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讀書筆記
說起思維導圖,你一定不會陌生。就算自己沒有動手畫過,也一定看到過別人的出品。話說回來,你對思維導圖是怎樣的一種印象呢?
一開始我覺得是挺新鮮,很高級,比我一條一條的列在那里好看;慢慢的我發現這對我來說好像沒什么特別的幫助,跟一條一條的列在那里差不多,只是擺的更好看一點了。
再后來我接觸到一位專門拆書講思維導圖的拆書家——水菱老師,雖然我沒有參加過她的思維導圖的拆書課,不過在一次別的課中聽她講了一點關于思維導圖的東東——要讓線段保持連續,這樣有助于你思維的延續。
再后來我看了這本思維導圖的創始人寫的這本書,自此對思維導圖有了跟進一步的了解。
神奇的大腦——發散性思維。
大腦注意的中心永遠是意向。
回憶的兩大主要因素:聯想和強調
格式塔:一種需要通過詞匯和意向填充空白以求整體的自然傾向。
筆記的幾個要素:線性模式,符號,分析,視覺節奏,視覺模式或正確模式,色彩,圖像(想象)/視覺化,緯度,空間感,格式塔(完整傾向),聯想
標準筆記系統的幾個問題:關鍵詞模式,不易記憶,浪費時間,不能有效地刺激大腦
一句話:你越以整合,發散性和有組織的方式學習和收集數據,你就越容易學習到更多。
順便提一下,作者用這一套關于筆記的理論解釋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么學習越用功(那些記筆記超級無敵細致認真-逐字逐句整整齊齊),進步反而越小?——因為大腦被錯誤的使用了。
思維導圖的特征:
(1)中心圖像用來捕捉主要內容
(2)分支從這幅圖畫向四周散射
(3)分支由一個關鍵圖像或者印在相關線條上的關鍵詞構成
重點來了,how to do it?
第一步:確認你的基本分類概念(非常非常關鍵),沒錯這個被我瘋狂強調很多遍的詞就是這本書的重點,是概念,不是隨隨便便的一個詞語,更不是洋洋灑灑自以為很有道理的一句話。
如何找到這個基本分類概念呢?書中給了以下一些方法:
需要什么樣的知識?
如果是一本書,章節的名稱是什么?
我的具體目標是什么?
在所考慮的領域當中,最重要的七個分類是什么?
我的基本問題是5w1h
如果要將這些包括進去,更大的分類是什么?
這就是我從這本書中吸收到的最有價值的東西,思維導圖讓我們發散的不是隨隨便便的腦洞,而是概念。書中有一個很不錯的例子,寫下“幸福”這個詞,將它圈起來,以她為中心,畫10個分支,在每個分支上寫下你一想到幸福這個概念就會聯想到的詞。
p40,我按照之前畫思維導圖的方法寫了一遍,還算順利,寫了10個詞
p50,給上一個思維導圖換裝,將先前的文字轉變成圖像
P57,提煉概念。從之前瑣碎的詞的網絡,變成真正有概念引導的思維導圖。
這個例子,給了我不小的啟發。思維導圖是如何基于聯想的邏輯,而不是時間的邏輯形成的。思維導圖向哥哥方向延伸,從不同角度理解各種概念。
所以,不要把生硬的秩序與混亂的自由混同起來,真正的精神自由是從混亂之中創造秩序。
如何讓思維導圖落地?書中也給出一些準則和技巧(p63-75)
一、突出重點
(1)一定要用中央圖像
(2)整個思維導圖中都要用圖像
(3)中央圖像要用上三種或者更多的顏色
(4)圖像和詞匯周圍要有層次感——比如三維圖像
(5)要有通感
(6)運動感
(7)字體、線條和圖像的大小盡量多一些變化
(8)間隔要有序
(9)間隔要恰當
二、發揮聯想——讓我們的生理體驗產生意義
(1)要愛分支模式的內外做鏈接時,可以使用箭頭→
(2)使用各種色彩(用于組織,分類,強調,梳理,編碼,分析以及學習)
(3)使用代碼(各種符號)
三、清晰明白
(1)每條線上只寫一個關鍵詞
