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著名民間文藝學家弗?雅?普羅普的《故事形態學》借鑒植物學的研究方法,創立“故事形態學”這一術語。植物形態學將世界上成千上萬種植物分門別類,故事形態學也將起到同樣的作用:把豐富多彩的故事分門別類,使之呈現出“奇妙的一致性”。
普羅普將研究范圍縮小至阿法納西耶夫故事集里的100個俄羅斯民間奇幻神奇故事。普羅普列出奇幻故事的31個功能項,他把這些字母按故事的敘述順序排列成一條橫軸。這條橫軸可以被看成功能項的組合關系。橫軸上的每一個功能可以被有限地替換,用于替換的功能項可以形成聚合關系。這樣,阿法納西耶夫故事集里的這100個俄羅斯奇幻故事就被抽象成了一條“神奇故事公式”。普羅普在《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中說:“故事的豐富不在于結構,而在于以多種多樣的方式來實現同一個結構因素。”故事是多變豐富的,但是結構性上有不變因素。
普羅普認為,對故事進行準確描述的方法是:看出不變的因素和可變的因素。在這100個神奇故事中,變換的是角色的名稱以及他們的物品,不變的是他們的行動或功能。用普羅普的方法,用它來分析成千上萬的故事,可以得出不同類型故事的無數公式。好萊塢是這一思路的集大成者。大多數好萊塢電影,其故事往往出自同一個模式,這是一套由羅伯特·麥基、布萊克·斯奈德等等為代表的好萊塢編劇大師總結出來的編劇法則,就是所謂的“英雄之路”模式,講述一個普通人挑戰各種困難,成長為英雄的歷程。
我們看過不少搬到銀幕的創業者故事,《中國合伙人》、《社交網絡》、《硅谷》、《當幸福來敲門》等等,還有很多沒搬上銀幕的眾多創業故事在流傳。作為創業者的我們自己,偶然想起,萬一我們成功/失敗了,那么我們的故事會是被怎樣訴說?那么如果各種創業者的故事,能用好萊塢“英雄之路”的故事方法解讀,然后我們豈不是可以參考整個“英雄之路”公式來推演創業者故事的未來發展?這會是個挺有意思的話題,也許能給創業中的你一些啟示!
首先看看好萊塢英雄之路的編劇公式,參考好萊塢編劇模式,結合我們自己的創業故事,從這里啟動這條“英雄之路”:
1、開場的平常世界(OPENING IMAGE)
對于一個創業者來說,這是個正常運轉的世界,一切都很自然,正常。這時候,創業者像大多數人那樣繼續走大多數人的路,按部就班,過著平凡世界的日子。
嗯,我和大多數人一樣,正常的上學,正常的畢業,正常的工作,正常的戀愛,正常的結婚,正常的買房!一切都那么正常的往前推進,表面上一切都好,前十年的房地產行情讓建筑師也喝到一口湯!按照老輩人的說法“小伙子知足吧!好好活著,別折騰!”
2、 主題展開(Theme Stated)
不過既然是英雄之路的故事,那就注定不能這么永遠呆在平常世界。作為主角的創業者,會覺得在平凡世界的燦爛的陽光下,隱隱有些什么不對——有一種與平常世界的暗暗格格不入,有一種內心的不滿,有一種不同平常生活的向往,有一種難以克服的不平衡。
我是個理想主義者,但是理想主義的人,常常被現實取笑為幼稚。堂堂正正做好自己事,不懂幕后利益交換,不懂為上級拎包開門倒水,不懂趨炎附勢抱拍馬屁,會被視為不識時務,不懂規矩。這些自我常常帶來各種困難處境,讓自我與世界在暗地里沖突不斷。雖然常常勸解自己隨波逐流也挺好,但是內心一直是失衡的,尤其在表面上必須遵從這個世界的時候。思想和生活產生嚴重的偏差,變成一個火種,深植于內心。
3、契機(Set-up)
SET UP我更愿意用“契機”來描述。在這個場景,平常世界忽然發生了一件事,讓主角產生想要“改變”的念頭。這可以是一件大事,比如社會運動、感情巨變、家庭變故、生死危機;也可以是一件小事,比如一根煙、一杯酒、一次旅行,總之讓你產生了“我要做點別的”的沖動。
