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時間】
本周日(5.27)6:30~7:00?
?【主題】
90天過去了2/3,我們訂的目標哪一個完成最好,給我們生活帶來什么改變。
【會議角色】
主持人:楊卓明
記錄大臣:賴紫欣
時間大臣:溫軍軍
【會議流程】
一、主持人發言及分享(3分鐘內)
二、各位踐行成員分享(每人2分鐘)
1. 楊卓明、2.溫軍軍、3.徐媛、4. 方杰如、5.藍秋榮、6.林芳臨、7.賴紫欣、8.黃林輝、9.李小霞、10.李盛芳
三、對踐行遇到的困難提問和解答
四、確認下周周會主持人(自薦或推薦)
五、好書分享
【一、主持人發言及分享(3分鐘內)】
大家早上好:很高興能擔任本次早會的主持人楊卓明。
遇見是一種緣分,感謝各位一起踐行2.0。在各位的陪伴下我們的2.0已經走過了56天。時間過了3份之2了。這周我們來談一下。在過去的這些日子里。我們的哪一個目標完成得最好,給我們生活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二、各位踐行成員分享(每人2分鐘)】
1.楊卓明
在這個90天里我自己設下的3個目標是:跑三個半馬(每天鍛煉半小時)
每天聽一本書(90天內講一本書)
每天。和兒子講一個故事(陪兒子)
完成得最好的我想是每天聽一本書,今年我累記聽過的書75本,買下來細讀的書有10本。按記劃完成的是跑馬,目前已經跑了兩個半馬。做得最差的我想是陪兒子。
讀書,有好處我想每個人都認同。在參加易效能這前,我想我上一次,手上拿著書的時候應該是十年前。(大學時期)。現在為什么我能把這個目標完成得好,我想一方面是科技帶來的方便,出現了讀書會這種東西。另外就是我擁有一個離家較遠的上班的機會。(我每天上班要開一個小時車。)這兩都的完美結合,讓我在車上有了充足的時間聽書。
堅持聽書,看書,讀書,給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是極大的,我讀完《未來簡史》,讓我更深刻了解得人以后的發展,了解到哪些行業會被機器人代替,明白了怎樣調整自己的工作,為自己在未來爭取更大的可能性。為培養兒子的發展有了更全面的認識。讀完《魏晉風華》讓我了解到古人生活的“雅量“。”雪夜訪戴“的唯美場面也認我陶醉其中,(讓我想起大學時期的生活)。卿卿我我(’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的故事,讓我品味到夫妻之間的愛。芝蘭玉樹,琳瑯滿目,提醒我作為長子的責任。
2.溫軍軍
大家早上好,我是組長溫軍軍
坐標:深圳羅湖,祖籍:山西呂梁
三個標簽:
1、易效能的踐行者:過平衡有序的生活,早睡、早起、鍛煉、閱讀。
2、金融公司負責人:贖樓過橋、房產融資
3、財富自由踐行者:影響100個人實現財富自由。
我的90天目標是:
1、每天6:00前起床打卡
2、每天晨間日記打卡
3、每天走8000步
4、看6本書
轉眼間,我們2.0都過了3份之2了。這周主題談:在過去的這些日子里,我們的哪一個目標完成得最好,給我們生活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 ?
第一點早起打卡:今天來也打開后收到一張周打卡的圖,顯示本周打卡7天,今天打卡時間5:20分,平均打卡時間5:20,來也給我們做了一次早起打卡總結,一眼看到感覺很幸福,有點成就感,自己的初衷目標做到了,養成了好習慣。明顯感覺體會到了哪句:早起是為了內心。
第二點晨間日記:從開始在簡書寫日記到和大家上完二階后轉換為使用印象筆記寫晨間日記,這段也經歷了一個小突破的過程,現在已經和早起打卡一樣養成了好習慣,每天早起打卡后就開始寫晨間日記,借用老師那句話:沒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過。將前一天的事情,反思、總結、再計劃今天的執行青蛙,再感恩生活中哪些可愛的支持我們的人,生活充滿了美好意義。晨間日記我已經養成了習慣,并且受益匪淺。
第三點健康:跑步、俯臥撐、仰臥起坐、平板撐、我都一一踐行過,六塊腹肌的目標基本是可以看到了,沒想到在關鍵時刻來了一個闌尾炎,做了一個小手術,所有的鍛煉我只能告一段落,不過現在已經康復了,我開始每天走路8000步,慢以致遠,健康運動是人生最關鍵的根基,養成飲食均衡,每日適量運動的好習慣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情,我以深切體會到了。
我的分享結束,謝謝!
