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一個千言萬語難以道盡又能文能武的明朝一哥。
思想學說領域,他是繼孟子、朱熹后的又一位集大成者—心學,其心學理念不僅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在國外也是粉絲眾多,研究他的理論著作不勝枚舉,像日本一位王陽明的鐵桿粉絲—岡田武彥,他是重走偶像當年走過的所有路線,收集大量資料,花費20年時間創作完成《王陽明大傳》,可見他的影響力有多大。
個人認為,在王陽明追求取得同孔孟般成就的道路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是大約34歲時和劉瑾“打了一場架”。因為這一架,處于弱勢的王陽明先是讓人給打了四十板子,而后被貶到人煙稀少的貴州龍場,這才有了后來著名的“龍場悟道”。
當然,這里說的“打架”不是像兩個小孩般掐架,文弱書生的王陽明估摸著也打不過劉瑾,況且善于智取的他,也不會用蠻力解決問題。
可是,滿腦子要悟道、要做圣人的王陽明怎么就惹了劉瑾?讓人打了板子,爹被趕出北京,自己也被貶官的呢?
1.劉瑾狐假虎威,群臣誅而不得
劉瑾,明朝的大宦官,仗著皇帝朱厚照的寵信,和圍繞在他身邊的馬永成、谷大用、張永等八個太監是人人恨而誅之的“八虎”。這八只老虎一面誘導朱厚照沉溺玩樂,一面朝堂拉攏大臣,打壓異己,無惡不作。弄得烏煙瘴氣,一些關心國事大臣痛恨“八虎”的行為,對皇帝進行多番勸說,甚至像劉健、謝遷、王岳聯名向皇帝請求誅殺劉瑾。
不料,一名依附于劉瑾的奸臣焦芳把此事透露給了八虎,聽到消息的八虎連夜跑到朱厚照面前痛哭流涕,成功的把皇帝給感動的一塌糊涂,赦免八虎的罪狀,而且聽信讒言誅殺王岳等人,而劉健、謝遷一看這處理架勢,失望透頂,遞交了辭職信,回家養老。
首次和八虎的正面交手,臣僚以失敗告終。有的辭職、有的被殺、還有被打斷手臂。
2.小人報仇,君子憤怒
在劉瑾等人看來,梁子既然結了,不是說一走了之就完了。于是,他們構陷罪名,污蔑劉健謀反,謝遷徇私舞弊,奪回皇帝賞賜給他們的封號、玉帶,對二人繼續打壓。這兩個人對國家那是有貢獻的,一個是朱厚照他爸的老師,一個明朝著名的閣老,不是說你想怎樣就怎樣的。
那些看不下去的士人,以戴銑帶頭的21人又一次向皇帝寫信說:“不能放逐兩位老臣,不能再讓劉瑾這樣的小人混亂朝綱了,建議您立即把這個惡魔給殺掉,這才是老百姓最想看到的大事。”
此次交鋒的后果更嚴重,劉瑾擅權逮捕了給皇帝寫信的21人,每人打了30大板,戴銑被當場打活活打死于,有一個叫蔣欽,先后寫了三封信,結果被打三次死在獄中。事件中但凡寫信彈劾劉瑾的都被廷杖,寫一次,打三十,寫兩次,打六十;有的不等打完就被打死了。
廷杖是在朝廷上懲罰官員的一種方式,明朝皇帝實行廷杖的好像是家常便飯,朱元璋時期、正德、嘉慶的這些皇帝一不開心就廷杖,據說嘉靖年間一天就有一百多名官員被脫下衣服打板子。
3.與邪惡實力作斗爭是悟道的一次歷劫
兩次的交鋒,都已劉瑾為首的八虎取勝,朝堂同焦芳一流的人也依附了他,在這種打壓下,相比,沒人敢和他做對了吧。
不,人間從來不缺少正義。
就在戴銑等人被劉瑾給丟進牢房的那刻,有一個不怕死的跳樂出來—王陽明。他給皇上寫信要營救戴銑(就是這次的行為,王陽明徹底得罪了劉瑾)。
此時劉瑾的黨羽已遍布朝野,皇上哪有什么風吹草動,他早就知道,把你的奏章攔下來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收到消息的劉瑾,勃然大怒,別人寫一封信打三十板子,你就四十吧,夠喝一壺的。
估計劉瑾當時紅眼的心態,是想四十板子下來,也差不多把他給打死了。
重重打完板子以后,把昏死過去的王陽明丟進牢房,很多人以為這次被打死了,連他的父親聽說后也認為兒子這次在劫難逃。
誰曾想,或許是意念的支撐吧,王陽明沒死。
猜想,劉瑾看到也會驚訝,打的皮開肉綻,居然還能活過來。
不久,皇帝下詔,把王陽明貶到貴州龍場當個小驛丞,他的父親王華受到牽連被調到南京到尚書。
4.趕往龍場的途中,躲過一劫。
王陽明雖然被貶官了,劉瑾認為這個人的意志力太可怕,此人一日不除,一日寢食難安,于是派人去追殺王陽明,一定要趕盡殺絕,撈個清凈。
有道是“吃一塹長一智”,劉瑾行事狠毒的手段,王陽明心中了然知道這個人絕不會善罷甘休,一路上走的心驚膽戰,就怕半路再來截殺他。
等覺察到身邊的危機,有人來追殺時,一哥的睿智又顯現出來。相當年屈子抱石投汨羅江一樣,王陽明也抱著石頭偽造了跳水自殺的假象,淹沒在水中,待殺手走后才沿河道游上岸。
這才算死里逃生。
此番逃生后,王陽明先是偷偷回家見了父親,告知安好,然后才又去龍場上任。
5.歷經劫難,龍場悟道!
這里的龍場,地處偏遠不像京城熱鬧,生活條件艱難,在這生活若是內心不夠強大很容易患上抑郁癥的,何況王陽明也怕若劉瑾知道他還沒死派人來殺他,可說是一面和外部環境作斗爭,一面和自個兒較勁。
不能總提心吊膽等著殺手來吧,不是自己嚇自己嗎?況且條件雖不大好,但工作不多,空氣也好,就繼續悟道,追求人生理想
總結過往經歷,苦思冥想之下,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
恍然大悟的他,也放下心中“劉瑾的殺手會不會來”的擔子,開始教化龍場的人們,不久還辦了學校,廣受門徒。
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在其生命中的影響
如此看來,劉瑾當年對王陽明的四十大板,貶到龍場的遭遇,也算是心學產生的一個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