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給學生們布置了一篇作文,題目是《童年趣事》,作文題目是由我們開學的第一篇課文《社戲》所想到的。課堂上,我們由魯迅的快樂童年想到了自己的童年趣事。很快樂,很美好,學生們聊得也很歡脫。不由得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童年,童年是我心中的一方凈土,也是我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很慶幸我來自農村,我告訴孩子們,你們應該感到很幸運,因為我們生活在農村。生活在農村的孩子,總有機會生活在城市;而在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以后卻很難回農村。這樣作為農村孩子,既能體會到鄉野的寧靜,又能感受到城市的喧囂。我就是這樣經歷的,我很滿足,很珍惜,但同時也很遺憾。魯迅再也吃不到那樣美味的羅漢豆,再也看不到那晚一樣好看的戲了。我也再體會不到童年的趣味了。一切都變了樣,我們回不到當初,我們只能活在當下,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美好生活,以后也會是快樂而又珍貴的回憶!
童年不可以重來,但是可以回味!我的童年生活在兩個地方,沒上學前生活在村里,那是個美麗的地方,是我的故鄉,她有個美麗的名字——南夏。它的含義卻不是南方的夏天,因為我姓夏。上學以后去了朱馬的家,當時朱馬是一個鄉。而我最快樂的時光是在南夏。在這里我不用天天背書包上學,媽媽也不看著我學習,也不用做家務,更不用逼著我相親。我只負責玩,與我的小伙伴們在一起快樂的玩耍。我們一起釣蝦,一起抓牤牛,一起趕鴨子,一起過家家,甚至一起玩火!
那是一個夏日的午后,太陽火辣辣的,身上的衣服一直沒干過。吃完午飯后,人們都萌生了困意。媽媽像往常一樣,帶著弟弟睡午覺。不知道為什么,我的童年一直不睡午覺,也許是精力旺盛吧!媽媽知道我的習慣,所以也不逼我睡午覺。媽媽睡著了,我也不無聊,因為信總是在這時候來找我,有時候也是午飯前來找我。我們每次吃飯時,她就在我家門檻上坐著。坐著坐著她也吃上了。記憶中她是吃我家飯長大的,到上小學,我到鄉鎮上住時,她也是吃我家飯長大的。那時她住在我家,我們一起上小學、上中學。
蟬刮躁地叫著,打死它也不會去睡午覺的。它要看著我們玩。看熱鬧似的,在我們玩砸了時,它會幸災樂禍的笑著。屋里不能待,我跟信跑了出去,但我們并沒有走遠。我家門前就是我們的樂園。門前左邊是排排小樹,右邊是小山似的草堆。再往前是靠著大塘的打麥場。場上有我們推不動的滾子。偶爾推開可以挖些蚯蚓釣蝦。但這里也待不了,太陽公公太毒了。不知道啥時,我們的目光被草堆吸引住了。有草得有火才行啊,于是我回到家里悄悄的拿了盒火柴,模仿著大人們擦火,抽出一根火柴對準盒邊,迅速地一擦,生怕燒著手指,可是火柴總是冒煙,并不見火苗,心里很是氣餒。我讓信來點火,她也害怕,我們相互推攘了幾下,最后由信來擦,火點燃了。我們很是興奮,小火苗變成了大火花,又慢慢的變成了大火山。我們的心由小激動變成了小擔心,最后徹底的害怕了。
自知釀成大禍,此時蟬叫得更厲害了。我急忙跑回家把媽媽搖醒,支支吾吾地說:“媽媽草堆著火了!”迷糊的媽媽立馬清醒,穿上拖鞋就往外沖,火勢越來越大,屋里的水桶被媽媽不斷的往外拎,領居們也被媽媽吆喝來了,從沒見媽媽這么著急過,我與信躲到了打麥場上觀望救火場面,大掃把往上撲,叉子把干草往外叉,桶水一桶一桶往上澆。很快火滅了,地上黑壓壓的一片,還冒著煙。救下來的草也變成了小田埂那么高了。從此好長一段時間我們不敢玩火了。
童年趣事太多,我不能一一敘完。但寫了這些,我心情是愉悅的!雖然這些年過去了,但是這些記憶一直停留在我的腦海中。第一次騎牛因為牛毛太短太稀抓不住,而嚇的要下來,媽媽一直在旁邊鼓勵著我!小時候去外婆家沒交通工具,舅舅們用竹筐把我們挑著走!小伙伴們用樹枝搭建的房屋,就像野營帳篷一樣,很逼真!沒事就攆著雞鴨鵝跑,或者被雞鴨鵝攆著跑!第一次在打麥場上騎自行車,是大我兩歲的叔叔,在后面幫我扶著的,直到他松手了我都不知道!
童年生活很美好,當下生活也不差,享受當下,過好每一天,都是人生完美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