3.徐媛
4. 方杰如
在90天的踐行目標中完成最好的是讀書筆記,現在每次學習都會用幕布思維導圖做讀書筆記,發現用這種方式可以梳理知識,讓知識更有邏輯性,還能深化知識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運用!因為用幕布思維導圖,發現我的邏輯思維也更好了,在工作生活中因為熟悉了思維導圖,經常用思維導圖做項目分解,特別好用,推薦給大家……
5.藍秋榮
大家早上好!我們這周分享的內容是哪個目標完成的最好,給我們生活帶來了什么改變,我的三個坐標是早起、90天練出馬甲線、陪孩子養成好習慣、這周還是沒什么變化,晚睡早起,爬山這周少一點了改在家練瑜伽和體能鍛煉,我分享一下最近做的體能運動對肚子的變化吧,這段時間時間幾乎每天會在7點開始做30個仰臥起坐100個卷腹3??組卷腹抬單腳1.5分鐘平板支撐,接著練45分鐘瑜伽,最近發現馬甲線已經慢慢岀來了,這周基本都在南山陪女兒每天過的如閉關生活,所以很機械的生活,沒什么變化 謝謝大家了!
6.林芳臨
7.賴紫欣
鍛煉:【每周鍛煉3次以上】做得非常棒,本周已經跑步2次,瑜伽1次,滑板。運動要多樣化,這樣子各種肌肉群都可以得到充分的發展。其實我以前也多樣化運動,還不夠堅持。上了易效能之后,就很堅定的走下去。
好處:幾乎沒有感冒,以前出門要帶很多紙巾,花很多紙巾錢,現在根本沒有這種顧慮了。還有就是去到一個新城市,都是帶上跑鞋的,看到城市不一樣的風景,感受到當地的人文。影響身邊的人,讓更多人收獲健康身體是最大的好處。
學習:【每天學習20分鐘以上】沒有堅持每天都在學習,不過前幾天云之家的總監推薦我用手機“網易蝸牛看書”,還有截取文字分享,初初看了一下,也分享到朋友圈。
好處:自己通過逐步的學習,也逐步更新學習方式,一開始是看視頻,后面是聽書、看紙質的書本,現在是手機app看書。越學習越分享收獲越大,新的學習方式讓自己越來越熱愛學習。
感召:【90天內至少感召10個人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當時目標取得那么低,是因為想通過HHR平臺,推薦更多人去上課的。但是后面由于杰如讓我重新規劃自己想要什么,我就暫時放下去跟別人溝通去學習,而是真的很希望身邊的人可以收獲健康的生活,自己感覺很有意義。其實也不止影響了10個人,不過還沒有影響到他們去規劃自己的人生。
好處:分享越多,效能越大。現在正能量越來越強
8.黃林輝
【2-4月90天目標?? 】
??早睡早起(早6:30,晚22:30)
??每天朗讀半個小時(朗讀手冊)
??每天寫晨間日記
踐行已經五十幾天了,早睡早起已經養成習慣。同時養成了每天中午休息30分鐘到1小時時間。讓我每天精力充沛,克服了以前一到晚上就打哈欠的習慣。
每天晨間日記,已經養成習慣。每天早起后反思、回顧過去一天,定下今天的三只青蛙。二個月下來,感覺目標越來越清晰!
