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對于我來說,今天是最忙的一天。雖然天氣不好,也是各種洗刷。我們是各忙各的,兩個孩子寫作業,世柯今天學習不在狀態,總想先玩。一張數學試卷做完讓我檢查,錯了很多地方,我告訴他,不到90分,只能再做一張。雖然孩子不情愿,也知道自己做的不認真,沒有太反駁,告訴我:“媽媽,做完這張可以玩了嗎?”我說:“只要認真做,90分以上就可以玩。”也許怕做錯不能玩,這一張做的認真,錯了一兩個地方,95分。世柯和姐姐迫不及待打開電視看起來。
? ? ? 晚上拿起手機看時,哇靠,家校合育群里的消息竟然七十多條,今天一天竟然沒顧上看手機,慢慢爬樓翻著看吧。看到家長寫的都是與父母有關的日記,還提到武校長發的視頻。我繼續往上翻看,終于找到武校長發的那個視頻了,看完視頻時已是熱淚盈眶。說到父母,話題來了,這個不用動腦子想,思緒就像開了閘一樣……
? ? ? ? 在我的記憶中,父母是最孝順的,孝順是影響著身邊每一個人的,不用模仿,這種行動已經根深蒂固印在我們心里了。娘是姊妹五個,各自盡著各自的孝心。記憶最深的是過年,每到臘月二十八九,父親總是把家里有的,哪一樣都給姥爺姥姥收拾上,以前交通沒有這么便利,父親都是下步走,用一個干凈的尼龍袋子,背上滿滿一袋子,有時也會帶著我們去送。回家都和我們說,哪個姨拿去的什么,哪個姨送去的什么。說姥爺姥姥一個正月也吃不完的年貨。姥姥姥爺每年的生日也是這樣,我娘說,不讓姥爺姥姥操一點心。這樣的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表達孝心的方式,一直到姥姥姥爺去世(姥姥姥爺都是長壽之人,走時都九十多歲了,生兒子那年,姥爺是最后走的,和姥姥相隔一年。)我娘總對我們說,老人健在是我們的福。關于爺爺,父母都是同心對待,所以我們都是在父母孝心的熏陶下長大的。
? ? ? 沒來大王前,我們和姐姐一家,基本上一個星期去娘家兩三次,一星期去一趟就是最少的了,老公和姐夫又繼承了父親身上的好女婿的優點,有時兩三天沒去,老公都會說,去石峪(我娘家村)吧,好幾天不去了。每次去,我們都是買上所有吃的,就像我娘說的,你們來就只借借我們的鍋子使使。我想,孝順根本就不是學的,是潛移默化感染的。公公婆婆也是極好的人,都說我有福,遇到這么好的公婆,我要說的是,都是做父母的,我們都是做子女的,將心比心,孝心換來的才是福音!
? ? ? 都說女兒不能遠嫁,來大王這三年,我才體會到這句話。為了生計,根本就沒有時間經常陪伴父母,剛來那一年,每到夕陽西下時,我都會流淚,想家,想父母,想我的女兒(女兒在家三年)打電話是唯一對父母思念的寄托。老人都盼著我們把日子過好比什么都強,回去看他們都會說,先忙店里生意,不要關門,我們在家挺好等等的話。誰不想自己兒女過的幸福,想想,我們還有多少年能陪伴父母,所以,每年放假,都迫不及待往家趕,“歸心似箭”我是深刻體會了。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趁父母在,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