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榮幸,昨天在不寫就出局的社群里,進行了首次分享,分享的主題是區塊鏈及現實應用。
關于區塊鏈和比特幣在現實世界中其實只是一串數字,并沒有任何的物質屬性,它到底是否真實,是否有價值,現實社會里很多人有著很大的爭議。
昨天的分享大概把比特幣價值的邏輯介紹了一下。有些朋友可能還沒有聽懂,沒有聽懂的話,我想接著從關于客觀世界是否存在這樣一個話題談起,為了能大徹大悟,索性先把大家搞得更迷茫吧。
前幾天看了一篇中科院院的一篇文章《客觀世界很有可能并不真實》。文章從量子力學,從薛定諤的貓,到人的思想意識以及靈魂,甚至從腦科學神經元到宗教和哲學,跨緯度地討論和論證客觀世界是否真實存在。
作為一個的文科生,文章中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僅憑著對哲學的一點愛好,竟然也依稀明白了一些脈絡,進而引發了討論和個人的一些思索。
很多搞哲學研究的專家認為,哲學的盡頭是虛無主義,然而物理學,尤其是隨著量子概念的提出,現代科學竟然也朝著虛無主義邁進。
到底是一種巧合,還是歷史的必然發展?
我們到底是存在于客觀世界誰當中,還是客觀世界并不真的存在?
我們是誰,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看到的,觸碰到的,擁有的,似乎也不那么真實可靠,我們的世界又開始模糊起來……
時間證明了物質的存在,時間是唯一的度量單位。
時間是唯一的真實!
時間又是什么?是誰提出的時間概念?
是個重要問題,必須認真思索。
在大多數人的眼里,時間是鬧鐘的滴滴答答,是表盤上秒針分針一圈圈轉動,是白天黑夜的交替,是斗轉星移和四季的輪回……
在沒有統一時間的度量衡之前,人類用公歷農歷等各種歷法,用年月日時辰記錄著歷史。
所謂的年月日劃分,現在的小學生初中生都知道,其實是天體中,太陽地球月亮它們自轉公轉的物理空間運動中產生的。地球繞太陽一圈所謂一年,在我國的歷法月亮繞地球一圈是一個月,而地球自轉一圈成了我現在一天的概念。
天體運動產生了時間的邏輯不難理解,我們也可以依此作出一個推論,這個推論恐怕會超出很多人的理解。
時間是物質運動變化持續性順序性的表現。
之所以難以理解,時間從我們腦子里具體的鐘表斗轉星移,變成了抽象的空間運動。
在文人的世界,我們能看到這樣對時間的記載描寫:“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在這些描述中,時間如天地穿梭,如生命延續,
生活中或有人視時間為糞土,同樣有人惜時如金…
這里盡管我們也不知道時間長什么樣子,但我們卻有一種很親密的感覺,時間仿佛就在我們身邊,如影隨形。
然而如果刨根問底,時間到底是什么?
時間或許只是一個尺度,它就像一個帶箭頭的坐標,衡量著空間的一種名稱。換句話說,時間是人類用來描述物質運動過程的一個參數。
時間忽然變得陌生起來。
我承認更深的邏輯我也并不懂,但這些抽象的概念,我想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應該是一種顛覆。
換個緯度來講,時間空間物質竟然是相通的,或者說三維的。
我們的宇宙恰恰是由時間空間和物質構成的。
空間承載著物質,時間用來表現物質運動或靜止的狀態。
好吧,關于什么是時間,只能探討到這里了,否則還沒有成為物理學家恐怕就要先住進住進精神病院了。
再一個問題,誰提出了時間的概念?
這個問題對于一個不好好學習的文科生來說,就不大好考證了。
如果歷法算是時間的記錄,是古代人們大腦皮層映射時間的原始輪廓的話,我國的歷法有五千年之久,古埃及歷法更有七千年的歷史。
可是這些歷法顯然沒有真正提出時間的概念。如果讓我推理和猜想的話,我認為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目前解釋物體空間時間最權威的理論吧。
時間作為一個概念,真正提出這個概念的人無法考證,如果“時辰”算是時間的概念,那么我國在夏朝已經開始用“日軌”把每天的時間繼續細分了。
暫且不管是誰真正提出的,從目前人類能發現的物種當中,我認為只有人類才具備這樣的能力了。
之所以這么武斷,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對象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人類在認識過程中,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所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質特點抽象出來,并加以概括就形成概念。
再簡化一點,概念定義是通過用抽象化的方式從一群事物中提取出來的,反應其共同特征的思維單位。
能夠跨過反省的門檻,使用理性思維進行歸納演繹,能運用語言文字的目前只有人類了。
然而這種理性的認知在人類中也不過幾千年,而真正這種知識邏輯體系的建立,其實不過近幾百年或者近幾十年才有了更大的突破。
不管是幾十年幾百年還是幾千年,在人類的起源,在物種起源,在地球的歷史,在“時間”唯一能證明的宇宙中,這段時間顯得是那么短暫。
隨著分子生物學的興起,人類通過基因研究,逐漸證明人類是幾萬年前,從非洲的“智人”逐步遷徙到地球的各個角落。
分子生物學甚至從最細小的單細胞分析,演繹了從混沌世界到生命的產生,驗證了達爾文的進化論某些觀點。
換個角度想,幾萬年前,沒有進化的人類和世界其它生命有什么本質區別呢?
那個時候的人類,大腦的前額葉皮層恐怕還沒有形成,沒有語言文字,沒有理性思維,還不能總結運用概念。甚至連神明和宗教信仰也還沒有,不了解刮風下雨閃電雷鳴等自然現象。
我們現在會嘲笑古代人們的愚昧,筑起天臺裝神弄鬼向天地鬼神乞求庇護。不過想想幾萬年前的人類,他們連這樣的愚昧的認知資格都還沒有。
有了現在的認知科學,當下的我們是該是多么幸運呀,如果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能夠實現,能夠帶我們穿越“時間”,每個人不都是神明嗎!
然而我們并不認識自己,也不認識時間。
在時間的尺度里我們真的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