契機就像一根針,扎破了平常世界的表面溫情,讓你正視到你和這個平常世界的矛盾,內心不平衡的火種開始發芽,于是你開始做點什么——比如創業,其實創業就是挑戰自己,改變世界。
作為建筑師,我們的建筑設計教育的起點是文化、城市、環境、用戶,建筑讓世界更加美好這樣的理念。然而實際的建筑師生涯,總要面對那種凌駕于設計之上的行政力量,資本力量,無止境的經濟計算將建筑設計變得千篇一律,反反復復的審查斗爭將設計拉向建筑師失控的深淵。即使是這樣,還是很多建筑師默默耕耘,在變態的開發導向設計中努力實現一點點心中純粹的建筑理想。直到一個漫長的設計終于擊垮了我,甲方以點一個菜的價碼,要求上了一桌滿漢全席,以無底線的跪式服務的要求里里外外折騰了1年多,最后以不滿意為由,揚長而去。最可怕的是,和身邊建筑師朋友們談起,居然發現已經是常態了,這不是我曾想過的建筑師生涯,因為這里已經沒有最基本的尊重。必須做點什么,去回應內心的期盼。
4、催化觸發(Catalyst)
如果說契機是內部因素,那么催化事件則是外部因素。內因決定種子是怎么樣的基因,外因決定發芽的時機。僅僅一個契機是難以把一個人從慣性的生活軌跡上拉出來重新定義自己的生活。外部因素或者是強迫,或者是引誘,或者是欺騙,或者是忽悠,總之讓創業者擺脫日常生活,真正開始“英雄之路”。
2015年,最火的話題是互聯網+,而此時的建筑圈,因為房地產的頹唐,斷崖式下跌。沉悶的建筑圈,開始有人思考是不是可以互聯網+建筑做點啥了。這時候一位建筑圈微信大V“軟妹”,一篇建筑互聯網+的8個設想的文章,吸引了眾多建筑圈蠢蠢欲動的人們,我也是其中之一。能不能把自己項目管理的經驗做成一個應用試試?抱著這個念頭,本著做一個應用自己用的初衷,基于項目管理的time-cost開始了。
5、爭執與掙扎(Debate)
當開始一個全新方向的時候,糾結是難免的,過去種種雖然不理想,但是畢竟已經習慣這一切,已經有自己的一個生活圈子,一個“舒適區”。新的道路一切未知,它會真能帶領我走到夢想之地,還是只是一場荒誕的夢。這個時期,更多的不是具體的事物影響,而是各種情感的撞擊。你要獲得身邊親人的支持;你要獲得朋友的贊許,勸解他們苦心的勸阻;你要脫離之前的公司和工作圈,做一個領導們嗔目結舌的選擇。
在這個時期,走向新人生還是回到舊生活,讓創業者反反復復的掙扎,患得患失的猶豫。無論最終原因是迫不得已還是追求夢想,這讓真正的創業者從普通大眾中脫穎而出。
掙扎之后,你不再猶豫,你已經不會回頭。
幸運的是,我這個猶豫掙扎期并不太久,在2015年2月,春節,一個遠程的電話會議,請教了一位互聯網創業過的朋友和一位資深IT工程師,堅定了創業的決心。因為信號差,必須走到室外,給三亞的蚊子好好的飽餐了一頓,但是看到夜晚無邊的大海,點點閃光預示著無限的未來。
6、第二幕開啟(Break into Two)
第二幕開啟,有時候又叫做穿越關卡。這是舊生活的終點,也是“英雄之路”的起點。從這一刻開始,創業者開始進入全新旅程中,他將會認識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景象,遇到不同的故事。
在這一刻,節奏是輕快的,情節是振奮的,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氣息。
開始上路了,一切很順利。找一個朋友學著做網站功能需求,找到愿意代工的外包團隊。接觸到新鮮的事物讓人興奮。
7、B故事(B-Story)
故事進入第二階段后,會隱隱開啟了另一條軸線,創業者的冒險、傳奇從這里開始。在這條故事線中,創業者的內心世界被漸漸展現:對問題有不同角度的思考,創業者性格和環境和現實世界的反差。對于創業者來說,也許從這個時候開始,你才是真正的你,真實的自我。
在傳統公司架構,你只能適應,但是在新的公司里,你可以按照你的要求來創建一個公司架構。于是,一家沒有辦公室的全遠程辦公公司成立了。因為我一直相信,技術工具的進步必將把人們從有形辦公室中解脫出來,有更多時間,更多自由!
