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小長假沒有特意外出旅行,而是趁著空閑,帶著女兒回鄉下小住了幾日。
褪去大城市的繁華,看著青蔥綠草,蝸牛慢爬,枝頭莊稼,還有我可愛的萌翻小寶貝……簡單而甜蜜。
我村和W先生村隔了約2公里,比起那些今年回女方家過年明年回男方家過年的小兩口,我倆算是幸運的。近,也有近的好處,開車5分鐘就可以到達另外一個家。
本想住在我家,陪陪父親,但因弟弟年底結婚,墻壁在刷大白,東西都堆在外面,實在不方便。于是,決定住在W先生家。他有兩個哥哥,今年都蓋了新房,房間多,夠住。我本是不好意思住在哥哥家,婆婆說兩個哥哥早就說過了留一間房給我們回家住。那好吧,既來之則安之,收拾行囊,安心住下。
這可高興壞了諾丫頭,一會兒攆雞,一會兒逮鴨,一會兒逗狗,再有三個哥哥(大哥二哥的兒子)陪著她,真是要多瘋有多瘋啊!離老遠,就能聽見她稚嫩的笑聲。隨她吧,難得她一下子看到這么多新奇的玩意兒。
村里年輕人掙錢了,第一件大事就是蓋新房。但大都不愿在村里翻蓋,嫌路窄不好走,再加上有樹遮光,不敞亮,因此都是蓋在村外大路兩旁,交通便利,采光又好。
家家小院里都留有一片方方正正的“豆腐塊”,沒有墊沙石水泥,是專門用來種菜的。兩個哥哥家也不例外,都留了空地。他們都不在家,只有公公帶著三個孫子住在家里。公公在自留地種了蔥、韭菜、辣椒、大白菜等,一些常吃的菜。公公說,菜一茬接一茬,根本吃不完,讓我們走的時候一定多帶些走。我心里想,自然是要帶些走的,這些可都是原生態蔬菜,無論是味道還是營養,城里的大棚菜是沒法比的。
哥哥家在村子外圍前面,周邊還有莊稼。玉米穂都掰完了,玉米桿也都砍完了。近幾天都在下雨,大豆還沒來得及收割,一片一片,都齊刷刷立在田地里。
對于豆子,我還是比較了解的。老家的莊稼人一般種的都是黃豆,一年分兩茬,一茬小麥,一茬黃豆。小麥一般在后秋播種初夏收割,也就是“黑色六月”高考前后,期間要經歷一個冬天,有諺語“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還有“瑞雪兆豐年”說的就是小麥。黃豆一般在夏天播種秋天成熟,相對小麥,成長周期要短。但總得說來是收完小麥種豆子,收完豆子種小麥,如此周而復始,歲歲年年。
豆子的用途也很廣。大家熟知的很多豆制品,如豆面啊、千張啊、豆腐啊、豆腐腦啊等等都是豆子做的。在鄉下,農戶喜歡用豆子榨油,榨出油的豆渣叫豆餅,可以喂豬,如果豆子比較干凈,還可以用來炒菜或包包子,好這一口的人會覺得好吃極了,只是吃后易上膘。記得母親每次食用豆油之前會炸一些馓子、麻葉之類的小吃食,母親管這叫過油,過了油的豆油用來炒菜,那真叫一個字,香!
如今在城里,是買不到這種純粹的豆油的,大都含有防腐劑。每次去超市買食用油總喜歡盯著非轉基因幾個字看,其實內心還是覺得鄉下自己家榨的豆油最環保最健康。
搬到新房子之后,哥哥家的老宅就空出來了。但是在農村,作為農民的本分,真是惜土如金。這不,哥哥不在家,公公又把空閑的老院子利用起來了。
從老遠就看到郁郁蔥蔥的眉豆子爬滿了整個圍墻,白色的小花,月牙狀的眉豆,一簇一簇,肆意地顯擺著,似乎在說,看吧,我們旺盛著呢。
似乎在和眉豆較勁似的,絲瓜秧爬向高高的樹枝,長長的絲瓜高高的掛在枝頭,一個一個,賽著個兒的長,太大了,太多了,都垂下來。嫩的絲瓜可以用來做菜,絕對不用擔心絲瓜上未凋謝的花是不是用了避孕藥。老的絲瓜可以曬干去殼取籽,剩下絲瓜瓤用來洗碗刷鍋,絕對不用擔心有毒啊掉鐵絲啊之類的。每年我都會從老家帶兩個老絲瓜回城里,用習慣了,也放心。
這才是院子門口,再朝里走,就看到滿地的南瓜秧,輕輕撥開,就看到很多南瓜。公公說,走的時候帶幾個老南瓜,再帶幾個嫩南瓜。正合我意,天知道我是多么愛吃南瓜。這下逮到了。
回來的前兩天一直下雨,出門很不方便,想去田里看看,地太濕,什么也干不了。還好,第三天下午天空放晴了,地也不怎么濕了。村里有人打電話給婆婆,說收割機到地頭了,趁機把豆子收了。婆婆滿口好的好的。我們自然不會閑著,趕緊去地里幫忙。雖然公公一直說不用去,我們還是想去地里長個眼,一旦需要人手立馬就上。
到了地里發現,也的確不需要人手。一塊地,一輛收割機來回兩趟就收完了,連豆秧都不剩。你只管把農用車開過去,把位置放好,然后就看到一波淡黃色的豆子從收割機里瀉下來,流到車艙內。二十分鐘不到,偌大的一塊地都收割完了。
現在的豆季幾天就過去了,從前的豆季幾乎要個把月。真不像小時候,那時農村還不發達,一塊豆子要一家老小齊上陣,收割完了,還要碾場,用木锨揚幾次才看到圓圓的豆子顯現出來。
真是今非昔比啊!
趁收割機收割的空當,W先生帶著孩子們在田地里玩。和幾個侄子們一起找馬泡,逮螞蚱,玩的不亦樂乎。
而諾丫頭在忙著干什么呢?來到一望無際的田地里,好奇心爆棚的諾丫頭自然是閑不下來的。
喏,你看,諾丫頭在忙著提豆芽呢。
由于前幾天下雨,成熟的豆子落到土里,已經生根發芽,長出了一個個嫩芽芽來。這種從土里長出來的豆芽,跟在水里生出來的豆芽顏色不太一樣,這個是綠色的,那個是黃色的。我們平時購買的豆芽一般都是黃豆芽。不過這種綠豆芽吃起來也是很美味的,去根,洗凈,無論是清炒,還是淖水涼拌,都很好吃。婆婆用它摻了粉絲一起包包子,嘗一口,也很不錯。
好啦,就分享到這里啦。上傳這些圖片的同時,又體驗了一把農家樂。
住在農家小院,吃著自家菜園里的菜,跟久違的親友嘮嘮嗑,沒事幫著鄉親摘摘柿子,再去田地里體驗一把農忙,真是一場煙火味濃郁的鄉土之旅啊!
PS:文中圖片均是余小魚用手機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