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泥料,一直以來都是眾多新人玩家比較關注的話題。更是在最近朋友圈瘋傳幾年前央視曝光“化工紫砂壺視頻”的情況下,使玩家更加恐慌。有些事實不可否認,確實有很多紫砂泥料都加有了化工原料。
不知道為什么沉寂多年的視頻被重新翻出來,或許是一些商家用來給自己的作品增加幾分價值的一種手段把。
紫砂壺泥料很好的作品,可以占據市場的70%。始終搞不明白的是:“部分玩家,為什總是瞄準在那30%的幾率上不放呢?是自己運氣太差?還是自己有別的想法呢?”玩家控制不了商家作假,可以控制自己不買。不要談虎色變,加深自己對紫砂壺本質的認知才是正途。
紫砂壺泥料是紫砂壺的本質,但是卻不是玩家需要研究的本質。有些玩家對黃龍山比較向往,但是我只能說:山還是那個山。去了之后你也不會發現從此你對紫砂壺的認知已經處于一個很高的層次了。
記得有位學長曾經關于紫砂壺泥料舉了這么個例子:紫砂壺的泥料讓我想起了時裝的材料,如果你去街邊小店里買日常穿的衣服,你會發現滿眼的標簽,真皮、真絲、純棉。如果你去高檔一些的百貨公司,你會發現這類標語很少,可能會標有某某進口的品牌,加上一張小小的成分標簽。
如果你去更高檔的時裝店:香奈兒、范思哲、LV,你盯著店員問是不是真皮的,他們會認為你不可理喻。因為設計師要呈現出來的是一種整體的藝術效果,任何材質都可以用。
玩家大多認為紫砂壺顏色好看,而紫砂壺實則是形體藝術。在此我給玩家提出的意見是:多玩一些傳統泥料,紫泥、朱泥、段泥。少碰那些帶有神奇顏色的紫砂壺。幾十年前的老泥也不是提高紫砂壺價值的觀點。不要認為有漏,可以撿到傳說中的稀有泥料。
一些泥料的分析供大家參考:
大紅袍:現代所謂的大紅袍只是商家的宣傳手段,有良商家用朱泥替代,無良商家就是用鐵紅粉,或者噴漿。
黑泥:黑泥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加入“錳”的化學原料。一種是一種“捂灰”的工藝,捂灰其實就是溫度很高,但是破壞了紫砂壺的實用性,和把玩性。
民國綠:民國綠也早已絕跡,現在的泥料都是有問題的。
天青泥:這種泥料只出現在邵大亨、楊彭年,那個年代。
喜歡藍色、白色泥料的玩家要捫心自問一下,你是喜歡的紫砂還是顏色。
紫砂壺首先是造型藝術,其次紫砂壺的收藏甚至高端的把玩都應該以紫砂壺作品為主。而紫砂壺作品的顏色并不是其品位主要的構成元素。所以,我們首先要知道一把紫砂壺作品是否具備:“形”“神”“氣”“態”,然后再看是不是你追求的真正意義“各種泥料的顏色美”。如果壺沒有做好,用什么泥料就沒有什么意義。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n?5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