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是永恒的主題
小說《枷》第一部在簡書連載結束。在此,我希望能寫點東西,感謝那些在這部小說創作過程中幫助過我的人。
?首先,要感謝鴨綠江文學主編,作家于曉威先生。是他友情提供了他的畫作《永遠的山巒》作為小說的封面,給《枷》增加了巨大的魅力。關于這幅畫作,我想多說幾句。
? 還是2016的早春,曉威在朋友圈曬出了他的丙烯畫《永遠的山巒》。觀后,我就有感而發,寫了一首小詩:
似飛翔的鷹,
像展翅的鶴,
世界的淵源,
沉寂在空谷。
真實與虛幻,
無法說清,
大地的暗香,
和著山巒的幕布,
留在夢里吧,
那青春和晚途。
瞬間的感覺,這幅畫是從生活中抽象出的哲學理念。它道出了“物我不分”“天人合一”“male and famale”同在的哲學意境。男人如山,這如山的男人要超越自我。于是,山化為鷹的意象翱翔。而鷹的雙翅的結合部,卻現出“世界的淵源”。我馬上撲捉到了叔本華哲學理念:世界是意志的表象。何謂“意志”?叔本華的意志就是給柏拉圖的“理念”,笛卡爾的“我思”,康德的“物自體”,黑格爾的“精神”胡塞爾的“觀念”注入荷爾蒙。讓思想成為創造的春藥。是叔本華將理智燃燒成“神力”“魔力”,成為人的“自由因”,讓人成為“創造性的人”。而我認為曉威的這幅畫體現了這個意象,而這個意象又與我的小說《枷》中主要人物Dasein暗合。于是我給曉威發信息,希望用這幅《永遠的山巒》做《枷》的封面。蒙曉威的抬愛,他爽快的應允。一位詩人說,《永遠的山巒》和《枷》系無意中的天成。這幅畫給《枷》這部小說增添了巨大的魅力。再此,再次感謝曉威。
在這里,我還要感謝許多人。在《枷》完成初稿后,遼寧大學中文系的劉卓教授,詩人李霞,評論家兼詩人李保平都向我提供了修改建議。尤其要感謝中國《文藝報》原主編,中國著名評論家賀紹俊在將要定稿的時候提出了關鍵的修改建議。
謝謝文壇上這些無私的朋友對我這個“局外人”的關心。
?同時,我也要謝謝那些幫我轉發及拿出時間熱心閱讀的那些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