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增強回路:每家偉大的企業,都有一個高速旋轉的飛輪
小成功靠聰明才智,大成就靠增強回路。增強回路越轉越快,就是你自己的飛輪。
復習:
系統就是各要素之間的連接。系統的五個模塊:變量+因果鏈+增強回路+調節回路+滯后效應
變量:存量與流量(三個經驗:核心存量+流量增速+周轉速度)
因果鏈,就是變量之間增強或者減弱的連接關系。(遺漏中間項+迷信相關性+因果顛倒)
知識點:
增強回路(Reinforcing Loop),系統中最強大的結構模塊。因增強果,果又增因,形成回路,一圈一圈循環增強。
例子:
劉潤老師寫作的增強回路、社交增強回路:微信、電商增強回路:淘寶。
在識別和建立增強回路前,注意的三點:
第一,找到自己的飛輪
第二、確定第一推動力
今天推動增強回路中任何一個變量,都是在加速飛輪。第一推動力是什么?消費者獲益。陪學營符合全局最優和共贏,非零和愽弈。
第三,堅持不懈地推動
所謂“增強回路”,說的僅僅是一個邏輯上相互強化的閉環,“增強回路”的判斷特征就是“越來越……”。
思考題:
有人說,自己今天的成就,是來自某位貴人不經意間的一句鼓勵。你覺得可能嗎?為什么?
有了貴人的鼓勵,找到自己的飛輪,還要持續不斷地增強回路,正反饋,增強回路越轉越快,才能收獲自己的飛輪!
踩過的坑:孩子小學的時候每天寫日記,五年級參加比賽得獎。那時候的我不知道要啟動增強回路,沒有堅持不斷地推。到了初中每天寫日記的習慣就斷了。
亞馬遜與Facebook:
1994年,一位深度思考者亞馬遜,決定開始創業。他在紙上,寫下了創業必須面對的一些變量:客戶體驗;流量;供應商;低成本結構;更低的價格。
亞馬遜的成功是模式驅動的,而Facebook是用戶行為驅動的。亞馬遜模式成功后會更成功,而用戶行為一直在變,Facebook永遠不安全。
亞馬遜的模式
亞馬遜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戰略,它的戰略是由看似一個一個的戰術形成的。
它的洞察力不是一種先知先覺的洞察力,這種戰略的遠見恰恰是由于它對顧客的癡迷所導致的。我們用一句話來概括亞馬遜的發展歷程、戰略、管理,那就是癡迷地關注客戶,就像公司成立的第一天那樣。
以一種迂回的、走走停停的方式,不斷地接近并超越現有的目標。
亞馬遜讓其他公司自愧不如的地方,在于它始終在給自己找不自在,用一套嚴格的制度、流程和考核標準保持這樣一種狀態。
亞馬遜不斷地在逃離,從郵購書店、網上書店、Marketplace、Prime的業務,從賣紙書到賣Kindle,做云業務,然后從線上商店到做實體商店,從郵購書店變成了網上書店,今天它已經是一家在智能數據領域擁有最強實力的科技公司。你可以想象,如果它滯留在它的業務的任何一個階段,可能這家公司不是已經萎縮,而是已經消失了。
癡迷客戶
亞馬遜公司文化:我們要成為世界上最以客戶為中心的公司。
據說亞馬遜開會的時候,貝佐斯不是坐在董事長的那個椅子上,那個椅子一直是空的,他坐在旁邊。為什么呢?那把椅子是留給顧客的,雖然他們不在場,但公司所有的決定都必須要考慮到顧客。所以,對客戶重要性的強調可以說在亞馬遜已經達到相當夸張的程度。
客戶持續地引領著亞馬遜不斷地顛覆它自己。
產品發生學
我們以前講到過兩個概念,叫單環學習和雙環學習。所謂單環學習,就是你擁有了一種什么樣的能力,就不斷地重復,不斷地精益求精,錦上添花。
什么順手、什么擅長就練習什么,叫非刻意練習??桃饩毩暰褪怯肋h給自己找別扭的那種練習,永遠去擁抱陌生,擁抱不方便,這叫雙環學習。亞馬遜就具有這種雙環學習的能力,它不在自己擅長的事情上反復錦上添花、好上加好地去發展它的能力,而是有點像給自己找別扭地去發展別的能力。
用戶的角色
第一,他是引領者。
他會告訴你他的需求,但是這個告訴不是指口頭的告訴,他不會描述給你聽,他會展現給你,流露給你。
客戶是不會明確地告訴你他最本質、最真實、最硬核的需求,他想告訴你他都沒這個能力。有時候他能夠明確告訴你的,往往最后會耽誤你。
所以,客戶的第一個角色是高人指點。這種指點是需要你有非常強的解讀能力、領悟能力。
第二個角色是貴人。尤其是早期購買新產品的顧客,可以被稱為天使顧客,有一批用戶購買你,就可能把你托起來了,所以,用戶是貴人。
第三,用戶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小人。
小人就是不斷地為難你,刁難你,折騰你。但是,正是這種刁難,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給你挖坑,把你帶到坑里去的這樣一種行為,反而大大地成全你。吳伯凡《每周商業評論》
《Facebook》
“迅速行動,打破陳規”成就了Facebook,也讓它深陷困境。它是科技行業巨頭,也是逃避責任、處境艱難的公司。就像作者所說:“它的起源、對增長的渴求、理想主義、使命,讓它既從中受益,又困在其中”。
Facebook變成虛假新聞、錯誤信息和仇恨言論的集中地,扎克伯格當然難辭其咎。不過,面對他和公司的錯誤,扎克伯格依然還是那個理想主義者,“我們沒有足夠重視用戶濫用技術的方式,因為對技術所能帶來的眾多好處,我們過于理想化了?!?/p>
關于理想主義,我想起了羅輯思維節目里的一段話,分享給你:人類文明的發展往往是靠理想主義者在推動,可理想主義走到極端之后,容易犯一個毛病,就是不大關注其他人的利益。當你不去關注他人利益,你巨大的事業里沒有他人利益的共融空間的時候,這個事業很難持續下去,理想主義,有時候會墮落成一種叫剝奪他人利益的借口。得到《每天聽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