對我影響最大的目標是“每天朗讀書”
從每天聽半小時改為每天朗讀書。因為重視孩子閱讀方面,加入了故事義工媽媽團隊。每天朗讀《朗讀手冊》15-20分鐘,并且分享到閱讀群。從五月一日開始,到現在己經堅持了26天了。從不通順讀到流利。從沒感情讀到有感情。越讀越起勁,并且已經定好下一本要讀的書籍了!因為我需要的,欠缺的知識,里面全都能找到。所以讓我如饑似渴地朗讀。每天的堅持,孩子們看得到。這就是最好的榜樣力量。大兒子每天發15-30分鐘英語、語文語音,他的語感特別好!下周準備參加惠州小學生英語口語決賽。而女兒呢,從不愿意錄音。因為自己的重視和榜樣的力量,她開始拿起書本大聲朗讀起來。我特意建立了“家庭朗讀群”,時不時在群里鼓勵她!小兒子每天睡前委托阿姨講故事,他從四個月開始,每天晚上睡前故事,現在已經是他每天的精神糧食了,每天聽了一本還要聽一本,怎么都聽不夠。目前孩子們對閱讀是一種享受!但是會投其所好,偏向讀故事。我接下來的任務是引導他們博覽群書,閱讀更廣泛化!所以我這段時間要閱讀相關的書籍,找到自己引導的方向。
9.李小霞
10.李盛芳
2+90踐行的三個的目標:
1.塑形,重點瘦腿,提臀(每天早上做瘦身增肌健康早餐,每周上兩次健身私教課,其余時間臀腿部練習)
2、每天閱讀半個小時
3、每天表揚家人(具體哪件事做得好)
其實我的目標只是培養我的一個習慣為主,健身運動、閱讀、表揚家人這些目標是我之前缺乏去做和沒有意識到它們的重要性,現在刻意去培養自己這種習慣,并讓它們成為我喜歡的事情。2+90天踐行已經過去了56天了,回顧目標,從最初的訂立到現在的踐行過程,由于晨間日記每天都會反思和檢視目標的完成情況,腦海里每天都會跳出一個念頭:今天我要怎樣安排我好的工作和家庭生活可以騰出健身和閱讀的時間,怎樣完成我對家人的表揚而又不用表現得太刻意。由于每周安排的同樣的事情,完成目標形成了規律,可以說都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習慣。如果一定要從三個目標分出哪一個完成的最好,健身運動是做得最好。去過健身房的人都知道,運動是很受虐的一個過程,能堅持下來的都是嘗到了甜頭,體驗到運動后身體上的變化,收獲了健康和身心快樂。養成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忙而不亂,工作和生活每天有條不紊地進行。
? ? ? 培養自己的運動和閱讀的習慣,同時帶給孩子的是一個榜樣的力量,孩子也愛上了閱讀,每天通過一件事去表揚家人,讓家人得到了肯定,從孩子的教育方面來說,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就是他這樣做是對的,可以得到肯定,相處起來也更加融洽。
【三、對踐行遇到的困難提問和解答】
1、如何用思維導圖去記錄讀書筆記(溫杰如后續分享)
2、溫軍軍:手機不知道為什么點不到印象筆記輸入的地方(蘋果手機要長按屏幕)
3、黃林輝:印象筆記不穩定(可以微信端聯系客服解答)
【四、確認下周周會主持人(自薦或推薦)】
主持人:徐媛
時間大臣:溫軍軍
【五、好書分享】
好書太多,學無止境。接下來我和大家分享一下,一本讓我下定決心改變目前生活的書《少即是多》"LESS IS MORE"北歐自己由生活意見
我相信這本書一定能引起大家很多的感慨。讓我們停下來思考一下我們的生活了。
本書的主題“從物質中去獲得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
我們生活在一個全新的時代,從物質中去獲得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拼命賺錢,再把錢努力花掉,像這樣用力“加速”的時代已然慢慢結束,停下來思考一下,在新的時代,怎樣生活才能幸福喜樂?
生活富足≠感覺幸福
在近幾年調研機構發布的世界各國“幸福指數排行榜”中顯示,生活富足的日本人并不覺得自己幸福。日本國民的稅務負擔率為四成左右,手中所掌握的可自由支配現金非常充裕,市場上形形色色的商品亦種類繁多,可為何他們卻難以感知到幸福?
作者本田直之為了找出答案,前往“世界幸福排行榜”前幾名的北歐各國,采訪當地居民,每次他都會問同樣的問題,那就是“你有什么想要的東西?”本田直之問的是“東西”,可在他得到的答案里,幾乎找不到任何和“車”或“房子”相關的具象物品,都是“想要家人健康”、“希望朋友和我認識的人都能取得成功”之類的回答。而如果對日本人提出這個問題,作者作為當地人覺得以具體實物作答的人會相當多。現今的日本充斥著太多可以讓人即刻滿足的東西,瞬時欲望的過度滿足,干擾了人們對未來的長遠規劃和打算。從北歐民眾的回答中,可以發現他們都擯棄了舊有的物質至上主義價值觀,崇尚物質簡樸、精神豐盈的“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簡單生活方式,更為珍視精神和體驗帶來的幸福感,并將時間與金錢投入其中。
