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個電話打進來,是多年未聯系的初中同學,說出來聚聚,我們今晚下水東喝茶。我當時一聽聚會就興奮,正準備出去,我一看時間,差不多十一點了。換做是在廣州,十一點也不算晚,可現在是在鄉下。況且,從我家出到縣城至少一個小時,再玩也是下半場啦。猶豫了一下,回復他說,太晚了,下次吧。聚會打不過時間。
雖然只是簡單的拒絕了一次聚會的邀請,但是回想起往屆的同學聚會,關于聚會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我一直想搞明白。
今年過年放假前初中同學呼吁我組織一次聚會,我沒有馬上答應,先是群里采取調研問卷的形式進行調研,發現回答問卷的人數只有三分之一,其中回答人數中希望組織聚會的又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看來,并不是每個都想聚會的,對于一場有人不想參加的聚會,它的意義在哪里呢?我總結如下:
1.炫富選美炫帥。
聚會上帶上能帶上的頂級配置,化最美的裝,整最酷炫的發型,向所有人宣示我過的很好混的不錯,我現在不是十年前的我了我開始變美變帥了。這種情況越是年代久遠的同學關系的聚會就越會出現,聚會場變成了名利場。
2.共同回憶。
在聚餐時,K房里,會所中,一起抽煙喝酒k粉抽大麻,一起吹噓當年哥們幾個如何如何,情到濃時大喊一聲青春萬歲友誼地久天長。這部分是有意義的,僅僅是回憶部分有意義。
3.見她。
大部分聚會目的都不是為了見一群臭男人或者會會閨蜜,都是為了見她或者他。問問ta,這些年你過得好嗎,很好,哦那就好,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4.盤活人脈,拓展業務。
部分人在聚會上就輪番自我介紹,大派名片,大喊多多關照,記得給我電話,我加你QQ加你微信。這儼然是生意場啦。
5.在家無聊。
過年在家沒有什么節目,實在閑得無聊悶的慌,聚會已經是他最豐富的過年節目了,這幫人非常踴躍,聚會往往是由這伙人發起,推動,促成的。
其實我不反對聚會,相反,我還很熱衷搞聚會,只是希望它更有意義,不建議大范圍聚,小圈子的、小眾聚的、有共同的回憶的聚聚,來的更實在更溫情。
又是一年過年聚會時,聚會的意義,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