8、娛樂游戲(Fun-Games)
這個階段正如其名,游戲一樣容易的愉快時光。所謂新手有好運,英雄之路的這一程,各種小小考驗都能輕易克服,所謂遇水搭橋,逢兇化吉。創業者會經歷各種有驚無險的小事件,認識各種人:愿意幫助你的人、指導你的導師、愿意一起上路的同伴、競爭的對手、第一個用戶支持者、第一個坑你的人.......
這是一段愉悅的旅程,一切新鮮而有趣又能帶來小小成就感,一切的改變都比從前好多了!
開始創業時候,從建筑圈轉向IT圈,結識了不少新朋友,有的給了有趣的指教——“專注一點”,有的愿意一起上路(有同伴了)。也遇到了可能是對手的朋友,不靠譜的外包伙伴。不過這些小困難易于克服。每個星期,都有新的收獲,初始版本的TIME-COST不到一個月上線了,第一批用戶反饋良好,超乎預料。這期間,注冊公司,建立團隊,獲得伙伴,尋找用戶,搞定各種雜事,一切看起來那么順利。
9、中間點(MidPoint)
之所以叫中間點也就是轉折點,這意味著愉快的游戲時間結束,創業者迎來“英雄之路”上的大轉折。
這是一個表面光鮮但是實質是樂極生悲的時刻。好萊塢又把這一點叫做“偽勝利”。這一個時刻,你會感覺一個成功接著一個成功,一切欣欣向榮,你充滿信心,仿佛看見成功在納斯達克敲鐘的情景。不僅你如此想,所有人也對此充滿信心,到哪里都是一片贊歌,這創業,看起來能成啊!
在初始版本快速搞定后,本著快速迭代的互聯網思路,開始正式Time-cost版本開發,并且很快正式上線,收集反饋,開始2.0版本開發,同時野心勃勃的開展Project-cost的公司級應用。用戶數持續增長,2.0版本開發順利,公司運轉正常高效。一切仿佛就將這樣持續下去。
10、壞蛋逼近(Bad Guys Close In)
在這段旅程中,創業者將遭遇真正的挫折,但是能憑一己之力克服,不論是打敗敵人,又或者是克服自己心中的心魔。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正當我們準備Time-cost3.0版本開發時候,發現projecet-cost開發受阻延期,反過來影響TC3.0版本開發;作為一個SaaS應用,我們在用戶達到千位數量級時候開始收費——導致用戶新增減少;發現早期成立公司時候的股權分配不合理;發現企業遠程辦公開始出現的不良反應。這些都是問題,不過正如標題一樣,這些壞蛋是能克服的,我們正在努力克服改進這一切。對照英雄之旅,我們發現自己正處于這個階段,而真正的考驗還在下面。
11、一無所有(All Is Lost)
你打敗了一個個逼近的壞蛋,但是惡棍們接踵而來。創業者會在這個階段遭受連續的重擊,造成十萬點傷害血槽見底,一切就像打翻了一鍋粥一般混亂,創業者失去了對生活對工作的控制。
創業者自然不甘如此,奮起反抗,他發揮全部能力、用盡各種辦法、窮盡各種人脈、耗盡各種資源來對抗這些困難,然而,最終發現這樣并沒有什么卵用。
他真的要面對一無所有的狀態!
呃,我們還沒到達這階段,不過我們做好了準備,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
12、靈魂的黑夜(Dark Night Of Soul)
你以為一無所有就是人生低谷了嗎?圖樣圖森破,所謂禍不單行,當你覺得不可能更慘的時候,人生還會有給你意料之外一擊必殺。這時候,也許是合伙人內訌,也可能是家庭崩壞,也可能是牢獄之災,總之你的命運比你想象的還要慘痛N倍!
