玩具哭泣,就說明這件玩具的價值對他來說是很大的,所以才會為失去它而哭泣。我們應該肯定和接受他的情緒,可以這么說:“我看到你這么傷心,你是不是非常喜歡這件玩具呀?來,坐在我身邊,跟我說說你現在心里的感覺。”
在引導孩子說出內心的情緒感受后,再耐心跟他做一些必要的解釋,幫他明白以下的道理:
1、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總有別離的一天。
2、因此,和它在一起的時候,應該好好地對待它,也好好享受它帶給自己的好處,珍惜和它在一起的樂趣。
3、在它離去后,把美好的記憶好好保存起來,讓它在心里陪伴自己過好以后的每一天。
三、當你火冒三丈時
有時候,孩子實在頑劣,弄得你火冒三丈。若沒有及時控制住,就可能口不擇言地呵斥孩子,甚至噼里啪啦地揍他一頓。結果,不僅破壞了親子關系,也可能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創傷。
察覺到盛怒來臨的跡象后,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家人帶走孩子,或自己離開“事發之地”,然后,
1、做10次以上深而長的呼吸;
2、拉緊,然后放松全身的肌肉5-7次;
3、出外散步10分鐘;
4、對自己說“我會保持冷靜”,然后回想過去自己曾經表現得很冷靜時的情景,或者回憶一段輕松開心的時光。
父母如何跟孩子溝通,孩子就會如何跟其他人溝通。父母跟孩子的溝通方式,就是在教孩子跟別人溝通的方式。
看到父母能夠控制自己不亂發脾氣,這對孩子是很好的榜樣教育。你也可以把這種冷靜技巧教給孩子,讓他從小就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請記住:教育孩子時,當情緒有問題的時候,要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