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
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這樣打磨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這句話本身就不完整。有的孩子是鐵杵,可以通過打磨成器;有的孩子是玉,需要雕琢成型;有的孩子是鉆石,需要切割才能成寶。不區分孩子類別,只一味打磨,只能是適得其反。
按照孩子的行為特點、學習模式,可分為三種:
001鐵杵型孩子
行為特點:喜歡說話,語速快,說話時愛看著對方的眼睛
學習模式:以邊看邊記為主,眼睛捕捉信息靈敏度高。
外界評價:活潑開朗,成績好,不需要家長老師多操心。
002玉石型孩子
行為特點:不太愛說話,語速慢,不愛參與活動。
學習模式:以自我內心為思考模式,希望安靜,做事慢,但完美。
外界評價:成績可以,但不融入集體活動,不愛發言。
003鉆石型孩子
行為特點:肢體靈敏,耐力差坐不住,擾亂課堂。
學習模式:以肢體接觸為主,勇敢,失敗再嘗試
外界評價:成績差,聰明卻不學,坐不住,調皮搗蛋。
教育要匹配,鐵磨,玉琢,鉆石切割。對于不同類型的學生,教育的對策也各不相同。
001鐵杵型孩子:
弱點:創新精神不足,喜歡在一個安全的體系內學習和生活。
對策:鼓勵孩子多與人接觸,拓展與人和新事物打交道的范圍和勇氣。
溝通方式:以目光交流為主。
002玉石型孩子:
弱點:參與積極性低,易被邊緣化,常被忽略。
對策:不適合課堂提問,可讓其評價別人的發言,增加參與度。
溝通方式:低語音,慢語速。
003鉆石型孩子:
弱點:耐力差,易分散注意力,短時記憶弱。
對策:巧引導,增強體驗、感悟環節,發揚動手能力強的特點。
溝通特點:肢體接觸為主
需要提醒一點,多數孩子身上會同時具備兩種甚至三種類型的特點,需要家長多觀察,準確了解孩子的優勢和劣勢,制定相應對策,幫助孩子成才。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家長不要隨意否定孩子,少強迫,順應孩子的天性來引導。發揚孩子的優勢,先讓孩子快樂,建立自信,在自信的基礎上調整劣勢。一個快樂又自信的孩子,何愁不成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