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在巴塞羅那世界移動大會(MWC2016)上正式發布了傳聞已久的首款MateBook筆記本電腦。
這款筆記本電腦的性能暫時按下不表,在這個拼爹的時代,光是它親爸爸是華為這件事就已經很令世界驚訝了,這讓我想起了當年在路邊攤買到的蘋果球鞋,無論真假,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這貨竟然出球鞋了。
MateBook也許注定無法成功
如今筆記本電腦最大的兩個用途無非就是娛樂和辦公,不管MateBooke其它硬件配置如何如何,只要看到Intel GMA HD 515的蹩腳顯卡,就知道它此生與娛樂無緣了,別說大型網絡游戲,分辨率上1K的電影,也許都無法流暢播放,不過12寸的顯示器,對清晰度的要求也不會上1K的。辦公能力就更不用提了,只要操作系統還是Windows,就永遠沒有辦法超越MacBook,對于配備MacBook而安裝Wndows系統的人類,我始終無法理解。
而市場對個人電腦的需求,2014年全球個人電腦的出貨量為3.083億臺,2015年已下滑至2.762億臺,面對逐年萎縮的PC市場,在個人電腦未來幾年不會有什么革命性創新的前提下,華為這個時候入場,顯然并沒有做過多的考慮。
華為進軍個人電腦也許只是有錢任性
華為2015年的財報可謂相當亮眼,說亮瞎都不為過,全年營業收入為3900億人民幣,而研發投入超過1000億人民幣,如此巨額的投入,分配一些在Matebook的研發上,簡直無可厚非。
華為所面對的最悲觀的結局,PC業務慘遭滑鐵盧,然而對于如今家大業大的華為帝國來說,這點損失對華為現階段的業務構的影響可謂微乎其微,所以個人PC業務,怎么看都像是華為一時任性的玩票之舉。
可以差,但不可以沒有
在IT界,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的某一專業性領域,只要沒有顛覆性的創新,任何東西,都是需要時間去積累的,比如現在的英特爾,在它技術不斷積累,不斷抬高的門檻下,涉足其領域已經像是天方夜譚了。
所以華為此舉,多半是為了未來能與蘋果抗爭,可以差,可以追趕,但不可以沒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華為的武器庫,從此,又多了一個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