從加法時代來到減法時代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會,在少時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我們的快樂往往來自于對金錢和物質的追逐和獲取。可以為了家里添置彩電而歡欣雀躍,也會因為獲得夢寐以求的自行車而開心良久。然而物質帶來的新鮮感和興奮感往往是短暫而浮躁的,只有持久的、發自內心的感觸和體驗才是幸福感的源泉。更何況現今物質資源豐富,想要得到并不是難事,又談何從物質中獲得幸福?該過減法生活的時刻已經來臨,只有學會對物品進行舍棄和精簡,追求內心體驗過于物品添加,才能讓人感到安寧和喜樂。
嘗試工作與生活涇渭分明的雙城生活
人總呆在同一個地方生活,每天做一模一樣的事,相必也很難有新的發現——改變固定居所,嘗試雙城生活是個很棒的選擇——這并不需要你承受極其龐大的開支。在也許是全球最會生活的北歐民眾看來,雙城生活的核心在于有兩個截然不同的環境可以自由選擇。哪怕每一處居所都很簡潔、樸素,只要能夠滿足正常生活需求——工作的時候在較為方便的繁華地段,休閑的時候能夠遠離喧囂。這樣的生活方式就能讓人感受到精神上的滿足和充實。雙城生活的好處很多,比如可以利用市中心與郊區的價格差生活,能夠接觸到新的刺激與體驗;當社會環境發生改變時,這種充滿彈性的生活也能讓你有選擇其一的權利。
降低滿足“閾值”,只選擇自己需要的東西
學會降低滿足的閾值就是你不再被外在的事物所束縛。當你無法控制自己,買下一件又一件不需要的東西,又將自己擁有的與別人的進行比較,你的滿足閾值就會很高,這個行為也可以叫作消費傳染病。而滿足閾值低的人,幸福感才會增強。收入與資產的多寡,與實際能買到多少自己喜歡的東西并沒有直接關系,只要能夠自行控制收入與支出的自由就好。重要的是你是否認為自己“想買的東西都買得起,想做的事都做得了”。
“新幸福”的十個條件
一、 享受工作
這和工資高低沒有關系,而關乎工作是否開心,是否覺得有挑戰性和成就感,能不能讓你學到東西;不斷成長、進步,并能為之感到滿足。
二、 有關系親密的朋友和家人
如果工作順利,卻沒有可以親密分享的家人和朋友,這談不上愉快,更沒有幸福可言。
三、 擁有穩定的經濟來源
這并不是說你必須擁有多么龐大的資產,或是必須有相當高的收入,只要可以滿足自己安定的生活就可以了。
四、 身心健康
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心靈才能全心全力的去工作、去生活、去奮斗、去進取。
五、 擁有富于刺激性的興趣和生活方式
成年進入社會后,又習慣將人脈圈與利益圈捆綁在一起,但如果沒有一兩個讓自己充分享受的興趣,就無法擁有純粹而不帶功利色彩的社交圈。
六、 擁有一定的時間自由
擁有可以完全自行支配的時間,可以陪伴重要的朋友和家人。
七、 選擇適合自己的居住環境
不管你從事什么工作,有著怎樣的活法,用心挑一個適合自己的居住環境,關乎幸福。
八、 具備有效的思維習慣
總是推卸責任充當受害者的人,經常處于消極狀態的人,習慣性尋找借口的人,被固有常識局限并難以突破的人,都很難邂逅幸福。
九、 能夠放眼未來
幸福指數下降的第一原因,就在于人們看不到自己的未來,繼而心生不安。
十、 感覺自己正在向目標邁進
循序漸進而又充滿目標感的生活是踏實的,最幸福的感覺是永遠在路上。
如何獲得新時代的幸福?
所謂新幸福,就是擺脫金錢、時間、場所等外物的束縛,讓我們重新擁有自由。本田直之給出了如下建議:
一、 從“厲行節約”到“主動選擇簡樸”
幸福感最高的北歐國家民眾并不是在生活上擅長自我約束、極度節約,而是在經過慎重選擇之后,自發地決定要這樣生活。從北歐國家的富裕階層依然過著簡樸的生活就可以看出,這屬于他們的“主動選擇”。他們在物質上雖然簡單,精神上卻非常富足。將時間與金錢投入到積累人生體驗和感受上,而不是消耗在對物質的追求里,就會收獲精神層面的富足。而一旦養成簡單的生活習慣,就會享受其中。
二、 從“擁有金錢”變成“擁有時間”
無論是渴望金錢還是時間,都要弄明白自己到底“為什么想要”,并能輕松駕馭;如果不知道追求、擁有他們的目的,得到再多也沒有意義。
三、 與其追逐地位的提升,不如追求自由
如果一個人在公司得到提升,我們一般會認為他擁有了更高的地位,在一個充滿競爭性的環境成為最后的贏家,但同時你要知道,他也可能會面臨更多的工作時間,更復雜的人際關系,更大的業績壓力。如果你換一種思路,只要你的工作能夠令你充滿成就感,并且可以讓你在自己的專業上不斷成長,那就是正確的選擇。