這時候,創業者真的沒有任何辦法,外界找不到任何資源,心里也沒有任何方向了,所有正能量消失了,創業者徹底被逼得走投無路,一敗涂地。
按照好萊塢編劇的慣例,這時候一定有一個“死亡”的主題,死去的可以是一個人、一種信念、一種感情,甚至可以是創業者自己。這是“英雄之旅”中最關鍵的一個階段。這也是決定這個故事的最終走向是“英雄之旅”還是“英雄末路”的分岔路口。
在這個窮途末路的時刻,“英雄之路”如何繼續?當你無所憑借的時候,你只能拷問自己靈魂。這時候,你開始改變,挑戰自己內心最脆弱的部分,你開始覺悟,自己追求的“英雄之旅”到底是什么。有一些東西慢慢死去,有一些東西新生出來,創業者會用一個行為定義新的自我——“創業者”。
這是創業者最堅難的階段,也是一個瘋狂的階段,創業者會做出外人看起來瘋狂的行為,這些行為不會來源于SWOT分析或者波特五力這樣的推理,而是純粹的源于靈魂救贖而升華的自我爆發——你既不被恐懼所左右,也不被欲望所驅使,你只是走你自己的創業路。
《硅谷》里的大牛投資人Peter Gregory說過一段話"每一家成功的公司,回首過去,都會看見一段關鍵時刻,那時,他們可能會失敗——要不是因為某個人所表現出來的勇氣與堅持,甚至接近瘋狂的狀態,即使當時看起來是大錯特錯。那時候所有的數據和指標都毫無意義,一切全都是源自情感,關乎信仰、理性或沖動。”
同時代創業的美國電動汽車公司,有特斯拉和 Fisker 兩家,但是命運卻完全不同,特斯拉最終能夠成為一個時代符號化的上市公司,而Fisker折戟沉沙。這并不是特斯拉遇到的困難少于 Fisker,而是創業者與經營者的區別。特斯拉的掌控者 Elon Musk 是一個典型的創業者。而 Fisker 的 CEO 是從傳統汽車巨頭出來的職業經理人(2014年困境中的Fisker賣給中國萬象集團,改名Karma至今尚未量產)。
2003年7月1日特斯拉成立,2004年2月,Elon Musk向特斯拉投資630萬美元,出任公司董事長、擁有所有事務的最終決定權。之后這個公司發展并不順利,直到2008年10月,第一批TeslaRoadster下線并開始交付。但是,原計劃售價十萬的Roadster實際成本卻高達12萬,和既定的7萬成本相距甚遠,Musk不得不將售價提升至11萬。這一舉動引來預定客戶的極大不滿,在洛杉磯舉行的客戶見面會上,憤怒的購買者圍攻Musk寧他差點暈倒。不過,即使將售價提高,Tesla依舊面臨賠錢賣車的窘境,而此時公司已經花完所有現金。這是2008金融危機期間,外部資金也枯竭了。
這個時候,Musk站在Tesla的辦公室里,對員工們表示:要么自己投錢進去,要么公司倒掉。于是寫下了300萬美元的支票,他的最后300萬美元。他還勸說其他投資人,包括親兄弟將個人財富投入到公司中去。解決了Tesla的問題,他的下一個問題變成明天和誰借錢花,所有的錢都得和朋友借,包括房租。這樣瘋狂舉措,使得特斯拉獲得生存下去的用于生產和工程的流動資金。
Elon Musk 可以在公司瀕臨破產時傾盡所有將個人財富全部押注在特斯拉上。為了得到戴姆勒訂單,他敢于派人臨時到墨西哥買一輛 Smart 開回加州,用8周把它改裝成一輛純電動車進行演示,最終打動了德國人,讓特斯拉逃離破產命運。他堅持在美國打破傳統,自建渠道直銷自己的電動車,哪怕是面臨多起訴訟。Musk這樣瘋狂做法使得特斯拉汽車被大眾另眼相看,最終Elon Musk走上“英雄之路”,而Fisker走上“英雄末路”。
13、突破第三幕關卡(Break Into Three)
當外界看到創業者在最后關頭的決絕行動的時候,世界對你態度開始轉變了,絕境中出現了解決問題的關鍵,黑暗中出現光明。 創業者重整旗鼓,周圍會有更多的盟友,他們會相信你的目標,你的未來,你開始反敗為勝。
14、結局 (Finale)
結局肯定是有攔路的BOSS,這些代表舊勢力或者舊世界的對手,必將被浴火重生的創業者所打敗,最終舊世界被創業者所改變,創業者大獲全勝。
15、終場畫面(Final Image)
電影的最后一個畫面,通常與開場畫面相呼應,還是同一個平凡世界的普通景象。
然而同樣的場景中,創業者已經不再是過去的那個人,歷經艱辛自我成長的創業者,目光已經變得深邃,表情更加堅定,因為所有打不到創業者的困難,都使得創業者變得更強大!
這條創業者的“英雄之路”,你走到了那一步呢?
Powered By ?www.time-c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