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不高,事情不少”,這是村醫工作的真實寫照了吧。
村醫的工作是醫療行業最底層的部分,只有地基打的牢,才能建設處最穩固的大樓。然而,事實上確實村醫的任務層層下壓,他們可謂是負重前行……
鄉村醫生為啥這么累?
據衛健委的最新調查,截止至2018年11月底,村衛生室還有619522家,據10月相比,減少了585家,也就是說村衛生室正在以每半年3000左右的數量呈減少趨勢下降。1、村醫人少,任務多
村衛生室在減少,村醫的數量也是如此!!
在加上公衛任務的十四大項,我們都知道公衛項目中村醫承擔著大部分,由于涉及到村民的動態管理,都是由鄉村醫生一手收集數據、資料而親歷親力。
用村醫的話說就是:“干、干、干,白加黑和五加二”;“累、累、累,昏天又黑地”,日夜不停地工作,缺乏足夠的睡眠和休息時間,其勞累和壓力可以想見。
2、考核多,檢查多
村醫每年都要填寫很多表,真的是“快把人填瘋了”,每個月還要接受來自上級的檢查,有的時候會同時介紹多個檢查,有明察有暗訪,一點點小問題,就得交罰金。
有的村醫由于應付不來這些表格,作假就變得不可避免。因為每到年底,他們都有一堆又一堆的表格需要填寫。
實在是應接不暇!
高強度工作真的好嗎?
說句實在話,村醫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紛紛都表示不滿,有的表現出反感甚至是悲觀,這也讓他們產生了離開的想法。
近年來還有一種趨向,不少鄉村醫生自動辭職,有人甚至直言,經商做買賣一天賺的錢有時比當村醫一月掙得還多。
對此,我們必須給予足夠重視,村醫走了,基層醫療的網底離破還會遠嗎??
因為這會帶來極其嚴重的后果,村醫不作為,甚至出現弄虛作假的行為,毫無積極性。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們應付不來這樣的層層重壓。
工作繁忙勞累,工資待遇卻較低,有的地方每月工資只有2000元,還有的地方更少,且常處于拖欠狀態。
為鄉村醫生真正“減負”
為鄉村醫生“減負”雖不是新問題,但卻一直沒得到有效解決。為村醫確定身份,提高收入,這是為鄉村干部減負的首要措施。
第一,從制度甚至法律角度為鄉村醫生定位。
將鄉村醫生納入衛生院正式員工管理,與鄉鎮衛生院簽訂勞動合同。對工作能力強、群眾反映好、取得相應資質并且考核合格的村醫,要逐步納入編制管理。
第二,提高鄉村醫生待遇。
確保落實提高鄉村醫生待遇,享受衛生院員工同等待遇和養老,建立鄉村醫生執業風險化解機制,積極化解鄉村醫生的執業風險
農村醫療衛生工作不僅事關群眾身體健康,同時也關乎廣大鄉村醫生的現實待遇及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