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前兩天,我在認真地想,“從呱呱落地來現在二十二個春秋,我有做過哪些重要的正確的預測嗎?”,一直到我寫這篇文章,除了預測天氣和期末考試成績之外,我還是沒有找到一個比較恰當的例子。頓時,我心里感到有些惶恐,原來自己花了人生接近四分之一的時間在隨大流(假設我能活到85歲),別人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沒有自己清晰的認識和判斷力,也沒有想過自己的未來會是怎么樣的。總之,我就是渾渾噩噩的過了二分之一個半輩子。
? ? ? ? 現在我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新媒體運營,記得一開始的時候,我每天只要完成一篇文章的撰寫(其實只是資料整合,非原創),且將其在各個網絡媒體平臺發布信息出去即可。接著,隨著我對工作流程和內容尋找渠道的熟悉,我完成一篇文稿后還有許多工作剩余時間,于是我默默地挑戰編輯兩篇寫作。必須強調一下的是,事實上,一天兩篇推文是我的基本工作要求。在我一天創造兩篇圖文游刃有余之后,最后我進入對標題的研究和提高閱讀量的思考。這整一個流程,我自己在摸索,看上去好像沒什么問題,但實際上只是在順其自然,隨波逐流而已,沒有什么對工作未來的預測可言。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以后我可以到達一個什么樣的高度,或者是用一周的時間某篇文章閱讀量突破一萬還是多少。我勤勤懇懇,規規矩矩地完成固定的任務量,沒有站在未來的角度去反思太多。我感覺自己當時就是被困在了永恒的當下,因為我沒有預測的目標,所以我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在瞎忙什么。
? ? ? ? 但,我現在想做出一些改變,我不要做無頭蒼蠅,我預測兩周后我推送的文章有十篇的閱讀量超越1萬,所以我要以這個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有句話說的很好,我也很喜歡,那就是“從開始就像專業人士一樣地生活”。從一開始就玩真的,絕不把自己當業余選手,即使這個目標對于一個新手來說,確實困難,可我必須假想自己已經是一名新媒體運營專家,只有這樣,我才有可能完成這個看似很遠卻又好像挺近的預測,幫助自己快速成長。
? ? ? ? 記得我上初中那時候,父親到書店買了幾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的輔導書回來交給我,并叮囑我好好學習。我當時看到高考一詞,第一反應就是父親大概是買錯書了,因為父親文化水平不高,學歷停留在小學一年級。父親也沒有跟我解釋過這事,我心里一直都帶著疑問。無論父親怎么想的,我也覺得沒有必要去過度解讀,但如果還有一次這樣的機會,我會毫不猶豫地翻開這本輔導資料的第一頁,然后埋頭苦干起來。或許這樣,我現在的人生又會是另外一番景色,因為假如按照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知識點基本吸收后的預測,我可能會在某一所重本大學。學會預測未來,并按照未來到達的高度的標準來做每一件事情,可能開始階段會非常艱難,但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
? ? ? ? 我正在學習刻意地去預測不遠的事情。例如一天早上天空很黑,大暴雨剛停一下下,此刻正好是去往上班路上的時間段。我料想等等應該還會有雨,決定穿拖鞋,把休閑板鞋拿塑料袋裝著帶到公司去換。果不其然,在我出地鐵站時,強大暴雨來襲。由于再不走就要上班遲到了,很多人只好不顧鞋濕的風險,在變成小溪流的路上邁動著大大的步伐,而我則任由雨水撫摸我的腳。這是一件很小很小的被我預測正確的事件,它甚至一丁點兒也改變不了我的生活,但我還是覺得有所收獲,因為這一次我的思維活在了未來,我是站在等等要是下大雨我要怎么做的角度倒推回來,選擇了兩雙鞋,這樣即不會弄濕自己的鞋,又不會違反公司上班不能穿拖鞋的規定,可以說是兩全其美。
? ? ? ? 預測不一定會正確,甚至錯誤的機率還很高,但通過刻意練習預測,可以培養我們戰略性的思維。不要害怕預測失敗,想想預測失敗的后果是什么,可能是什么后果都不是,這樣你就不會有太多心理負擔了。學會預測,我認為真的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