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句話,大意是:壞習慣是起初輕微得難以察覺,在察覺之后又牢固得無法打破的習慣
無法打破,好絕望的感覺,要是真不能打破,有了壞習慣之后,是不是這輩子就完了?No、No、No,解決方案總是伴隨著問題出現,問題是用來解決的,壞習慣是用來打破的,怎么打?試試今天介紹的方法。
1
找出習慣回路
習慣回路就是習慣的運行過程,包括3個部分: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
暗示是引發習慣的條件,如時間、地點、情緒等一些特定的外在因素,慣常行為是具體行動,獎賞則是習慣形成的動機。
比如,有人習慣一到周末,就睡到自然醒來表明這是休息時間。在這個習慣回路里,暗示就是周末這個時間點,慣常行為是睡到自然醒,獎賞是表明這是休息時間。
找到習慣回路的關鍵在于找到正確的獎賞方式,可以嘗試如下分析獎賞的方法:
如上周末睡到自然醒這個習慣,獎賞是表明這是休息時間,表明休息時間的方式只有睡到自然醒一種嗎?還有沒有其他的方式:比如約朋友聊天、逛街等是不是也是休息時間?哪種方式更健康?多問自己幾遍,慢慢找出答案。
2
替換壞習慣
改變壞習慣的最佳辦法就是用另一個習慣取代它。
上班時間基本都是7點左右起床,雖然知道起的晚,浪費光陰不好,但是長期以來都成習慣了,改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曾在8月9號的時候把晨讀感悟的打卡放在早晨7點之前,醒的時間確實比平時早了,但是打完卡之后就會翻聊天記錄,這是另一個不好習慣的開始;8月18號開始晨練瑜伽,早晨5:05分起床,洗漱收拾完5:35出發,6:20開始練,7:50左右結束,折騰回來吃早飯上班,到現在兩周時間(中間有3天時間老師有事兒休息),沒覺得起床困難,就是白天需要休息一下,睡懶覺的習慣在慢慢改掉,都說21天養成一個習慣,我覺得這個習慣能夠養成。
3
重建新習慣
我們很多習慣都是由無意識的舉動養成的。同樣的,我們也可以通過刻意訓練來重建新習慣。
001 養成核心習慣
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無法把每件事情都做對,但是只要找出一些重要的優先因素,把它們變成杠桿,就可以為我們省出大量精力,它就是核心習慣。核心習慣具有引起連鎖反應的能力,可以促進其他習慣的改變。
我們可以從能帶來更多良性影響的小習慣養起,以帶動更多正面影響。如養成傾聽的習慣,不僅緩解了與伴侶的緊張關系,在職場上也可以獲得更多人脈,從而獲得更多提升機會
002 制造習慣回路
在原有的習慣回路中對慣常行為做出改變或者添加新行動,可以快速養成新習慣。
幾年前有一段時間,每天早晨早飯都是包子,吃完后就開始聽VOA Special English,時間一長形成習慣后,再次聽VOA Special English的時候,都是感受到包子味兒,即使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吃包子了,也是沒誰了是不是,作為吃貨,也就這點出息了。
出息不大,但是可以作為習慣養成的參考呀,比如你喜歡聽音樂,那就可以在想聽音樂的時候去健身,讓聽音樂和健身練習在一起,這樣,一打開音樂就會想到健身,直到形成健身習慣,是個不錯的選擇。可以試試!
明兒早起繼續瑜伽,現在的狀態是:
參考書目:《習慣的力量》,作者查爾斯·都希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