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創意是“術”,洞見就是“道”;
如果創意是“戰術”,洞見就是“戰略”;
如果創意是品牌的形象表現,洞見就是品牌的哲學理念。
創意只能解決一個一個的具體任務,但是洞見能幫你重新定義和設計任務,而不僅僅是完成一個任務。
- 很少產生洞見的原因
(1)繁瑣的日常工作和壓力,讓我們很難抽出精力去關注和發掘洞見。
(2)自以為駕輕就熟,沒有動力去探索新的東西。
*設計不干把價格降下來的事,設計只干那些做完以后讓用戶覺得值錢的事。研究00后,00后的語言體系、審美體系和對未來事物的理解和我們完全不同,所以用戶升級就是消費者年齡、包括他們的生存環境和認知體系的完全升級。
*未來所有的產品邏輯都是這樣的,用想象力重構試驗場景。
*用設計思維(解決問題的方法論)改變創業認知,不能在紅海中血拼,客戶買的是背后價值、身份、價值認同,以用戶為中心視角設計改變產品,用戶需求的發現有難度,(idu設計公司),以人為本
設計思維六步心法
建立行業基本認識:去了解去掌握行業事實和數據,是去掌握潛在需求
親身觀察:用同理心去體察用戶的想法和需求,必須在真實的場景中洞見
孕育理念:以最簡潔的語言(30秒)陳述觀點,凝聚重點(找到并解決的重點問題)
制造原型:依據核心想法,用最小成本去試錯迭代驗證
可供性:設計要使物品的使用方法顯然呈現,而錯誤方法根本不可能進入用戶的大腦,可供性為如何使用物品提供強烈信號,用戶一眼即知
限制:設計師不想讓用戶做的事,就的把物品設計的讓用戶做不了,不能靠在物品上寫滿警示
可供性負責讓用戶做什么,限制負責讓用戶做不了什么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知識筆記
2017.03.29 王仁海