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密碼2》明顯比第一部寫得好呢,案件更多更復雜,結構和布局更緊湊了,節(jié)奏明顯加快許多,一開篇就是“飛錢”大案,官銀庫房在查看俸錢分庫時,分監(jiān)藍猛打開第一道鎖,孫執(zhí)信要去打開第二道鎖的時候,屋頂出現(xiàn)飛錢大盜,然后等到孫回打開第三道鎖,三人進到庫房查看錢箱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錢箱已空。
接下來就是眼花撩亂的局面了。豬奔、魚竭、炭危。不知成千上萬頭豬從何而來,也不知魚市和炭市發(fā)生了什么,總之“天上飄來四個字大事發(fā)生”……然后就是突然之間,牙官馮賽的妻女被人光天化日之下綁架走了。
不可否認,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清明上河圖密碼2》系列書在借光清明上河圖。因為清明上河圖的知名度和文化價值巨大,所以關于它的東西自然水漲船高,于是這一系列的小說也沽名不少。以至于在第2部的時候編輯都打出了“大規(guī)模上癮”的宣傳語。的確,在書店里看到這個書名,自然就想翻上幾翻,總想著在故事里,窺探關于清明上河圖的背后信息。
然后《清明上河圖密碼2》中,張擇端終于出場了。作者終于把張擇端拉進故事大局啊了,讓我的肝都顫動了一下。雖然,張擇端是以路人甲的身份出場的,此時馮賽正在遍尋被綁架的妻女,在虹橋上四處張望,然后下得橋來尋問眾人有否看到炭船,眾人都說沒有看到。“正問著,見一個清瘦的人提著個箱子從西岸邊走過來,是畫師張擇端”。這馮賽曾經(jīng)幫張擇端賣過畫,兩人還交情不淺,忙上前行禮并詢問炭船是否來過,張擇端有“看物過目不忘”的本事,所以他說沒有看到,那自然就是沒有炭船了。
起初讀到這里的時候,楞了一下。就是覺得這個“張擇端”的人名,怎么好熟悉,甚至如雷貫耳的感覺呢?恍惚了一下下,便想起來了,張擇端就是名畫《清明上河圖》的正主啊,就是他一手繪制的這幅舉世聞名的名畫呢。但是不明白的是,如此如雷貫耳的人物,在這里只是一個小小路人甲,突然之前出現(xiàn)在畫面中,兩名臺詞之后就消失了。這個“擦邊球”是擦得有些牽強了些。
我大膽猜想一下,冶文彪大作家的下一本大作,估計要“大寫特寫”張擇端了。因為《清明上河圖密碼》已經(jīng)寫出5本了,故事應該快要結束了。一大塊肥肉讓作者冶文彪成為了暢銷書作家,他那么熟悉清明上河圖名畫,自然會對張擇端更加感興趣。此番在書中幾筆帶過,沒有給張擇端更多的劇情揭密,那么是在鋪墊下一本《揭秘張擇端》么?
插播兩條評論:
CKLG說:
1.相比第一部更為緊湊,主線火力更加集中。2.每章節(jié)前的王、馬引文非常漂亮,尤其喜歡周易相關的幾段文字。3.鏡頭的轉換控制非常老到,有千錘百煉過的痕跡。4.各商家發(fā)跡史及邱二的打工經(jīng)歷,各種市井的俚俗段子寫的傳神。?
cxdfffdks 說:
真的不如第一部精彩,雖說推理類小說要遵循“草蛇灰線,伏延千里”,但你這灰線埋的也太長了點吧,居然占了篇幅的93%,最后如果來個精彩的大爆發(fā)也可以,居然也不溫不火的就結束了,太不爽了,忍了那么久就等高潮呢,居然收手了,不地道。從結尾看來還要有第三部啊,完全不期待了。
大家都說《清明上河圖密碼2》 挖坑速度遠比填坑速度快,這第二部主打的是抽比剝繭的破案,然后開始關注群體利益上的事件,較上部的個人事件為主有些上升,但是感覺故事依然沒有整體性,或者是我沒有看出來它的整體性,只覺得到處都是坑,散亂不堪,再加上一直有不同人物出場,人物眾多,以至于閱讀時有些思維渙亂起來。推理故事的線索、過程都是充滿詭計,覺得不太現(xiàn)實。
故事不錯,不過頭緒太多, 讀來確實有些心累啊。這才看第2部,居說要寫到第6部,如今作者不停的挖坑填坑,把故事案情一路鋪展下去,欲罷不能,只盼著快點湊齊全套6本,然后看看作者拆解大局和眾生的完整想法,想必能學到一招并式的,以后也可以在網(wǎng)文中學習借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