四、與其在一流企業就職,不如從事自由職業
做一名自由職業者不但在收入上有很好的回報,工作方式還很自由,比上班族要幸福的多。在美國,有四分之一勞動人口屬于自由從業者。想要獲得幸福,就要貼近工作的本質,從專注于工作本身的投入感和成就感中去尋找滿足與自由。我們不是鼓吹大家都辭去公職從事自由職業,而是主張即便是一名上班族,我們也應該盡力創造一種可以自由發揮、決斷的彈性工作方式。
五、與其一味推銷自己,不如提供幫助
如果在工作中低人一等,想要與更高級別的人平起平坐,就要學會不卑不亢、自愛自信。與其花力氣自我推銷,不如把精力投放在自我精進上,當自己能夠為他人提供幫助時,就意味著你已經成功了一半。
六、 做不依賴任何平臺、靠實力說話的人
在名企身居高位,自然會讓各界人士趨之若鶩,就連鄰居都會心生羨慕:“你的工作真不錯呢。”但是不是你一旦離開公司,你的光環就會褪去?但在當今互聯網時代里,如果你能堅持學習,運用新媒體,那么過去你是否擁有地位和名聲就變得不重要了。最后能夠持續發光發熱的人,一定是那些不依賴于任何平臺,靠實力說話的人。
七、 以愉悅的心態面對辛苦
辛苦的感覺來自“被迫而為”,而愉悅則來自于“主動想做”。只要我們具備調整心態的意識,就可能把他人眼中的辛苦變成我們全新的幸福。有人問我跑馬這么辛苦為什么還去跑,我想我是在體現那種,完賽的成就感。
八、 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
如果我們被固有的常識束縛,就不可能獲得新的幸福。因為常識是過去的人所總結的經驗,相信常識,自然也就很難從舊式價值觀里脫身。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去想想“幸福到底是什么”,不要讓那些物質主義影響到你。
九、 小眾市場更具消費力
無論是打工還是創業,都應該瞄準小眾。小眾更能匯聚力量,也更容易感受到品牌的熱忱,銷售成果當然也更加顯著。
十、 比起短視的加薪,更應重視個人品牌的積累
不要一味的追著眼前的東西跑,而要珍惜隨之而來的際遇。在這個缺乏持續性的年代,唯一能夠保證持續發展就是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及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促進個人口碑的提升。
十一、在咖啡館、公園、健身房等場所辦公
現代社會的工作方式,并非一定要局限于具象的辦公室,成天關在里面做事。只要能按時完成自己的工作,嘗試移動辦公未嘗不可。不要拘泥于辦公室的具體形式,可以把所有的場所都當成是自己的辦公室!
十二、借助生活方式這個共同語言拓展自己的世界
掌握一門任何人都聽得懂的“共同語言”非常重要,比如運動、紅酒、美食、文化或是歷史方面的話題都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標榜的是你的生活方式。
十三、比起短暫的大幸福,長久且可持續性的“小確幸”更令人感動
“小確幸”是這樣一種幸福——雖然欲望本身并不龐大,但只要能讓人確確實實的感受到,哪怕真的是微不足道,也足以讓人把日子好好的過下去。真正的幸福,來自于自己的體驗,它是由尋常度日間一點一滴不經意的喜悅感堆積而來。
十四、在方便快捷的時代,刻意追求一些“不便”
在這個方便快捷的時代,人需要刻意去追求一些“不便”。“不便”如果是被迫的,就會非常痛苦,而如果是主動選擇,就可能樂趣多多,利于形成新的刺激,讓滿足感的閾值下降。
十五、比起金錢,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的充實感
不管是從團隊合作中獲得成就感,還是拿著很低的薪水卻能不斷學習成長,只要工作這件事變得令人愉悅、充實,壓力就會被逐漸化解。通過工作來讓自己成長,就會不斷發現新的挑戰,使得工作意趣盎然,對未來充滿信心。
十六、提高工作效率,改變“重量不重質”的習慣
高效工作能夠帶來成就感,而持續的成就感能夠造就一個高滿意度的生活狀態。
十七、從“以他人為中心”轉變為“以自己為中心”
在體驗人生的過程中,如果缺乏足夠的自我判斷訓練,就很容易被其他人影響。記得在漫長的時光里堅守自己想要的。
十八、改變每天既定的生活模式,享受變化
去尋求變化,喜歡變化,享受變化吧!一定會給你帶來無數新的邂逅和全新的發現。
還記得開頭的那個問題嗎?
其實,幸福總是站在正向選擇的那一邊。少一點物質占有,多一些精神體驗,你就能夠擁抱新時代的幸福。
作者:楊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