(2)所有的字都用印刷體寫
(3)線條的長度與詞本身的長度盡量一樣
(4)線條之間要連上
(5)中央的線條要粗些
(6)將思維導圖的分支設計成不同形狀(思維會根據隨意的外形構造圖像)
(7)圖形畫的盡量清楚些,關于這一條,作者還貼心的整理出思維導圖的十大要訣:
1、使用正確的紙筆
2、跟隨大腦給中央圖像添加分支
3、進行分區
4、使用關鍵詞和圖片
5、建立聯系
6、享受樂趣(樂趣是進行有效信息管理的關鍵因素)
7、復制周圍的圖像
8、讓自己做個荒誕的人
9、準備好工作空間或者工作環境
10、讓它難忘。
(8)讓紙橫向放在你面前
(9)讓思維導圖盡量筆直
思維導圖的要點——條理清晰、重點突出、聯想豐富。
在前面這些基礎上,第三、四部,作者介紹了思維導圖的基本應用(記憶、創造性思維、決策、組織他人的觀點-記筆記)和高級應用(自我分析、寫日記、提高學習技巧、會議、演講、經營管理)。
一、關于記憶
剛好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把我隨身帶的一把梳子弄丟了,我嘗試按照書中講的方法實踐了一遍,哈哈,居然找到了——核心就是記住思維的聯想力量,讓你的思維導圖的中心空著,用一些相關的詞或者圖像圍繞這個缺失的中心。
二、關于創新
-用以前存在的一些想法聯想新的和獨特的創意
·把異乎尋常的因素合并起來
·把先前的概念重新布置并聯絡起來
·把先前的概念倒置過來。
—在創造的過程中,人的情緒和審美眼光尤其重要。
—沉思應該成為所有思考活動的必要部分。
三、關于決策
·決策內容(中心圖像)
·決策過程(基本分類概念)
·念頭和情緒(可以激活你的直覺)
—如果硬幣扔下來后,你的第一個感覺是失望或者一陣輕松,正好顯示出你的真實感覺,因為你就可以自行決定了。
作者在這里(P115-117)還給出一些批判性思維練習的框架,列出主要分支的方式方法
·歷史、結構、功能、作用、分類
想出基本分類概念的方法
·基本問題5W1H、部分、性質、歷史、結構、功能、過程、評估、分類、定義、個性、作用。
思維導圖本身并不能幫你做決定,他只是將選擇大餐全部呈現給你,從這里面,你可以做出最恰當的決定。
四、關于記筆記
·記憶
·分析(抽離出分類概念和層次概念)
·創造(輸入與輸出融合)
·對話(智力對話)
剛好書中也有一段講如何利用思維導圖作讀書筆記(P122)。摘錄方法如下:
1/快速瀏覽/翻閱全書或者整篇文章,對其內容的組織得出一個初步的印象
2/編制一個時間方案,用以研究病確定在這段時間里必須涉及的材料內容和數量。
3/給這個領域已經知道的內容畫一幅思維導圖,以建立聯想性的思維“抓鉤”
4/用一個小型思維導圖確立這個學習階段希望達到的目的和目標,并完成一幅不同的思維導圖,用來回答在此學習階段必須回答的所有問題。
5/再總覽一下全書或整篇文章,看看目錄/主要的標題/結果/結論/小結/主要的示意圖或者圖片,和其他一些映入你眼簾的重要內容。這個過程會給你為全書或這篇文章畫的新的思維導圖一個中央圖和主要分支(或者基本分類概念)。
6/現在,轉到預習階段,看一看有沒有材料還未包括在概覽中,特別是每段,每節和每章的開頭和結尾。
7/下一步是內察。這時你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學習難題,但仍會跳過一些主要的問題區域。
8/最后是復習階段。回到一些早先跳過去的/比較困難的部分,回頭看看全書或者文章,以便回答剩下的問題。
這套方法更多適用于識記性質的書籍學習。本文未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